德国政府面临变革 2025年预计更多博士职位提供给中国候选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每年年初都是政府和各个机构确定一年相关计划和目标的时间。特别是当前德国大选在即,新政府的组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德国在未来关键几年的发展情况。毫不客气的说,这将是决定未来德国命运的一次大选。

德国科学研究领域近期也在不断召开相关的会议讨论未来一年可能的发展以及相关的安排。在今天举行的德国研究委员会第 64 次会议上,外交科学政策成为最主要的议题。

据报道,议员们对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博克只关注气候外交政策,而没有关注长期、制度化的科学合作感到不安。不仅如此,此前针对中国的研究政策也被议员们重新拿出来指责。

特别是针对2023年纽伦堡大学的对于中国CSC学生的限制政策表示不满。在经过议员们激烈的讨论之后,明确释放了几个积极的信号。

01、德国将实行积极的科学外交政策

在本次会议期间的第二项基本动议中,研究议员向联邦政府指出了其在联合政府协议中的目标,并且强调致力于积极的外交科学政策,强调学术自由和保护学术自由的重要性。德国应该基于其利益维护和倡导德国的技术和数字主权。

为了加强学术自由和韧性,科学研究合作应该与人权、学术自决、民主和未来的“德国战略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根据2月21日委员会会议议程,申请者还呼吁欧洲在科学研究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科学外交应用于在发展合作的背景下确保地位、克服全球挑战并维护外交政策关系。申请中有26项具体要求,分为以下三类:第一,促进学术流动性;第二,加强学术自由和复原力;第三,加强欧洲合作和世界科研合作。

在这些提议中,特别指出应该加强和中国科研领域的更多合作,尤其是在航空、材料、数字化、人工智能等高新领域的合作。不知道这是否能够改善当前个别专业在申请德国学术签证时候困难的问题。

02、业界重要专家强调中国合作

研究委员会的政界人士邀请了来自各个科研机构的专家参加今天的会议:来自夏里特大学、大学校长会议(HRK)、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AvH)、埃尔兰根大学-纽伦堡和海德堡以及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

秘书长凯·西克斯指出,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提出了 2022年和 2023年制定外交科学政策的建议。据 Table Media 报道,西克斯表示:“我们认为这些政策建议是对德国科学外交进一步发展的刺激。

在这些政策中,扩大和中国科研领域的合作、加强对学生和研究人员的保护计划以及深化欧洲大学合作等方面对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非常重要。鉴于当前的世界形势,有必要重新设计对外科学关系。”而目前和中国的合作是德国科研界最重要的主题也是在当今社会形式下的全新主题。

03、提供更多的博士研究机会

大众汽车基金会秘书长 Georg Schütte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就此话题发表了讲话。舒特认为,科学知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成为国家和民族之间关系发展的基础。这也改变了国际科学合作的版图。

舒特在接受《Table Media》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看到,我们必须继续进行国际合作。全球挑战强调了合作的必要性,但我们也需要看到,技术知识存在经济竞争,从而导致竞争。”

他认为,从长远来看,合作是必要的。为了保持在国际上采取行动的能力,重要的是要关注新的道路。舒特认为,更清晰地阐明科学战略利益以及使德国的科学体系在财务上适应未来变得更加重要。

他还认为,相关人员需要问自己:我们到底在与谁合作?学术自由的界限在哪里?据报道,许特对此背景下最新的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建议表示赞赏,该建议呼吁与中国的合作要务实。同时经济支持对于科学研究必不可少。

未来也会提供给中国的博士更多的经济支持机会和博士职位。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CSC公派博士需准备资料解析(国外申请人)

下一篇

德国2025年就业市场发生大变化 雇主招聘意愿加强!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