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高校才能获得中央选调资格?
各省定向选调政策如何?
保研择校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本篇推文之中……
写在前面
2025年,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过审人数达到340余万人,五年内增长了3倍。在大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更多的毕业生选择了更为“稳定”的职业追求。
而除国考和省考外,其实更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会选择"选调”这一渠道。选调生分为非定向选调、定向选调和中央选调。
因此,对于最终目标是拿下“铁饭碗”的保研er而言,在保研项目的选择过程中,重中之重就是了解自己所报考的学校、专业,是否有参与定向选调和中央选调的资格。
图片来源小红书http://xhslink.com/a/Ucjc2Nnv0qT5
No.1
进入哪些高校才能获得中央选调资格?
中央选调生是含金量最高、发展前景最好的选调方式,但只有部分高校的毕业生才具有报考资格。
据2024年中央部委选调生高校名单,顺利入围中央选调资格的高校是32所985与2所211高校——中国政法大学与中央财经大学。
至于惨遭淘汰的7所985,则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与国防科技大学。
No.2
各省定向选调政策分析
与中央选调的统一标准不同,定向选调的院校范围是各个省份单独考量后制定的,根据院校地域影响力与学科建设的不同有所调整。
如2025年,天津市定向选调的高校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包括清华、北大、人大、中科院大学、新大、云大等高校在内的4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相比于往年的3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3所“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来说,要求放宽了许多,这些学校所有专业的毕业生都有资格参加定向选调生报名。
第二类是40个天津一流学科,包括民航大学的安全科学与工程、河工大的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专业。
第三类是3个天津市一流培育工程,包括天津外国语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等。对于二三类院校,只有指定专业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天津定向选调生报名。
图片来源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
https://hrss.tj.gov.cn/jsdw/rsksw/tzgg4/202411/t20241107_6773380.html
而云南省2025年定向选调的高校有161所,院校不同,最高学历不同,能报考的类别也不同。其中,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学历需要达到硕士及以上才能参加选调。对于A类岗位,大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凭本科学历就能参与报名,而其他院校则需要博士学历参与。
虽然各个省份的高校选拔标准略有不同,但从近几年各省选调情况可见,首选高校均为42所双一流高校;其次就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本地高校,即有些省份要求定向选调生所学专业必须是学校的一流学科或所属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双非院校当中的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南京审计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这些特色名校有时也同样具有参与选调的资格。
No.3
考公最吃香的几大专业,拿下“铁饭碗”
2025年的国考中,法学、计算机、统计学、审计学、金融学和财政学等学科成为十大热门招录专业。我们可以看到,公务员考试还是比较欢迎文科生的,除了计算机和统计学,最受欢迎专业前十的8个专业都是偏文科类的专业。
图片来源小红书http://xhslink.com/a/CXCSjlF8TqT5
以上专业广受专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在公务员体系中,政法和经济部门均为招收人才的主要部门,相关专业自然比较对口,招录人数较多;其次这几年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大。
相对而言,这些专业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马克思主义专业,可报岗位的种类很多,招收单位范围也非常广泛。例如银保监会、税务局、社会保障局、海事局、铁路、审计局、统计局等单位均有经管大类的毕业生的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理工类专业当中的建筑、土木等专业在规划局、管理局、审批局等部门都有稳定的岗位需求;生物类专业可以进入农业、林业、药监与海关等部门。
这些专业更加侧重实干型和技术性,报考的竞争压力相对热门专业要小一些,对于专业对口的同学而言也是选调的宝藏专业。
No.4
保研择校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地域因素:
考虑学校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才引进政策以及当地体制内单位的需求情况,有可能的话选择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以便将来更容易融入本地的体制内就业市场。
实践经历与资源:
关注学校是否提供与体制内就业紧密相关的实习实践机会,例如是否有合作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能否参与课题研究。挂职锻炼等,这对增加实践经验。拓宽人脉关系至关重要。
学校特色与支持:
若目标明确为体制内工作,可优先考虑那些在选调生输送、公务员考试培训等方面有优势的学校,这些学校往往与各级党政机关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会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输送机制。
写在最后
保研的性质从开始就决定了保研er们在择校与专业选择上有更多的选择权,因此铁了心入编的同学们一定要提前规划好主要投递方向,为获得选调资格铺下坚实基础。
投递时,除了学术声誉和教育资源,大家还可以充分了解学校在体制内就业方面的支持措施和成功案例,有侧重、有方向地进行投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