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所有留学生群体里面,中产家庭的留学生是目前占比最多的,也是最亏的那波。很多事情的确是这样,中间的那波最尴尬,好处捞不着,向下又不兼容不想委屈自己,很难受。留学群体里面,富裕的那波,他们是真不在乎留学那几个钱。在国内各种折腾甚至能比留学花出的费用更多更贵。
人家只是换个方式,避开和大部队去卷。出路都是有的,主打一个去消费的。家庭条件一般的那种,需要自己和家里努努力,垫起脚尖才能达到留学门槛的那波学生。
本身比较拎得清,留学就是去改命去的,所以用心极深,愿意讲究,也愿意攀附,懂得下大功夫,的确很多要么学术改命,要么婚姻改命。功成名就的不少。
而中产这波,就很尴尬,家里保护的一般比较好,条件也可以。就退路比较多,家里又只要他们好好读书,其他的也没对他们有太多指望。很多孩子读书能力都是有的,一般也比较卷,但学术之外的事情,就脱节比较严重。
而且道德感比较重,有很多学生思维在里面,难以改变。对学历和人都有滤镜,容易把自己故步自封住。其实反而最喜欢改变的是中产家庭的留学生,真的建议这类学生能对自己狠一点,你最终通过留学渠道拿到的结果就多点。
No.1 中产家庭的留学生就是要学会主动出击!
就很多中产家庭的孩子,你让他学习,去卷别人,他们会的,毕竟一路都是这么过来的。但如果你让他们去触犯规则,去侵犯别人利益,或者主动为自己争取利益,他们就不会了。
很多国内中产家庭的孩子就是这样,不会主动出击的。这点是硬伤。在留学期间会尤其吃亏。中产家庭的孩子,就应该放开自己,重塑自己的认知,主动为自己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到的利益。而不是被动等待。说直白点,就是不要老想着通过学习,学校排名这点事成为自己唯一在社会上竞争的筹码。
你得增加自己筹码去了。学习之外的事情,你都得会卷,都要去争才行。比如申请,被拒了,很多学生就认输了,觉得自己能力就到这里了。人家富裕家庭的学生就不这样,他们只要结果。只是奔着结果去,通向结果的方法论就很多。这中间有很多东西就可以去做,比如argue,比如差异化申请,甚至删减成绩等等。
除了申请是这样,奖学金的申请,学校师资的资源,可以主动蹭到的论文署名等等资源。其实都需要自己主动去申请,主动去争取。你先争了,才有价值互换的机会。包括婚姻也是一样,不只是中产家庭孩子是这样,很多中国学生就都是这样,就一身的被动技能,老是想等着人家分配给你。
等着别人主动来找你。能主动找上你的能有啥好东西?都是低于你价值的东西向你奔赴的,好的东西,都需要你主动出击才能换回来的。男女资源这个事也是一样的。各方面能力,颜值,家庭好的男女朋友,你不主动去争,怎么可能论到你?你自己琢磨是不是这个理?
No.2 中产家庭的留学生就是对自己狠一点!
中产家庭的留学生,还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退路太多了,对着利己不够狠。父母保护也太多了,父母本身可能条件还可以,有的做着还可以的生意,有的是公司的中高层,还有些在体制里面混。基本属于那种有房无贷,现金流还算充裕,家里又只有你一个孩子,自己已经妥善的处理好了自己退休的生活,不会给孩子太多压力和负担。
所以,作为孩子,其实狠舒服的,家里可能没有过多的希望你为家里提供什么工资来养家这种。没这种想法。核心就是希望你过得好,有个体面的事业和婚姻。他们就觉得值了。中产家庭的孩子,非常追求所谓的稳定,就你稳定了才能达到父母最原始的期待。
就你安安稳稳留个学,找个不错的学校,然后留学回来,其实已经兜底了。家里觉得你大城市找个班上,或者事业编国企去下都好的。对,说到考公考编,不得不说中产家庭的孩子真的很喜欢往这里面钻,就即使他们留学回来也是一样。
这个求稳,是传统的老一辈的中产家庭的执着观念,但这种观念说实话是不可取的。家里人希望你兜底,但社会不会让你兜底,兜底不了一点的。你如果真这么干下去,原来还算精致的家庭慢慢也就走下坡路了。说实话,这个机遇遍布的时代,稳定就是最大的不稳定。
你越稳定,越容易跟不上时代的改变,越容易之后出局。你如果身上背负技术的,可以继续坚持技术,比如学医,学法,学ai,学数统这类的。这种可以通过技术继续把自己定格在精英打工人位置上。但很多学生其实这些机会都没有的,你还不如求变,什么火你弄什么。多搞搞副业,让自己成为事业脑而不是求职脑。
多找找机会,多向下兼容。该委屈的时候委屈下自己,比如为了身份。不要觉得这个东西没用,后期你回国工作后,过几年为了家庭可能又在花大价钱追求这个东西了。
就对自己狠一点,不要老想着这么多退路在手,其实哪来那么多退路。如果你留英求职留不下,回国一定会有同类不错的岗位等你吗?不会的,内外其实都一样,你不逼自己一把,你回来也只是假装让自己体面一点而已。该逼自己去争取的都要去争取。没有退路,退路是自己都得到了,再复盘后的选择。
总了个结:我觉得中产家庭的孩子,优势在于,学习能力比较强,刷名校比较容易,绩点比较好,比较能卷。然后家庭条件还可以,父母对他们比较宽容,啥都给他们想好了。
但缺点是,太过安逸,比较学生脑,相对是那种享受型的。对自己不够狠,不太能吃苦,家里已经帮忙规避了。不是那种没苦硬吃,而是有很多东西为了长期计需要你价值交换的。有的人就躲了。还有就是比较在乎面子工程,特别在意别人看法。反而对实际利益不那么上心。还有就是比较能忍,一身被动技能,不太喜欢主动争取。
这些都是在向更好生活奔赴的时候,是硬伤的地方。调整下,让孩子主动求变,可能又是一番风景,就留学生你回来,让孩子自己做主。他们最差又能差到哪里了?还找不到个班上吗?还不如让他们折腾,支持他们资源。让他们去寻找自己的契机去。家庭在地方没有关系,不要考公,没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