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场贝赛思入学考已于2月16日圆满落幕,据Mentor学员反馈及数据统计,贝赛思考题正呈现出应用场景化、思维分层化、英语学术化三大趋势。故,对于计划参加未来场次的考生,则可以从这些趋势中找到应对策略。
以下,老师将从英语、数学、面试三大版块逐一分享未来场次的突围备考策略,并提供部分真题。
英语版块
01MAP阅读:5步快速攻克
贝赛思的阅读考试采用的是MAP系统,考题难度会根据考生的正确率动态调整。根据Mentor学员反馈,在连续答对3个题目后,文本难度会从Lexile 800骤升至1200,所以对于未来场次的备考突围政策是:
第一步:攻克学术词汇:词汇基础必须通关,建议用Quizlet记忆高频词根+学术动词;
第二步:高频题型练习:信息类文本阅读建议重点训练“数据图表分析”题,文学类文本则重点训练“主旨/修辞/人物动机”题(占比60%);
第三步:限时练习:限时练习的习惯要逐步养成,建议单篇阅读限时4分钟,可使用“题干定位法”跳读文章的细节;
第四步:错题归因:养好良好的错题归因习惯,在错题本上记录好错题的原因、逻辑等;
第五步:难度维稳:为保持MAP阅读可以拿到一个好成绩,务必保持前10题保持90%的正确率,以避免系统过早地推动难题。
02英文写作:掌握高分结构+积累高分素材
01.掌握高分结构
在贝赛思写作的评分标准中,以逻辑结构(40%)和词汇丰富度(30%)的占比为最高的2项,所以建议考生备考过程中可以着重准备。
以G7年级的真题为例:
低分案例:I want to fly with wings because it’s cool.(缺乏细节拓展)
高分案例(结构):
Introduction: 选择无人机(监控野生动物保护)
Body 1: 实时追踪盗猎者(无人机优势)
Body 2: 收集濒危物种数据(科技+环保结合)
Conclusion: 呼应贝赛思“科技向善”理念
02.积累高分素材
建议积累环境类(carbon footprint)、科技类(AI ethics)等场景化素材。
数学版块
01规避&攻克失分点
根据2月16日贝赛思入学考的数学考情和数据,我们发现了有以下3个“数学陷阱”,导致考生失分严重:
- 失分点1:英文术语理解偏差(占比37%)
考生因对英文术语(数学)的掌握程度不够,对其产生了理解偏差,从而导致直接答错题目。
例如:“product of x and y”(乘积)误读为“商”或“和”
- 失分点2:应用题场景迁移能力弱(占比28%)
考生因场景迁移能力较弱,可能出现忽略某个条件/元素的情况,从而导致题目做错。
例如:G8年级真题中的“商品两次调价后最终涨幅计算”,需建立价格模型,但考生常忽略百分比基数变化。
- 失分点3:应用题场景迁移能力弱(占比19%)
考生因直接跳过计算过程,从而导致的扣分。其实这是很容易规避的问题,但很多同学在备考过程中并没有养成好习惯。
例如:解方程 3(x+2)=15,部分考生未能展示出“展开→移项”的步骤,直接填写答案“x=3”。
02分级突围策略
- G2-G5年级考生
务必熟悉对应年级的数学专用术语(比如sum/difference/quotient等),其次需要掌握对应年级的考点。
考点:圆、整数运算、四则运算等。
- G6-G9年级考生
务必熟悉对应的知识考点,并注意交叉题型的出现(例如勾股定理+方程应用题)
G6-G7考点:几何、面积、勾股定理、文字应用题等;
G8-G9考点:考点主要为几何、方程、函数和对数等
03每天好习惯
- 建议每日精炼3道全英文题干的应用题;
- 务必建立错题本,并使得其成为学习工具,不要停留在“纸上”——为什么会错?对应知识点是什么?同类题应该如何举一反三?
面试版块
从2月16日场次的入学考情况来看,该场次的面试题库重复率已超过60%,但考察难度更深、广度更宽,而并非停留在整体的流畅度上。以下为突围攻略:
01自我介绍
杜绝养成一上来就把自己获得奖项陈列出来的习惯,建议改成“故事+价值”的表达方式。
举例:
“Last year, I led a team to calculate food waste in our cafeteria (故事). This made me realize math can solve real-world problems (价值).”
02观点表达
针对观点类问题,建议采用“立场+双重论据+辩证补充”的表达公式。
【参考答案】
“Yes (立场). First, phones distract from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论据1). Second, cyberbullying risks increase (论据2). However, we can allow phones in labs for research (辩证补充).”
03场景模拟
针对场景模拟题,建议采用“5W1H框架(Who/What/Where/When/Why/How)+ 悬念结尾”的表达公式。
【参考答案】
“Dr. Smith (Who) found a glowing creature (What) in Sahara (Where) last week (When). He believes it may come from Mars (Why). Now, he’s debating whether to contact NASA...”
以上,是老师根据考试动态/动向做出的2025年其他考试场次的突围策略分享。由于每个孩子的能力基础、接收程度均有所不同,故仍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尤其需要注意MAP阅读的自适应考试,以及英数的能力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