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的QS排名对英国大学不太友好,QS前百的院校数量越来越少,排名整体上也有所下降。虽然26年QS的标准将再次变化,成为利好英国大学的版本,但有一部分院校在未来几年中可能依然会有明显退步。
其实从尽两年的QS排名就能看出一个现象,英国理工科强校越来越吃香,比如帝国理工就超越牛剑成为英国第一,布里斯托大学离QS前50又近了一步,伯明翰大学也进步了几名,与南安普顿并列,这些都是理工科为核心专业的院校。
相对的,以人文社科和商科为核心的院校就不那么占优势了,比如华威大学,QS排名一降再降,马上都要跌出前70了。这两年吐槽华威的人也不少,商科确实不错,但随着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能专业越来越热门,商科不再那么受追捧。
而且华威商学院的申请难度太大,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除非就是以华威为目标,不然排名更高的曼大、爱丁堡,相对好申又有名气的布里斯托、格拉,都是不错的选择。有一些学生就是冲刺G5或者爱丁堡失败,接下来选择的华威。
同样还有杜伦大学,在英国本地人心目中是仅次于牛剑的名校,但在留学圈就是没什么热度。主要是QS排名跟申请难度不成正比,学校有学校的门槛,留学生也有自己的标准,同样的成绩冲一下曼大和KCL都够了。
当然本科阶段选择杜伦基本没什么问题,杜伦在英国本地排名靠前,衔接曼大、爱丁堡甚至G5的硕士会比较有优势。此外,如果就是想申请人文社科或者想留英工作,也可以选择杜伦,就业率和薪资待遇都不错。
还有一种就是规模比较小的院校,可能在未来的排名中不占优势了。像UCL、曼大、爱丁堡这样专业设置齐全的大规模院校,不管人文社科还是理工科,都有拿的出手的专业,每年的申请量也大,基本各类申请者都能找到适合的院校。
IC和LSE这样的院校虽然规模不大且偏科,但都做到了各自领域内的顶尖级别,所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况且LSE的排名其实已经有点退步,作为G5院校之一,今年的QS排名已经排到了50,其他几所G5院校都在QS前十。
特别是QS一百以后规模又不大的院校,比如巴斯、兰卡、约克等院校,排名可能还会再跌一些。26年排名标准变化,谢菲、诺丁汉、伦敦玛丽女王可能会进步几名,如果26年不能回归QS前百,估计又要再等几年。
英国大学的申请难度都是会变化的,就像利兹大学去年申请门槛都有点离谱了,今年缺学生直接下调了几个难度,最近商学院部分专业还能拿到学费15%的奖学金。所以今年能申就抓紧时间申请,26年也许就没那么容易拿offer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