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发布的《2022年门户开放报告》(Open Doors Report),2023/2024学年里,将有502,291名国际研究生前往美国留学,人数较之前增长8%,创历史新高。这一数据表明,研究生阶段的留学需求正在显著增加。与此同时,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热门留学目的地也出现了类似趋势。
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的数据,2020/2021学年,英国高校的国际研究生人数达到了35.6万人,占总研究生人数的49%。近年来,受经济趋势的影响,东亚地区如新加坡、香港的研究生申请人数也在明显上升。
有数据统计,2023年内地生赴港就读人数较上一年相比,同比激增32%。留学生的多元选择也进一步推动了读研深造的趋势。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上也常常出现关于留学读研是否是“水硕”的热议。对此,我们可以试着提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继续读研?在美本结束后,到底应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吗?这一选择是否真的有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针对以上疑问,本文将从个人发展、社会环境、教育体系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留学生选择读研深造的动机,并探讨这一选择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实际影响。
小红书平台留学生相关话题数据
思考一:
读研成为个人思考、成长、就业的缓冲期
在国际教育行业,有一种现象并不少见,即:留学生在本科阶段尚且还在摸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方向,或者发现当初学习的方向还需进行进一步的调整,那么这时,通过攻读硕士学位,学生将有机会转换专业方向,学习更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除了职业发展的需求,学术兴趣也是推动留学生选择读研的重要因素。许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对某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希望在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攻读硕士学位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深入学习的机会,还能够帮助他们探索未知领域,追求学术成就。对于那些未来希望从事科研工作或进入学术界的学生来说,硕士学位是迈向博士学位的重要一步。
机构今年的研究生榜单中,就有一位这样的学生。在本科申请时,他还是一位对物理十分热爱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大学学习后,他从物理方向转型,开始学习数学专业。而今年,在研究生申请中,E同学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术兴趣重新考量,决定转向统计方向。当初,E同学决定转变研究方向时,已经是大三的暑假,相关的research和实习几乎为零。也因此,在辅导学生频繁和教授沟通,获取research的机会上,机构的辅导老师做了很多工作。
目前,他也已经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offer。
机构今年也开始做研究生的申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处在相同处境、状态中的学生,并一一为其提供解决方案,想要进一步了解的话也可以私戳文末老师哦。
此外,读研深造还为个人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机会。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都是个人作为更具主体性时所需要的良好品质。同时,留学本身就是一个开拓国际视野、体验不同文化的过程,通过攻读硕士学位,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化跨文化沟通能力,增强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
近几年,gap的概念逐渐在国内火热起来,不少本科毕业或者已经工作很久的人都选择放弃按部就班的生活,重新沉淀一段时间,明确人生方向。读研也是一种能够获得更多时间探索自我的途径之一。本科毕业后直接进入职场可能会让一些学生感到迷茫,而读研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缓冲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道路。
小红书平台Gap相关话题数据
思考二:
市场环境推动研究生比例上升
在当下,全球经济的波动不断,就业市场变化万千,留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在一些高薪行业,如金融、科技、咨询等领域,硕士学历几乎被默认为是进入这些行业的“敲门砖”。
我们可以来看两个数据。2022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再次上升,达到了1076万人,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国内就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许多留学生回国后发现自己不仅要与国内毕业生竞争,还要与其他海归竞争。
与此同时,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的数据,2021年,拥有硕士学位的劳动者平均周薪为1,574美元,而本科学位持有者的平均周薪为1,305美元。
从本科毕业生数量激增、学历造成的收入差距角度来看,对于部分留学生来说,继续读研的动机之一是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以便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而这也或许是进一步促使留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以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占据更有利位置的原因之一。
今年,机构还有一位研究生申请者C同学,从高中申请NYU开始便和我们进行合作。在本科即将结束的时候,她决定继续攻读相关专业,学习更多技能,获得更多的经验。在辅导她的过程中,机构辅导老师根据她的性格特点和专业申请进行辅导,针对她的考试、申请实习还是准备面试都进行了详细的帮助。最终她也收获了USC王牌专业、含金量超高的西北Medill IMC录取通知,拿到了所有满意的program。
未来,她也将继续在传媒的方向学习、实习,丰富自己的经历。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学生选择读研的决策。近年来,许多国家为了吸引海外人才,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我国推出了“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支持计划”,为回国创业的留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此外,部分城市的落户政策与学历挂钩,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留学生可以享受更优惠的落户条件。这些政策促使许多留学生选择继续读研,以获得更有利的回国发展条件。
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盲目学历崇拜和学历内卷并不能解决就业问题。现如今,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追捧也导致了学历贬值的现象。学历内卷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留学生选择读研的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研,硕士学历的含金量逐渐下降,这使得一些人不得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以保持竞争力。这一趋势也将学历的含金量形成无解的循环。
思考三:明确目标才能更好规划未来
尽管读研深造可以为个人带来诸多好处,但这一选择并不适合所有人。首先,读研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尤其是在海外攻读硕士学位,学费和生活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留学生在做出读研决定之前,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确保自己能够承担读研的成本。
图源Educationdataorg
其次,读研深造并非逃避就业压力的“避风港”。一些学生选择读研仅仅是因为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感到迷茫,希望通过读研来延迟进入职场的时间。然而,这种做法并不可取。读研应该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选择,而不是盲目跟风的结果。
在决定是否读研之前,留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读研目标。是为了提升专业技能,还是为了转换专业方向?是为了追求学术成就,还是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不同的目标将决定不同的读研路径。例如,如果目标是进入学术界,那么选择研究型硕士项目更为合适;如果目标是进入职场,那么选择授课型硕士项目可能更为实用。
读研深造只是职业发展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终点。留学生在读研期间应该积极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例如,可以通过实习、项目合作等方式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行业会议、职业培训等活动,拓展人脉资源,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写在最后
根据相关数据,近年来留学生读研深造的比例持续上升,尤其是在美国、英国等热门留学目的地,研究生阶段的国际学生人数显著增加。与此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硕士学制也存在差异。例如,美国的硕士项目通常为两年制,而英国的硕士项目则多为一年制。这些差异也为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综上所述,留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读研深造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决策过程。无论是出于职业发展的需求,还是学术兴趣的驱动,亦或是社会环境的压力,读研深造都为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然而,这一选择并非适合所有人,留学生在做出决定之前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兴趣、职业规划和经济条件。总而言之,读研深造应该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选择,而不是盲目跟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