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DEI项目
DEI(多元、平等、包容),一开始听起来像是做公益、改善社会不公的好事,但美国这些年搞的“DEI大行动”,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最初,这个概念源自美国的平权运动,目标是让那些历史上被边缘化的群体能在职场和学术圈站稳脚跟,享受应得的待遇。
很多人觉得,DEI政策就是要打破种族偏见,带来“公平”嘛。
美国大学一度疯狂推崇DEI,创建包容性环境,接受来自世界各地、背景各异的学生。还特别任命专门人员负责DEI项目,有的学校甚至要求DEI负责人签署承诺书——承诺将多元化作为学校核心理念。
听起来,DEI似乎没什么错,反而是为了消除不平等,做了很多有益的事,对吧?
然而,2023年,美国最高法院的一纸判决,直接砍掉了许多学校以种族为因素的招生政策,推翻了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传统”。
这下,保守派不干了——他们开始愈发大胆,接连发起诉讼,试图废除所有“DEI项目”,主张这些“反歧视”的政策,实际上是在“反白人”。
特朗普也毫不避讳表达立场,指责现在的DEI项目充满反白人情绪,认为大学录取应看的是学术能力,而不是你的DEI标签。
特朗普对DEI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不支持就废除”,甚至出台新命令,要求各大机构抛弃这些“过时”的政策。
虽然反对者不断抗议,然而大多数美国高校和企业还是乖乖听命,选择了放弃DEI,拥抱“新秩序”。
美国大学和大企业纷纷抛弃DEI
美国大学和企业纷纷“撇清”DEI,背后原因竟是……
随着新行政命令的发布,许多美国大学和企业开始大刀阔斧地整改自己的DEI(多元、平等、包容)政策。
1月,美国东北大学迅速从官网上删除了所有涉及DEI的内容,现如今,搜索学校DEI办公室时,页面会自动跳转到一个名为“Belonging at Northeastern”的新页面。
一些学生认为,这是学校为了避免失去联邦资金而做出的“应急操作”。
与此同时,佐治亚理工学院也从2023年起全面停止了DEI项目,发言人Blair Meeks在邮件中透露,从2023年开始,学校已经着手整改这些项目,并且到今年2月,官网已经完全清除相关内容。
佐治亚理工的发言人表示,作为联邦政府的合作伙伴,学校必须遵守所有联邦和州的法规和政策,以增强美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不仅是大学,科技巨头们也开始和DEI说“再见”。根据报道,亚马逊在最近的年度报告中删除了所有关于“DEI”的内容,并且通知员工,公司的DEI项目将逐步取消。
除了亚马逊,像Meta、Alphabet等大公司也纷纷宣布与DEI切割。
连咨询公司埃森哲也跟风撤销了DEI目标,明确表示今后将不再使用这些目标来评估员工表现,甚至暂停了外部多样性调查的数据提交。
机构顾问点评
是好事还是坏事
整体来看,废除DEI政策可能会带来更公平的教育资源竞争环境,尤其对中国申请者有一定好处,因为很多中国申请者并未从DEI政策中直接受益。
从本质上讲,DEI政策的支持者并非真正追求机会平等,而是追求结果上的一致性,或说是一种理想化的“公平”模式。
这就像是一个果园里,不管每棵树的生长环境、土壤和光照差异如何,都要求每棵树结出一样多的果实。
从果园整体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公平的;但如果站在每棵树的角度,那些生长得更好、照料得更细致的树,可能会被限制成果的数量,即使它们本身有更大的结实潜力。
这就像大学申请,有些非常优秀的申请者,可能因为DEI政策的影响,错失了本应属于自己的机会。
比如华裔学生Jon Wang,尽管SAT高达1590,GPA为4.65,仍然被哈佛等六大名校拒绝。
如果废除DEI政策,长期以来被“内卷”困扰的中国申请者,可能会凭借其出色的学术成绩和能力,在美国大学申请中获得更公平的机会,减少身份背景带来的竞争不公。而在职场上,这种影响也同样存在。
当然,废除DEI政策并非没有负面影响。虽然DEI在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园内的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
政策被废除后,校内的群体关系可能会变得紧张,中国留学生可能面临一些潜在的歧视和偏见,影响留学期间的心理健康与生活体验。
不过,目前并不确定所有大学和企业都会完全废除DEI政策。
虽然一些学校和公司已经响应,但仍有不少未做出改变。所以,同学们无需过于担心,专注提升自己,抓住机会,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