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关于广东省2025年选调生报考院校名单的消息引发了广泛讨论:留学生被排除在外。是的,你没看错,就连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这样的亚洲顶尖名校毕业生,也被拒之门外。
2025 年广东选调可接受的院校名单一共分成了 I、II、III 三类。
I 类院校:可以报考所有选调岗位;
II 类院校:实行 " 优势学科特惠 " 政策——指定王牌专业可匹配全域岗位,非特批专业限报县级及以下岗位(本科申请者需附前 50% 学业排名证明);
III 类院校:定向开放基层行政岗位报考通道,本科层次申请者须提供官方认证的年级 / 专业前 50% 成绩单原件。
这一消息让不少留学生和家长感到震惊,甚至有人开始怀疑:留学生是不是真的与公务员考试无缘了?
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揭秘“留学生不能考公?“。
留学生真的不能考公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留学生当然可以考公。公务员考试并没有对留学生的身份设置任何限制,只要符合学历、年龄等基本条件,留学生完全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
那么,为什么广东省的选调生名单会把留学生排除在外呢?这其实与选调生的特殊性质有关。选调生是各省市为培养后备干部而设立的特殊招聘计划,通常对毕业院校、专业背景有更严格的要求。近年来,部分省份在选调生招聘中逐渐收紧了对外国院校毕业生的限制,尤其是广东省2025年的名单,直接将留学生排除在外。
但这并不意味着留学生与公务员考试无缘。选调生只是公务员招聘的一种形式,留学生仍然可以通过国考、省考等常规渠道进入体制内。
选调生门槛提高,背后原因是什么?
广东省2025年选调生计划招录2046人,比2024年减少了16.18%。这一变化引发了广泛猜测:为什么在经济大省广东,选调生名额不增反减?
01、就业市场内卷加剧
教育部举行新春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情况,并散发相关材料。材料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09.12万人,有72.38%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与此同时,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选调生作为“香饽饽”,自然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
图:往年数据
另外,部分省份可能更倾向于培养本土人才,尤其是在基层公务员队伍中,本土毕业生对地方情况更熟悉,适应性更强。
02、留学生“含金量”争议
随着留学门槛的降低,部分学生出去只是为了“水个学位”,课是不会上的,作业是不会好好写的,而这样的学生走着“歪门邪道”毕业之后,在流入市场以后就会“原形毕露”——大家会发现,他们既没有专业知识、也不具备专业素养,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不拉低整体留学生的形象呢?也因此,大家的刻板印象逐渐加剧,一些省份可能因此对留学生持更谨慎的态度。
图:澳洲的大学的挂科率,悉尼大学居然逼近40%
留学生考公的出路在哪里?
虽然选调生的门槛提高了,但留学生考公的出路并没有被完全堵死。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方向:
公务员
1.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和地方公务员考试(省考)这是留学生进入体制内的主要途径。与选调生不同,国考和省考对毕业院校的限制较少,更注重考生的综合能力。
图:上海优先录取留学生
2.基层公务员岗位虽然选调生的门槛提高了,但基层公务员岗位仍然对留学生开放。这些岗位虽然起点较低,但发展空间广阔。
人才引进
许多地方事业单位对留学生持开放态度,尤其是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等单位,更看重专业背景和学位,而非毕业院校。
图:浙大25行政专员录取很多留学生
国央企
图:国家电网27个省市电力公司2024录用国(境)外院校毕业生(部分)
许多国企和央企对留学生有专门的招聘计划,尤其是在国际化业务领域,留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独特优势。
留学生如何提升竞争力?
- 提前规划,了解政策
想要考公考编的留学生应尽早了解目标省份和单位的招聘政策,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 提升综合能力如果面临的是公务员考试,这类考试不仅考察知识储备,还注重综合能力,如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应变能力等。留学生可以通过模拟考试和面试培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 积累实习经验无论是考公考编还是进企业,在留学期间,尽量积累与目标岗位相关的实习经验,这不仅能丰富简历,还能帮助你在面试中脱颖而出。
没有工作经验的情况下,期待薪资和实际差额较大
- 保持信心!关注差异化优势留学生的国际视野、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是独特的优势。
从就业力来看,还是英美的高校优势更大
写在最后
留学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最后,Blue想对正在留学或准备出国的同学们说:留学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无论是考公、进入企业,还是创业,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开阔视野、提升能力,而不是单纯为了“镀金”。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考公也不是自己职业规划的第一选择👇
图片:领英数据显示留学生首选是外资
与其纠结选调生政策的变化,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记住,能力才是最硬核的饭碗。无论政策如何变化,真正有能力的人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所以,留学生们,别慌!相信自己!无论是考公还是其他职业方向,它们的大门依然为你敞开,关键在于你如何把握机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