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牛津做保底?今年英本申请卷到魔幻...

今年英本申请太卷了。上月牛津剑桥放榜时,就听说好几个A-Level拿4A*牛剑苗子,今年一脚踏空,要么没拿到面邀,要么止步最后。

卧底妈妈群才知道,现在无论是牛剑还是G5,都不止是A-level娃在卷。IBAP娃,甚至体制内尖子生也在混战。

多夸张呢?

社交平台上有牛娃同时拿到杜克和牛津的offer,却不知该怎么选。还有孩子手握13门AP全5分,申请美本T30学校,ED全被defer,却拿到UCL录取。

拿牛津做保底?今年英本申请卷到魔幻...

如今,有远见的家庭都学会“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让英本赛道变成混战聚集地。

英美双申这么容易?孩子一直走英式体系,会被踩踏吗?我们采访了今年“双申”的悠悠同学,以及熟谙英本美本双体系的机构王老师。

从亲历者眼中,我们看到一版更真实的英美双申“现形记”。

为什么顶尖学霸开始“用脚投票”?

悠悠到11年级才决定走英美双申,她选的是一条更难走的路——从A-level体系,向美国大学发起冲击。

最忙的时候,“每天睁眼就是SAT模考和A-Level大考,凌晨两点还在改文书,感觉自己像个机器。”她不敢掉以轻心,赛道太挤,一不留神就两手皆空。

赛道另一边,从美本体系涌进的人更多。

“的确有一批申请美国的孩子,挤到英国赛道里来。”

曾在美本机构深耕的王老师从两三年前就看到这一风向。

起初是因为疫情后,美国政治环境改变,对亚裔越来越不友好,不少爸妈心生顾虑。

这两年,双轨选择的原因则更多:美国大学学费冲破9万美元大关,四年费用算下来,不如去英国读三年来得划算。

更别说现在信息差越来越小,尤其在IB体系苦苦挣扎,但偏科尤为厉害的“跛腿学霸”,越来越懂得扬长避短。

英国成为“战略缓冲”的最佳选择。

可怕的是,参赛选手还不止这一批。一小撮体制内牛娃也想试试「双轨平衡木」,尤其是竞赛生。

以牛剑申请为例,体制内竞赛生的基本打法大多是这样:高二寒假开始准备A-level理科四门,5-6月完成实考,如果申请数学专业,提前考完STEP,高三申请时就能凭借实考成绩和STEP获得面试资。

只要语言不拉垮,运气的东风就会徐徐吹来。

社交平台上还有更为夸张的例子。有网友爆料,已在国内985上大一牛娃,也在重申牛剑,难怪整个申请季卷到魔幻。

拿牛津做保底?今年英本申请卷到魔幻...

英国大学怎么就这么香?深耕英美留学近5年,王老师观察到两点致命吸引力:

牛剑G5大学名声响亮、教育质量高,无论是从QS排名出发还是考虑到之后就业,对中产家庭而言都是很有吸引力的升学选项;加上英国本科教育评价体系和国内更为接近,想追逐梦校,可操作性更强。

以悠悠为例,她初中就读于体制内学校,因偏科而转轨。得益于体制内基础打得牢,A-level课程对她而言难度并不大。

相反,申请美国大学才令她头痛,她需要考SAT,还要准备大量活动和文书,压力巨大。

于是奔着分散风险的目的,很多像悠悠这样的孩子在混战中浮潜——边崩溃,边熬着。

英国名校,想放水很难

都说英国高等教育「水」,但从申请池的「大浪」来看,想放水都难。

王老师分享了两个对比鲜明的数据:

· 疫情前,在美国读本科的中国学生人数高峰时达到近15万人,而现在只有不到9万人,降幅明显;

· 与此同时,英国本科申请人数却大幅增长,从2014年的12000多人,直接在2023年飙升至33000多人,暴涨近180%

在本科申请上,尤其是牛剑和G5学校,想轻松入学已绝非易事。

"英国本科早已不是'随便考个A就能申'的时代。"王老师评价道。

来看看几所头部学校的要求:

牛津大学

AAA是牛津最低A-level标准,但47%被录取的学生达到3A*,数学专业面试通过率约18%。

LSE伦敦政经

今年三个热门专业(数据科学、精算学、数学统计与商业)要求,直接从AAA上调至A*AA,尤其是对数学要求,由原来A直接提高到A*。

UCL伦敦大学学院

2025年开始不接受A- level重考的专业新增至6个,包括医学院、数院、统院、法学院、工程院(电子电气工程专业)。

那些迷信申请英国水校可以保底的孩子,可能在激烈竞争里被踩成炮灰。

即便是赛道里跑在最前的尖子生,也不敢掉以轻心

去年,机构有一位天才型选手Jerry,15岁就拿下了牛津数学系的offer。但当他复盘申请季经历时,他坦言自己差点被雅思逼疯——学校官方在他备考时,突然将语言成绩要求从7分提到7.5分。

除此之外,他不仅要在A-Level考试中取得数学、高数、物理 A*A*A的优异成绩,还需要参加 MAT和STEP等难度较高的笔试。

其中,STEP比MAT更具挑战性,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要求极高,他提前五、六个月就开始准备,最终才取得了STEP 2/3 均为S的好成绩。

牛津面试就更不用提了。面试一上来,Jerry就被考官「逼着」做题。如果不是他同期备考另外三场考试,前期铺垫了高强度训练,面试时答题思路不会那么顺畅。

稍有卡壳,结局可能在分分钟改变。

这样高压高强度,再加上美国大学申请,仅仅是时间管理,就能把人磨成“绞肉机”。

如果规划得早,那么还能争取一些先发优势。我们假设一位在IB体系上10年级的理科生,如果想要两手抓,一边冲击康奈尔,一边拿G5保底,那么他的时间规划可能是这样的:

10年级下学期

-确定主攻专业方向,优化IB课程选课(如数学HL+科学HL)

-开始准备托福/雅思,目标当年10月前达到要求

11年级上学期

-完成SAT/ACT考试取得较理想分数(美国方向),首战剑桥STEP(英国方向)

-参与科研/竞赛,积累高含金量经历

11年级下学期

-撰写IB IA和EE拓展论文(美国方向);备战AS五月大考(英国方向)

-考虑推荐信老师人选,准备推荐信

11年级暑假

-参加康奈尔/Cornell Tech夏校等高含金量夏校或牛剑G5集训营项目

12年级申请季

-9月底10月初完成牛剑完成UCAS申请,11-12月提交UCAS常规申请

-11月提交康奈尔ED申请

这样尽管IB难度高,但尚且能平衡。如果到11年级才临时决定申请英国,孩子的时间表立马变得密不透风

11年级上学期

-完成SAT/ACT(康奈尔)或剑桥STEP/MAT(G5)

-参与科研/竞赛(如AMCBPHO

-确定主攻专业方向,优化IB成绩(如数学HL+科学HL)

11年级下学期

-撰写IB EE(匹配目标专业)

-推荐信老师人选,准备推荐信

11年级暑假

-完成语言考试(托福105+/雅思7.5+)

-参加高质量夏校或G5相关项目

-收集科研/竞赛成果,强化背景

12年级申请季

-9月底10月初完成牛剑完成UCAS申请,11-12月提交UCAS常规申请

-11月提交康奈尔ED申请

“英本申请核心关注学术,而美本侧重学术、语言标准化、活动以及个人综合能力等全面审查。这意味着英美双申的学生需要同时满足两种不同的申请要求,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成为巨大难题。”王老师评论道。

这还不是挑战的全部。英本申请本身难度就决定了孩子在学业规划、选校和选专业上就需要精准定位,提前铺垫。

“未来三年,英本申请将呈现两极化——牛剑更看重学术天赋,而QS前100院校侧重‘匹配度’。普娃想突围,必须早定位、强执行。”

如何花最少的力气,“卷”进梦校?

相比前几年,英本申请想要成功,关键点悄然发生了变化。

以Jerry为例,他能在15岁就拿到牛津大学的录取,并非仅仅依靠天赋。

从小对数学的热爱让他拥有强大的内驱力,而他的执行力更是惊人:高一完成A-Level数学、高数、物理3A*,并拿下STEP双S。

他还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论:“放弃功利性竞赛,专注笔试真题和学科思维训练。”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像Jerry这样的牛娃,其“突围”重点都在校外发生。

国际学校在应对这些挑战时显得力不从心:师资参差不齐,课程设置无法覆盖申请所需,时间安排难以协调,甚至推荐信也成了“拉扯”的战场,让学生在申请季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校外的学术加餐、脱产学习成了关键。

对于执着某一专业和学校的孩子,他们需要定制化的路径,去年申请上UCL药理学的Shine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她对医学有着执着的追求,但由于本科直接申请医学难度极大,她权衡后选择了化学专业作为曲线救国的方式。尽管历经波折,她最终收获了UCL药理学的录取。

“申请季是一场心理战,重要的是如何克服挑战,而不是换一个挑战。”她的经历印证了:目标坚定+路径灵活=逆袭可能。

而对于在校内跟不上的孩子,精准的节奏调整更为重要。

体制内转轨的Danny,原本成绩平平,却在机构的帮助下逆袭曼大房地产专业。他的秘诀是:“老师帮我用邮件和学校积极沟通,将AAB的con降至ABB。”

这种“精准沟通+冷门专业”的策略,为普娃提供了另一种突围思路。

英本申请成功的关键点:

·学术基础:A-Level成绩是硬通货,尤其是数学、高数等核心科目;

·竞赛规划:选择与申请专业相关的竞赛,如STEP、MAT,提升学术深度;

·时间管理:尽早明确目标,平衡备考、活动与申请材料准备;

·专业选择:结合兴趣、能力与申请难度,避免盲目冲刺热门专业。

未来的趋势将更加多元化。一来,体制内外的界限会逐渐模糊,更多体制内学生将加入留学申请的队伍。

同时,多国联申也会成为常态,父母跟孩子在选择留学方向和路径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规划。

而留学申请早已超越单纯的学业比拼,演变为父母和孩子对认知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战略思维的终极较量。找到孩子适合的赛道,才能花最少的力气,实现申请季的「低耗高效」。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留学选专业大揭秘:Undecided Major 到底是什么鬼?

下一篇

2025考研后申请香港硕士留学方案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