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培侨书院官方发布了2025-2026新生入学申请(内地课程),其中机构发现了两处变化:
①:申请三年级仅需提交近两年的成绩表,一年级则无需提交。同比去年,对考生的以往成绩要求降低,有利于考生更易获得入学评估机会;
②:相较于过往进入内地班后无法转入港籍班的政策,新的一年该政策将变得更加灵活,有利于考生家庭的长线升学规划。比如,被小学段录取的内地班学生在小学阶段不得转入港籍班,被初中段录取的学生同理。
整体而言,培侨内地班的准入门槛变得更低。只不过,随着香港“内地生”定义的争议与演变,它究竟适合哪些学生家庭呢?机构将在第二部分展开讨论。
培侨内地班2025-2026招生简章
01招生年级
招收1-8年级的适龄学生
02报名时间
2025年3月1日至4月20日
* 学校会在2025年4月30日下午6点公布具体的入学评估安排,只有资料审核环节通过者才能出席活动。
03报名通道
https://admissioncn.puikiuxinyi.edu.hk/event/2526Admission-CN?lang=zh
(建议在电脑PC端打开)
04身份要求
无身份/户籍要求,均可报名
05年龄要求
小一年级的招生对象为年满6周年的学生,其他年级均需正常报读,暂不接受降级就读。
培侨内地班还适合哪些家庭?01香港“本地生”政策风向与培侨内地班的升学博弈
随着优才、高才通等香港人才引进计划的推进,大量新移民家庭子女凭借着香港身份证,以“本地生”的身份参与到港八大的竞争中。这无不引起了本地家庭的不满,认为严重地“稀释”了本地的教育资源,使得本地学生的就读环境变得更加艰难。
目前,香港政府虽表示会重新启动对“本地生”的定义,但机构认为一定不会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因为这本质上就是一场“教育资源公平性”与“人才政策吸引力”的博弈。香港政府需要做的是,如何去平衡这两者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人才吸引力的基础上,通过学费分级或居住要求,进一步缓解资源分配的矛盾。
比如,保留“持有香港身份证即属本地生”的底线,但通过居住年限、父母一方为永居等方式细分权益;考虑对非永居居民子女实现“分层收费”,类似于内地生与港籍生的学费区别。
02选择培侨内地班的优势与挑战
1.核心优势:“多轨制”升学路径
培侨书院的内地课程班融合了内地义务教育与香港DSE课程,高中段还增设了A-Level/SAT课程,让其学生可以实现多轨制升学,包括中国香港、内地高考、英美留学等。
另外,内地课程班与港籍班、国际部一样享有同样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初中毕业生的英语能力水平可对标其他国际高中的转学要求,如若将其作为一个过渡学校,是一个非常高性价比的选择。
2.潜在挑战:DSE升学路径的限制
其一,内地课程班的考生无法通过JUPAS系统申请港校,需与非本地生竞争20%的自主招生名额,录取难度更高;
其二,如若未来对“本地生”的定位出台,对居住年限有进一步的要求(比如3年),则需要考生家庭提前规划赴港居住;非永居学生也可能面临学费分级,从而增加更多的学费成本。
03所以,培侨内地班适合哪些家庭?
第一种,已经启动优才/高才通计划的家庭,可将内地课程班作为过渡,待身份审批后无缝衔接港籍班或以本地生的身份升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衔接港籍班仍需考虑到当下孩子的年级,如若已经是高中段的,则无法转学。
第二种,目标是港校与内地名校双申请的家庭。DSE成绩可用于申请香港高校和内地145所大学,但对于无香港身份的考生,更多是建议同步准备A-Level等国际课程。
第三种,适合英语基础扎实、抗压能力强的学生,培侨课程难度、强度高,其4年级英语大概对标公立中考的难度。如若能力相对薄弱的,建议提前做好语言的能力提升。
机构认为,培侨内地班的核心价值,主要在于为学生家庭提供升学的灵活性与战略缓冲期。对于家长而言,需要尽可能做到的是,如何去提升孩子的综合竞争力。
以上,是关于培侨内地的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