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第一” VS “国奖获得者”,孰强孰弱?国奖往往象征着极强的综合素养,专业第一这个位置更是学霸专属,得来不易。
在保研卷破头的当下,每个人都知道排名第一的含金量,就算只是一个小数点的绩点差,都可能会让人与第一失之交臂。
与之相对,国家奖学金的获得就要明确得多,要么有要么无,而且只要获得过,便永不“过期”。
那么究竟是每年评选、更看重综合能力的国家奖学金更有含金量,还是可被“优化”的成绩排名更客观且更受青睐?最重要的是,究竟哪个对保研的帮助更大呢?
rank(排名)是什么?
计算规则
高校的成绩排名并不是简单地将所有同学的成绩加总后进行排序,基本上所有的高校实施的都是学分绩点制,即通过将学生的考试成绩转换为绩点,再结合相应的学分来计算学生的成绩平均绩点。
普遍的计算公式为GPA(平均学分绩点)=(∑课程学分×成绩绩点)/∑课程学分。不同院校有着不同的政策和计算方式。
例如,武汉大学采取的是4分制,将成绩换算成相应绩点,90-100分对应4.0绩点,85-89分对应3.7绩点......
图源:武汉大学信息公开网
https://info.whu.edu.cn/info/2401/14916.htm
有的院校则采用5分制,90-100分对应5.0绩点,80-89分对应4.0绩点等。例如武汉理工大学;而像浙江大学等院校则采取4.5分制,还有的院校直接使用百分制/等级制进行成绩核算。
图源:小红书
http://xhslink.com/a/xYqVtVo5f0f8
图源:浙江大学机电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官网
https://meetc.zju.edu.cn/2024
/0306/c79045a2885825/page.htm
西南大学计算机信息科学学院
010A0A75387590DDC86DFE
7704F_6545A02A_4BA5E.pdf
动态权重机制
除了绩点的换算,许多院校还有动态权重机制。这意味着不同课程在计算排名时所占的权重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专业核心课的加权系数会高于基础公共课等其他课程,但不同年级的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学分绩点占比也不同。
在大一阶段,基础公共课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的权重可能相对较高,而到了大三、大四,专业核心课如专业理论、专业实验等的加权系数会显著增大。
补考和重修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补考和重修可能会对排名产生不利的影响。有许多院校在保研相关文件中都明确提出“学习成绩中原则上没有不及格及重修记录”。
不仅如此,有些院校也会对重修的成绩有所规定,重修通过后成绩最高只能记为60分或相应的学分绩点。
图源:小红书
http://xhslink.com/a/xf6LHCZ5E1f8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http://spa.gzu.edu.cn/2014/0613
/c8651a59710/pagem.htm
国奖的本质=保研的本质?
国家奖学金是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为了奖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特别优秀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奖学金。因此,国奖是学生综合实力的一种实证。
获得国奖的同学,不仅在学业成绩上表现优异,通常在科研、竞赛、社会实践等方面也有着较为出色的表现。
图源:北京大学法学院学工网官网
http://student.law.pku.edu.cn/jxzx/tzgg_jxzx/538546.htm
通过国奖的具体评选条例可看出,这是一项建立在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奖项,所以,国家奖学金的本质与保研的本质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都是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
从某种程度上说,争取国奖的过程就是在为保研积累优势。那些排名越靠前,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经验越丰富的同学,更有可能获得国奖,同时也更有把握在保研竞争中脱颖而出。
国奖第一VS rank第一,招生院校如何选择
学硕:rank第一优先
对于想要申请学硕的同学而言,招生学硕的院校通常会更看重专业排名第一的同学。学硕注重学术研究能力,排名第一说明该同学在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具有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在导师眼中,这类同学往往具有更强的科研潜力,能够更快适应学术研究的节奏。
专硕:竞赛/实习实践加分
专硕侧重于培养实践应用能力。除了成绩排名,竞赛获奖和实习实践经历也会为申请的同学带来一定的加分。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或实际工作岗位输送应用型人才,因此,有丰富竞赛经验和实习实践经历的同学更符合专硕的培养要求。
在招生过程中,院校会综合考虑学生的排名、竞赛获奖情况以及实习实践的质量和成果。
那么,排名和国奖真的有重要性的高低之分吗?
二者都是体现学生能力的证明
无论是国家奖学金还是专业年级第一,都意味着获得的同学在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上都有着突出的地方。
招生院校在筛选简历时,同等条件下会对拥有国奖和专业第一的同学予以倾斜,但专业第一一般情况是占据无可争议的优势,并且能够在大学阶段保持专业第一的同学,很大可能也是国奖获得者。
从获奖人数上看含金量
国家奖学金一年一评,且有一定比例,而年级总评第一不仅要保持大学阶段的优秀,在数量上也是唯一的。从这一层面上看,对方院校的老师也会更加看重专业第一的同学。
从简历筛选机制上看
由于夏令营申请人数众多,材料繁复,一般情况下审核老师会先查看系统中填写的排名情况、英语成绩、科研成果和个人亮点,再看荣誉资料中的获奖情况,因此,在更为直观的对比之下,排名优异会让自己从一开始就占据主动权。
无论是获得国奖还是拿到专业第一,成绩在保研过程当中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因此,同学们一定要了解本校排名规则,认真学习、认真准备考试,争取拿到高分。
同时,各位保研er们也要积极参与科研、竞赛和实习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为保研增加更多筹码。希望同学们都能在自己的学业道路上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