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学校国际部申请及录取经验分享

Hi everyone!

大家好,我是十一学校国际部的Lavender。

我上一梯队国际部的经历并非如大家想象的那样顺利。三月时ICC邀请我去面试,遗憾离场(顺利被拒)

在我中考之前,大多一梯队国际部对我杳无音讯(或者说我当时几乎没有勇气给一梯队国际部投简历,只投给了ICC和十一),后来有幸在中考出分之前被十一邀请,参加笔面试,并顺利被录(传播哲学)

十一的氛围同大多体制内初中不太相同:走班制、导师班等等新鲜的名词涌入我的大脑。学校开设了很多的课程,均很有趣(各花入各眼),从小语种课程,到大学先修课程,应有尽有。

老师有很多海归(龟),都很乐于助人,不懂的问题都可以去问。活动资源极其丰富,社团多种多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参加,如我参加了音乐剧社和Space DesignClub

十一学校的老师“大考”

托福在2024年3月取得了100+的好成绩:

成功录取十一学校国际部,我做了这些!

小时候由于爸爸的工作原因,我去美国上了一年余的幼儿园,练就了一手好“底子”。小学时我使用Unlock体系(旧版)一路爬到FCE等级,却因疫情原因没能参加考试。

初一的我便开始学习托福,只不过浅尝辄止,并未深入总结错题、方法,或者说我当时其实并没有较为明确的出国留学的意向,仅是单纯为提升英语能力罢了。初二升初三的暑假,大抵是因为松弛的我终于有紧张感了,脑子一热,告诉妈妈说我要在三月之前托福达到100以上。

首考并不理想,只有90分,在那时的我眼里根本不够“踹”开一梯队国际部的大门,于是我决定再战,二考取得了99分,真是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分数,三月的考试本不想再考(但是因为钱退不掉了),于是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靠着好运气取得了103分

备考环节

在备考托福的过程中,我通过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提升语言能力。

听力方面

我采用“泛听+精听”结合的方法,听TED演讲、BBC、NPR等材料适应不同口音,并用TPO练习逐句精听,强化信号词和逻辑关系的把握,吕杏春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

口语方面

我依靠ChatGPT帮我生成一系列有创意的独立口语回答,并在练习中优化内容的逻辑性和表达方式,以提高思维反应速度和答题的独特性,我的口语老师彭思铭老师非常有耐心,并且经验丰富,除了托福的问题,其它我在留学申请中的问题也能给予我支持;

阅读方面

我每天阅读《The New York Times》《The Washington Times》等报刊积累学术词汇,并在吕金郁老师帮助下,在TPO训练中运用“关键词回原文”技巧快速定位答案,同时结合批判性思维分析文章逻辑;

写作方面

写作方面,我通过高质量输入积累学术表达,练习句子改写以提升句式多样性,并结合Grammarly与李美慧老师批改不断优化表达。

加试环节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十一终于邀请我去参加加试。

我在考场里紧张的发怵,空调更是吹的我冷汗直出(十一的空调真的真的很凉)。

数学内容大致是中考的代数范围,略难一些。

英语则考了托福阅读与写作(有点像创意写作,也有点像论文),写作题目引用了一个名言,大致是“A man to carry on a successful business must have imagination.”我列举了乔布斯的例子并借此反驳了《沉思录》里面的一句话(我当时真的很喜欢这本书):

追求不可能的事是一种发疯。”

至于面试,每个人都会领到一张纸并被要求在上面填写基本个人信息与标化(托福/雅思)分数,并写一段50词左右的自我介绍,但是我写了100多……

于是在面试环节,我就被面试官问到说我是不是很喜欢写东西(但我已经不记得我的回答了)。我并没有去套所谓的“模版”,也可能是紧张的记不起模版了,便开始吧啦吧啦的给面试官灌输我阅读《沉思录》的感想与《沉思录》里不符合我的观点的思想。

面试官的提问会结合此前我在纸上写出的内容(还挺与众不同的),包括但不限于:休闲爱好、学术兴趣、托福备考等,还会结合一些“你为什么想来十一学校国际部”之类的问题来考察学生与学校的契合度。

十一学校

从公立初中到就读十一,压力必然是会大很多的:虽然作业量显得小了不少,但peer pressure, activities, GPA, standardized tests会压的人喘不过气来,课业难度更是步步高;与初中不同的是,这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累,精神上的充实,让人累并快乐着

最后,我想和大家说,做好自己,找到自己独特的魅力,去感染身边的人。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MC8数学竞赛考什么?怎么报名?附2025年AMC8真题

下一篇

罗素集团大学国际生比例最新变化 大学间差距可超三倍!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