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贝赛思校区已经开展了三场2025年秋季学期招生考试,企鹅不少学员已经拿到了贝赛思录取offer,预计今年8/9月份入读贝赛思。
但最近老师发现,还没正式入读贝赛思的家庭,已经开始焦虑孩子入读贝赛思之后可能面临的留级及劝退问题。其中公立娃成功拿到贝赛思录取的家庭最焦虑。
因为相比于贝赛思等国际学校,公立学校不管在课程设置、教学语言、授课方式、评估方式、校园氛围等方面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公立转贝赛思新生,是最容易被留级和劝退的!
👉贝赛思的留级和劝退机制,究竟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贝赛思的劝退/留级制度与Comp大考息息相关。学生如果在Comp大考中有科目不及格,就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补考,补考通过就正常升学,如果补考未通过,则需留级重修或劝退。
- 公立学校VS贝赛思,有什么差异?
- 公立转贝赛思新生如何克服困难?
今天,机构将为您详细解析公立学校和贝赛思的不同、以及公立娃面临的三大难题,并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法,助力孩子顺利过渡衔接阶段。
一、公立学校 VS 贝赛思
贝赛思和公立学校最本质的不同是——学制:
公立学校:采用传统的“6+3+3”学制,即6年小学、3年初中和3年高中。
贝赛思:采用的是美式“5+3+4”学制,即5年小学、3年初中和4年高中。这意味着贝赛思的学生进入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时间较早,学习节奏也相对较快。
在这种学制下,公立学校和贝赛思等国际学校,在课程设置、难度、教学语言、授课模式、评估方式等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
1)课程设置
公立学校:由于教育局的管控,公立学校课程内容相对固定,语数英等几大科目贯穿始终,比如:语文、数学、外语、历史、人文地理、科学、信息科技、体育、艺术、劳动等。
贝赛思:课程体系更为灵活和多样化,注重跨学科综合学习和学术拓展。比如小学阶段除了基础的语数英之外,还会学习到西方古典史和自然地理等,初中阶段则分科教学,涵盖生物、物理、化学等科目;高中阶段为方便大学申请,开设AP课程及荣誉课程等。
2)课程难度
公立学校:课程最大的难点在于对知识的深度研究。
贝赛思:最大的难点则在于超前学习知识点,学习范围更广。这一点在贝校入学考时就体现出来了,比如贝赛思G7年级入学考涉及的知识点,会比公立要多1个年级左右的知识点。
⭕难点1:由于贝赛思知识点范围比公立学校广,所以公立转贝赛思学生需要对应地补充知识点。
3)教学语言
公立学校是中文授课环境;贝赛思除了中文课程之外,其他学科全部采用全英文授课。
⭕难点2:这对习惯了中文教学环境的公立学校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4)授课模式
公立学校:教学模式较为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相对被动,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记忆。
贝赛思: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采用小组讨论、项目研究、实践操作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5)评估方式
公立学校: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估标准,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贝赛思:评估方式更为多元化,除了考试成绩外,还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项目报告等,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难点3:这长期处于公立学校授课及评估模式下的孩子转到贝赛思之后,容易在课堂上表现不佳,在独立思考及自我管理上也会有所欠缺。
二、公立转贝赛思,做好这3点
上述讲解了公立学校和贝赛思国际学校的区别,可以总结出公立娃转贝赛思,最容易在这几个方面遇到问题:①英文能力;②课程知识点的缺少;③自主管理的能力。
1)精准提升英文能力
多家长误以为只要孩子英语成绩不错,就能轻松应对贝赛思的课程,但实际上,贝赛思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远不止于此。
贝赛思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流利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还需要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知识学习。
例如,孩子词汇量不足的,在开学前要掌握一定量的数学、科学(物化生)、历史等专业学科词汇。口语和听力能力不足的,可以参加与外教交流等活动进行锻炼;写作能力不行的,可以让孩子多写英文作文,并请专业老师进行批改和指导。
如果你不知道孩子的英语水平具体能达到哪个等级,词汇量达到多少程度,想要提升英文能力的,欢迎你来找机构。
2)学科知识点补充&衔接
贝赛思的课程体系与公立学校存在显著差异,其课程进度比普通美国学校快1-2个年级,教学内容更广泛。
对于公立学校的学生来说,转轨贝赛思后可能会面临课程衔接困难的问题,尤其是在数学、科学等学科中,可能会出现知识点断层的情况。
在转轨贝赛思之前,家长和学生需要提前了解贝赛思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明确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机构可以根据贝赛思的课程设置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个性化的课程衔接计划。
3)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贝赛思的学生没有固定的上课教室,需要学生“走读”,老师们也不会按部就班的讲课,更多以小组作业、课题研究等互动方式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
👉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家长可以在家中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自主学习的环境,例如设立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配备必要的学习工具和资料,让孩子有一个专注学习的地方。
另外,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习惯。(也是机构经常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例如,鼓励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孩子主动预习和复习功课,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先自己思考和尝试解决,而不是立即寻求家长或老师的帮助,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