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周知,香港医生人手不足,医疗资源稀缺,想要缓解现状,首先要增加医生数量。
但目前香港只有港大和港中文能培养注册医生,每年约有500多名医学生。再加上每年要退休的医生,缺口不小。
所以,香港早有办“第三所医学院”的打算。有3所港校都在争夺办学资格,最近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这3所大学分别是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
图源丨港府新闻公报
这三所大学为了能成功抢占先机,脱颖而出,各自放出大绝招,用出“杀手锏”!
01三校狂推主打优势
港科大向来以科技见长,在神经科学、生物工程、人工智能等领域那都是拥有领先世界水平。既然科技是优势,那就直接提出要结合人工智能发展现代化医疗,目前已经成功研发了多个AI医学大模型,主打的就是“医学+科技”相融合。
港科大校长还放话,港科大医学院绝不会是“普通医学院”!
港理工同样也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想法,不同的是,该校强调“医工结合”的创新模式,与自身的工科优势相结合,再加上港理大培育医疗专才历史悠久,实力不容小觑,一旦成功开办,那就是香港最全面的医学院。
此外,港理工还爆出了一个“杀手锏”,那就是“钞能力”。从近期的新闻来看,港府在财政方面有点紧张,港理大表示在迁入牛潭尾校舍前,校方可以承担一切新医学院的财政开支,直接全包了。
浸大,同样是强有力的竞争者,老师看了一下浸大提出的新医学院计划,心中默念:不容小觑。
浸大已经开设了中医药课程以及拥有在经营的中医诊所,所以“中西合璧”的医学院,自然也成为了浸大医学院的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浸大还提出将采用15至20人的小班教学,吸引力直接拉满。
02邀请各方大佬坐镇
想要成功中选,三所竞争港校都下足了功夫,为各自的咨询会或顾问小组邀请多名重量级“大佬”来坐镇。
有多重量级?
港科大的顾问小组人员就包括医管局前主主席梁智鸿、前英国卫生部长Ara DARZI、清华大学医学院创始主任黄天阴等。
港理大的咨询委员会就找了21位专家组成,当中内地专家占比最多,有15人。这里面有大家熟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前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等。
浸大自然也不能败下阵来,在今年初就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人员有港大名誉临床教授陈汉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迈克尔·霍顿等等。
图源丨香港理工大学
细看各校的名单,全是“大佬”中的“大佬”,看来3所港校,这次都是势在必得。
不过,最终无论是哪所港校成功赢下这场“战役”,都会给香港医疗教育水平带来至关重要的提升,意味着香港医疗资源稀缺问题能获得缓解,港人能获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最后,你觉得哪家港校能胜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