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排名年年更新,但在HR眼中,学校的价值也不都是US News说了算。投行偏爱“华尔街嫡系”,科技大厂迷信“CS神校”,央企有自己的“红色名单”…
近期,一张关于“HR眼中的美国大学分档”的图片在网络上流传,将美国高校划分为五个档次,并附有HR(人力资源)对不同档次毕业生的评价。
不仅如此,还有各个行业最爱学校的梯队表...
“哥大统计硕士回国,为什么投行抢着要,央企却看都不看?”
“UIUC的CS专业在硅谷是香饽饽,到了金融圈简历关都过不了?”
“学公共政策的,为什么约翰霍普金斯比哈佛更受体制内青睐?”
这类话题在职场社交平台上反复引发讨论,但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真实存在的行业招聘偏好,又有多少是为了制造对立、吸引流量的夸张表述?
这些让留学生抓狂的“玄学问题”,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网传几大行业对美国大学的差别对待
根据网络上的图片整理,老师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说的对不对?
金融行业
投行/PE/VC/券商:Target School名单已变天
• 地理位置:纽约>波士顿>芝加哥>其他(高盛80%的实习生来自纽约三校)
• 专业组合:金融工程>数学/物理>经济学(纯金融硕士反而吃亏)
网传2024年最新Tier划分:
Tier 0:
宾大(沃顿)
NYU(Stern)
芝加哥(Booth)
隐藏王者:巴鲁克学院
Tier 1:
哥大、MIT、UMich(罗斯商学院)
区域霸主:杜克(南部PE)、BC(东北资管)
科技行业
硅谷+国内大厂:CS排名就是圣经
HR筛选逻辑:
• 专业排名权重>综合排名(CMU的CS吊打一半藤校?)
• 教授产业关系(例如斯坦福AI实验室→直接输送谷歌Brain团队)
• 创业/竞赛标签
网传2024硅谷Target School:
神坛级:
• 斯坦福
• CMU
• UCB
性价比之王:
• UIUC
• 华盛顿大学
• 德州奥斯汀
新兴势力:
• 普渡大学
• 佐治亚理工
央企/国企要的不是名校,是“对的人”
潜规则三要素:
• 国内知名度(QS前100>小众顶尖文理学院)
• 专业对口度(“卡脖子”领域优先)
• 校友网络(发改委/国资委任职名单反向推导)
网传央企HR私藏名单:
T0:
• 哈佛(公共政策)
• 约翰霍普金斯(公共卫生)
• 密歇根大学(机械/汽车工程)
值得深思的问题
尽管这种分档方式在现实中可能存在,但它也暴露了招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名校≠能力,但现实仍看重学历
许多优秀的人才可能来自非顶尖院校,但受限于“学历滤镜”,他们的机会更少。
公立大学 vs. 私立名校的差异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等公立名校的学术实力不输私立大学,但因学生规模大、录取率较高,在HR眼中可能被降档。
名校光环效应
顶尖大学通常拥有更强的校友网络、企业合作关系和品牌认可度,使得HR更倾向于优先考虑这些学校的毕业生。
筛选效率
在简历海量的情况下,学校排名成为HR快速筛选候选人的标准之一。
刻板印象与偏见
部分HR可能认为名校学生普遍更优秀,而忽视了个体差异。
如何更理性地看待“大学分档”?
对学生而言,如果就读于非顶尖院校,可以通过实习、项目、竞赛等方式增强竞争力。不必因学校排名而自卑,职业发展是长跑,个人能力才是关键。
对企业/HR而言,避免过度依赖学校标签,可结合笔试、技能测试、行为面试等综合评估候选人。关注候选人的实际成就,而非仅凭名校光环做决定。
对社会而言,需要推动更公平的招聘机制,减少“唯名校论”的倾向。
海归学生回国找工作绕不开院校排名这一门槛,企业的HR对于海归求职者大多也是参考院校的世界排名做简历的初筛。
国际三大院校排名的特点
• QS世界大学排名
侧重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及学术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来为学校综合排序。
• 泰晤士(THE)排名
注重学术论文产出及论文影响力,总体评价偏学术。
•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侧重点是在院校学术声誉,教学质量及科研成果等因素。
世界名校毕业生落户优待政策
上海市对于毕业于世界大学前50名校的毕业生,在不需要考虑社保基数及缴费年限的前提下,只要求毕业生在上海全职工作即可直接申办落户。
上海市在筛选全球前100高校时,并未完全依据某一单一排名,而是结合以下四大权威榜单:
• 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
•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 QS世界大学排名
• 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对于QS排名51-100名的院校毕业生,只需在上海全职工作并缴满6个月的社保即可办理落户,同时对于社保缴纳基数也同样不做要求。
国内其余主要城市例如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其实在落户优待政策方面对于海归学生所在院校的世界排名并未明确提及,优待政策的区别主要还是体现在学历层次方面。
怎么向中国HR证明学历含金量?
2024年了,国内很多企业的HR依然对海外高校知之甚少,明明读了个在美国受认可的优质院校,就因为排名不太亮眼,就被质疑是“野鸡院校”。
“就像国外HR只知道中国的清华、北大一样,国内HR也只知道哈佛耶鲁斯坦福。”
(来源:知乎)
在知乎上,这个问题浏览量甚至已经达到了三千万以上,我觉得至少有一半都来自那些读了“冷门院校”的留学生们。
证明学校的正规性
非政府性质的认证机构中,历史最悠久、受认可度最高、认证标准最严格的,当属进行区域性认证(Regional accreditation)的各区域的教育联盟。
一般由具有资质的学术界人士等等作为参与者,制定对于该区域内院校的教学质量标准和同行评审规则。经定期评估后,达到标准的院校或项目将获得相应联盟的认证。
在区域性认证体系下,美国的高等教育地理版图共分为六大区域,不同区域的大学分属不同的认证机构:
中部高校委员会(Higher Learning Commission,简称HLC)
新英格兰高教委员会(New England Commission of Higher Education,简称NECHE)
中部东部州协会(Middle States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简称MSCHE)
南部高校委员会(Souther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Schools Commission on Colleges,简称SACSCOC)
西部高校委员会(WASC Seni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ommission,简称WSCUC)
西北高校委员会(Northwest Commission 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简称NWCCU)
美国六大地区联盟提供的认证是美国大学层面的最高认证,美国大学根据不同地区申请这个认证,不同地区的大学分属不同的认证机构。
凡有这六大地区认证的大学均是教学质量得到保障的正规大学。
高校认证
高校认证的话,关于商科/商学院有这三大认证比较权威:EQUIS、AACSB、AMBA。这三大认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认可度。
(三大主流认证机构)
一般来说,AACSB,即美国国际商学院联合会(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 International)成立于1916年,是全球最权威商学院认证、世界管理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认证机构,认证的周期比较长,指标体系复杂,最关注商学院的教学质量。
国际上很多商学院都将获得AACSB认证视为最高荣誉,取得过AACSB认证商学院的项目,通常都是靠谱的。
中国官方渠道背书
证明自己读的不是“野鸡大学”,最靠谱的方法还是自己查询官方文件。
一是进入教育部涉外监管网,找到想要查询的国家点进去,涉外监管网上有的大学名单代表不是“野鸡大学”,如果涉外监管网上查不到一定是野鸡大学。
也就是说,学校名誉优劣教育部不做保证,但是在监管信息网上,至少能保证院校是中国承认的正规大学。
其次可以咨询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外国驻华使馆等。
证明学位的含金量
国外大学通常颁发的主要有这几种“证明”,分别是学历(Diploma)、学位(Degree)和结业证书(Certificate)。
• Diploma
文凭是学生达到学位要求,但毕业论文没有通过或未满足学位要求而拿到的证书,只证明学生完成了全部课程学习。如果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职业变更,并且您所去的领域不需要学位,那么文凭可能是有利的。
• Degree
是指学生完成所规定课程的学习,同时也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而取得的证书,最具含金量,国家及就业中最认可的。但同时也是需要花费最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且需要大量时间投入。课程通常更为广泛,主要有四个学位: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 Certificate
在指定的领域或技能中完成所需的工作后,即可获得证书。只需要与特定学习领域直接相关的课程和培训。类似于国内大学,培训机构,暑期学校等的结业证书,证明学生的学习经历,掌握一门必要技能。
从上面我们知道,Diploma只是高等教育文凭,并不是学位,只是代表你完成了相应学位等级的学习课程,但是并没有通过考试,因此在国内很难获得认证(大多数不可认证,但也有可以认证的,具体根据不同学校而论),Certificate也是一样。Degree则是获得认可的证明。
因此,简而言之,三者含金量区别就是:Degree > Diploma > Certificate。
对于没有在境外进行全日制学习的在线硕士和博士,只要其毕业后获得的学位证(Degree)是校方授予,且授予机构在我国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上可查,其学位证也是获得国内认可的。
辅助证明:学位认证
还可以申请以下权威认证,来证明自己的学位含金量。
留服认证
“留服认证”是行业中大家习惯用的一个简称,其全称包含了两个相关名词: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
为贯彻国家"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满足广大留学生回国人员及其他海外、外国学位获得者在中国升学、就业、申请科研基金等依据而针对留学回国人员开展的一项国外学历学位鉴定工作,被称为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
简单来说:各国高等教育体制不同,毕业后获得的学历学位证书或文凭也不同。由于国内的很多企业并不了解海外院校,大家必须通过一种权威的方式,把海外的证书或文凭统一标准,等价成符合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同等学历学位。这个“权威的方式”就是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
(来源: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样本)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办理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的权威机构是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因其全称太长,不方便交流,故而我们便简称为“留服”或“中留服”。
所以,“留服认证”、“中留服认证”、“学历可认证”、“留学认证”等等这些要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即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根据归国留学生提出的申请,鉴别国(境)外学历的认证。
PS:通过留服中心认证的国际硕士项目,能被我国的企事业单位认可,可用于升职加薪、积分落户、考公读博、职称评定等。
随着招聘方式的进步(如技能测试、项目评估、行为面试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关注实际能力而非学校排名。
这意味着,即使学校不在所谓的“第一档”,你仍然可以通过卓越的表现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