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受全球经济及欧美局势影响,一场静悄悄的“中产教育平替革命”正在东南亚悄然爆发——香港与新加坡,这对亚洲双城记的主角,凭借全球Top50名校扎堆、学费仅为欧美一半的“钞能力”,以及毕业后80%+留港留新就业率的诱人数据,正被越来越多的中产家长捧为“留学安全牌”的终极答案。
然而,当QS排名光环撞上港三新二逐年收紧的录取率,当“高性价比”人设背后藏着A-Level全A*的隐形门槛,这场看似完美的教育迁徙,是否早已沦为学霸专属的饥饿游戏?今天,我们就从院校声誉、留学成本、申请要求三大维度,深入剖析这场教育迁徙的性价比,答案或许比想象中更清晰……
01、港3新2登顶QS前50
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有3所大学进入全球前50,其中香港大学排第17、香港中文大学排第36、香港科技大学排第47。
新加坡有2所排在前50,新加坡国立大学第8位,跻身世界前10!南洋理工大学第15位。从排名看新加坡略胜,但香港Top50的院校数量更多,选择性更多。
图中为2025QS最佳世界大学排名
02、两地学费花销整体差不多
新加坡学费情况:
新加坡国立大学本地本科生的学费在6,000-8,000新加坡元之间,大约32,000-43,000人民币;国际生学费在17,000-39,000新加坡元之间,大约91,000-209,000人民币,具体费用取决于专业。
来源学校官网
南洋理工大学本地学生一年学费在8,250-11,550新加坡元,等于人民币大约44,000-62,000,而国际学生学费在17,950-40,500新加坡元之间,等于人民币96,000-210,000左右。
来源学校官网
香港学费状况:
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本地本科生的学费在42,000-44,500港元之间,等于人名币大约39,000-41,000。国际学生学费在100,000-218,000港元,等于人民币大约93,000-200,000,具体费用取决于专业。
下滑看港校学费:
来源:香港大学官网
来源:香港科技大学官网
整体上国际生在两地的花费差不多,具体因学校和专业而定。香港的生活成本很高,其中房租占大头,面积小价格贵,之前采访过一名目前就读港大的学生,每个月1万多租金只能租到50平左右的房子,学校周围吃饭人均也要50-70元。
03、两地就业率都很客观
2024年2月22日,新加坡四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和新加坡社科大学)联合公布2023年毕业生就业调查。
在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积极求职或已就业学生里,毕业后半年内的全职就业率为84.1%,低于2022年的87.5%,其中卫生科学课程毕业生全职就业率最高,达95.9%,修读需实践培训课程的毕业生全职就业率从前年的94.9%提升至96.5%。
整体上,2023年全职工的月薪中位数为4313新加坡元(23,318人民币),相比2022年的4200新加坡元(22,707人民币)有所增长,尽管部分科系起薪有降有升,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来源官网
反观香港,根据香港大学官网发布的2023年学士学位毕业生就业情况,其就业率惊人地达到了98.8%,平均月薪更是跃升至约32,000港币,相比去年实现了3.4%的涨幅。而32,000万港币的月薪更是创造了港大有史以来最高的平均月薪记录。可以看出港大的学历在就业市场真的非常受欢迎。
04、本科申请难度&入学门槛
新加坡
申请新加坡高校,申请者需备好高中两年成绩单、标准化考试成绩以及文书材料。特别注意,新加坡大学不认可IB和A-Level学生的预估分,所以应届的这两类学生在申请后,还需补交实际考试成绩。
新加坡高校入学门槛较高,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竞争尤为白热化。各专业因热门程度不同,部分学科的录取要求会高于基础门槛。以下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学术要求:
高考生建议高考分数超过当地一本线60-80分,国际资格申请者可凭至少5门AP课程,或ACT(含写作)加至少3门AP课程,或SAT加至少3门AP课程申请入学。AP课程每门需达到3分,AP微积分BC除法学专业外为必修;SAT基于证据的阅读和写作需 600分、数学650分,且需一次考完所有部分。
来源:学校官网https://www.nus.edu.sg/oam/admissions/international-qualifications/international-qualifications/international-a-level
香港:
高考生、国际生、港籍生申请港校不在同一申请池,竞争激烈程度各异。高考生因高考成绩出分晚,申请难度较大,像被香港大学录取需超一本线130分(近乎清北水平),港5院校也需超一本线100分。
国际体系中,AP生因要提交SAT/ACT成绩,申请难度略高于IB和A-Level生。港籍生凭借简单的DSE考试,申请相对轻松。港校的商学、理工、医学等热门专业,申请人数多、录取名额少,竞争极为激烈。
以下是港大官方的国际生语言成绩要求:雅思达到6.5分,托福要达到93分。
来源:港大官网
据统计,2023年内地生赴港就读人数较上一年相比,同比激增32%,增长超过6万人!这也导致港校申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整体录取门槛直升不降。最明显的变化是港前三,学术要求在悄悄地变高。
而且港校对标化成绩有严格的分数线要求,只有达到申请专业的分数线,才有被考虑的机会。
以下是香港大学工程学院2025年的成绩要求,IB要求在34-40分。而2025年新开设的工学学士精英课程需要达到IB40,A-Level 3A,SAT1430分和3门AP达到4分。
来源:港大官网
这些只是最低要求,实际录取的学生成绩还要高出一截。一句话形容港校申请的要素差异:比美国申请更看专业,比英国申请更注重活动。总的来说:新加坡和香港的本科申请都需要提供标准化成绩和相关材料。无论是新加坡还是香港,热门学科和专业的录取门槛较高,学生需要做好充足准备。
从申请难度来看,香港在数量方面具备一定优势,香港大学多,好学校也多,专业选择丰富,对学生申请特别友好。像香港排名前5的大学都在QS前100,实力都很强,而且申请难度有高有低,能给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成绩还不错的学生,拿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保底也不亏。
但新加坡就不一样,好大学只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这两所。申请新加坡的学校,竞争特别激烈,就跟在国内想上清华北大似的。而新加坡管理大学这类稍微差点的学校,在认可度上远比不上香港的那些好学校。所以从申请角度看,香港的大学能让学生有更多不同层次的选择,申请起来更容易些;新加坡的大学选择少,申请难度明显更大。
因此,中产家庭在做出决策时,务必综合考虑自身经济实力、学生学术水平、专业兴趣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等多方面因素,审慎权衡,从而做出最契合自己家庭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