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大学落户广州!港校内地办学吸引力在哪?

国内家庭在面对留学决策时,表现出了更加理性和审慎的态度,不再盲目追求海外名校,而是开始综合考虑教学质量个人兴趣职业规划以及经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随着大学的跨境合作日益频繁,中外合办、大陆和香港合办院校都成了学生选择升学渠道的新趋势。近日,香港岭南大学要落户广州的新闻刷屏,再次让大家关注起在“国内留学”的求学路修。

▍岭南大学落户广州

香港岭南大学(广州)将落地广州市增城区,成为继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之后,第二所在广州布局的中国香港高校。也是继北师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后,第五所在广东布局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高校。

目前,全国所有的内地与中国香港合作办学高校均设置在广东省。

岭南大学落户广州!港校内地办学吸引力在哪?

即将落户增城的新校区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香港岭南大学最早在1888年就在广州创立,后因历史原因在1967年在香港复校。矢志发展成为一所在数字时代出类拔萃的研究型博雅大学。岭大致力于教学、学习、研究和促进社区联系方面追求卓越,并以蜚声国际为目标。

香港岭南大学在人文、商科和社会科学有学科优势。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岭南大学的社会政策与行政管理在香港排名第3,亚洲排名第14;哲学在香港排名第2,亚洲排名第18。

岭南大学的特点是小班制教学,师生比1:10,注重个性化培养模式。预计在广州校区开设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管理等大湾区急需专业。广州校区具体招生政策待公布(持续关注官方消息)

在“新工科”浪潮席卷中国高校的当下,岭南大学(广州)坚持博雅教育定位,更像一场逆流而上的文化实验。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聚焦前沿科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侧重交叉学科不同,岭南大学携带着人文社科与通识教育的深厚积淀回归,试图在智能制造之都重构“全人教育”的价值坐标。

课程体系或将延续香港本部的特色——哲学、历史、社会学等人文学科与数据科学、环境研究形成矩阵式交叉,这种模式可能是对大湾区产业升级中“技术至上主义”的平衡。

▍港科广州扩容,新增一批前沿专业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也迎来重要发展机遇。该校二期工程即将开工,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校园容量,预计新增学位3000+个。

重磅消息是,港科广州近期获批增设10个全新学位项目,包括:

✅ 本科新增专业: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机器人工程

- 金融科技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硕士新增专业

- 智能制造(理学硕士)

- 碳中和与绿色金融(理学硕士)

- 计算艺术(艺术硕士)

- 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哲学硕士)

- 创新创业工商管理(MBA+)

✅ 博士新增专业

- 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哲学博士)

这次新增的专业都是紧扣国家战略需求,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急需领域的专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港科广州的授课型硕士创新采用"学术+实践"双主线培养模式,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在行业知名企业实习的机会。

最主要是中外合办项目录取标准灵活,适合背景多元的考生。

▍合办院校成升学捡漏新趋势?

这几年国内保研考研压力很大,想读名校更是不容易。而去香港留学竞争也非常激烈,但随着港校在内地办学,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加上生活成本更低、大湾区实习和就业的机会更多,因此很多学生都愿意在内地读港校。

我们就有不少学生选择到大湾区的合办院校就读,比如港科广州、港理东莞、港中文深圳等院校。

以下为考研后拿到港城东莞offer的同学:

在过去,很多人可能认为只有把孩子送到国外,才是接受国际化的教育,但事实上,国际化人才培养也绝不局限于国际课程,而是注重提供给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多可能性的探索平台、多文化的相处与碰撞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再加上港校在内地的发展,让国内的顶尖大学也能够提供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教育。

这使得部分家长和学生开始重新评估送孩子远渡重洋留学的必要性,一些家长会考虑让孩子在国内读完本科,比如中外合办本科,或者选择中外合作硕士项目。

对于本科生而言,中外合办的本科对于以后申请海外读研,也有一定优势;对于硕士生而言,在国内读中外合办硕士项目,两年的时间不仅能兼顾科研,而且有着相当多的实习和就业资源。

尤其是对于以后想读博的学生来说,这种项目更加适合。

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还体现了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融合,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国际前沿的学术资源和教学方法,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和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所以,我们也可以明显地看到,这几年,中外合办的认可度和申请热度一直在持续上升。

对于正在准备升学的学生来说,这些新建的合办院校可能会带来全新的机会。新建的院校和专业在初期,往往门槛相对较低、课程设置更具创新性,并且为了打开口碑,学校配备的师资和其他资源更强。

比如,以港科大(广州)为例,新增的碳中和、金融科技等专业,都是国际上的热门专业,这样的专业中国学生申请难度很高。但这些合办学校能把机会提供给了国内学生,也算是一种教育红利。

总之,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兴起,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的教育选择。这种模式结合了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国内接受国际化的教育,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留学的经济负担和文化适应压力。

如果你也有意向选择在“国内留学”,那么可以联系我们详细聊聊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之间的选择方案。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年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4+0国际本科招生简章

下一篇

2025年NEC竞赛时间、流程、考察内容、奖项一文详解!NEC竞赛培训规划!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