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升中派位就是填个表、等个结果那么简单?天真!
从自行分配学位的精心策划,到统一派位的忐忑等待,再到叩门的最后一搏,每一步都像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选校?不仅要看Banding,还得研究学校风格、地理位置和升学率等。
更别说,填志愿时那种“填高了怕掉空,填低了不甘心”的纠结感。
Band 1的家长想冲名校,Band 2的家长想逆袭,Band 3的家长也想为孩子拼个更好的未来。
每个选择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未来,谁敢随便来?
这篇攻略,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作战手册”,带你在这场升中大战中稳扎稳打,争取最好的结果!
升中派位介绍
一、升中自行分配学位
自行分配学位是中学派位的第一阶段,学生可以选择是否参加这个阶段。
在这个部分,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不超过两所中学,并且需要按照入读意愿进行排名,可以选择任何学校,不受校网限制。
在中一自行分配学位阶段,学校可以自行制定收生标准。
如果学校认为学生的成绩符合要求,就会邀请学生参加面试。
如果面试表现理想,学生就会被录取。
二、统一派位
统一派位是中学派位的第二阶段,除非已经被直资学校或者私立学校录取,否则必须参加统一的升中派位。
统一派位分为甲部和乙部,两部分都需要按照入读意愿进行排名:
甲部:不分校网,可以选择任意3所中学,会优先处理。
乙部:受校网限制,最多可以选择30所中学。
在统一派位部分,运气比较重要,因为统一派位其实是一次大抽奖:
根据成绩,学生被分为3个Banding,Band 1是最好的,其次是Band 2,然后是Band 3。
Band 1、Band 2、Band 3的学生分别进行派位。
在每个Banding内部,学生会被随机分配一个数字,最大数字是该Banding的总人数,最小数字是1。
Band 1的学生会首先获得派位,从1号学生开始,依次到2号、3号,以此类推。
当所有Band 1的学生派完后,会开始派Band 2的学生,然后是Band 3的学生。
派位原则是从Band 1的1号学生开始,尽量分配第一志愿的学校。
如果第一志愿学校的学位已满,就会分配到第二志愿的中学;
如果第二志愿学校的学位也满了,就会分配到第三志愿的中学,以此类推。
三、叩门
升中放榜后,如果学生对升中派位结果不满意,觉得自己可以入读更好的学校,就可以去心仪学校申请叩门。
大多数学校的叩门程序都包括面试,但也有少数学生不需要面试,学校也会录取。
升中派位策略
一、自行分配学位
一定要将自己最想读的学校放在第一、二志愿,即使它们不是你所属的校网!
因为在这一部分,学校是根据你的能力和面试表现来决定是否录取你,而不是靠统一派位的运气。
如果这些学校在这个阶段录取了你,你就不会经过统一派位阶段分配学校,所以不要把心仪的学校放在后面。
二、统一派位
虽然统一派位靠运气,但填志愿时也要考虑自己的成绩,尽量争取更好的中学。
Banding一般是从1A、1B、1C,一直到3A、3B、3C;
A、B、C的区别在于该Banding内的成绩最好、中等、普通。
1、Band 1学生
成绩不错,觉得自己可以应付Band 1A中学,可以大胆一些,第一志愿填Band 1A中学,第二志愿不建议再填Band 1A中学,要选择竞争较小的学校。
属于Band 1但觉得自己成绩普通的学生,可以直接填Band 1B中学。
觉得自己成绩一般,可能难以应对学业竞争,第一志愿可以直接填Band 1C中学。
但无论如何,只要觉得自己可以应付Band 1竞争的学生,记得要填完所有Band 1的学校,再开始填Band 2的学校,以免错过入读Band 1中学的机会。
2、Band 2学生
如果觉得自己成绩还不错,可以应付Band 1C中学,可以尝试第一志愿填Band 1C中学,因为这些中学可能还有剩余学位,但第二志愿不建议再填Band 1C中学冒险!
觉得自己成绩一般,可以直接填Band 2A中学;
成绩实在一般,第一志愿可以直接填Band 2B或Band 2C中学。
3、Band 3学生
可以考虑冒险第一志愿填Band 2C中学;
成绩不算好,不想冒险,可以直接填Band 3A中学;
成绩实在一般,第一志愿可以直接填Band 3B或Band 3C中学。
三、叩门
一收到升中派位结果后就可以立刻去叩门,所以当天可以准备好成绩单等资料,并想好有哪些学校可以尝试叩门。
1、申请在自行分配学位阶段申请过的学校,以表达诚意。
2、选择一些比原本期望稍低的中学,增加成功叩门的机会。
3、大胆尝试去直资或私立学校叩门,因为这些学校可能会有剩余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