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是国际教育的最大生源地,近期QS发布了对14000余名中国留学生的调查报告,深入分析中国留学家庭的择校因素、留学担忧、未来期望。
图源:QS报告
今天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带大家盘一盘这份万名中国留学生的真实反馈:
🪐中国学生最想去哪个国家/地区学习?
🪐 留学择校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 最担心留学期间遇到哪些问题?
🪐 最希望从留学经历中收获什么?
留学首选英国,亚太申请“升温”
从QS调研的最新数据来看,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地TOP3为英国、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英国最受欢迎,是近一半中国学生的心仪之选。
美国虽然排在中国学生青睐留学国的第四名,但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相比,中国学生的留美意向更低。
同样放眼全球国际学生对于留学目的地的选择,可以看出另一个趋势是:中国香港、澳洲、新加坡以及其他亚太地区对中国学生更有吸引力。
图源:QS报告
留学国家的选择与择校因素密不可分。普遍来讲,教学质量、世界综排、文化环境、学校声誉以及就业前景,是所有同学们择校考量的最主要因素。
英美两国无疑是满足多方标准的“全能型战士”。两国院校拥有世界领先的教研资源、知名度、雇主声誉和国际影响力,常年霸榜各类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不过近年来,受疫情和国际局势影响,中国虽然依旧是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生源国,但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已经连续三年下降。
图源: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
反观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的数据,截至2023年,赴英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连续5年上涨,不过涨幅势头是低于印度的。
22/23学年,印度首次取代了中国成为英国留学生第一来源国。
图源:HESA
尽管没有美国对华政策那样的“剑拔弩张”,但英国政策制定者也时常诟病英国就业市场被移民劳动力挤占,以及部分大学过于依赖国际生源收入。由此引发英政府收紧工签政策、大学提升专业申请要求、学费签证费上涨等,无疑也会对中国学生的申请意愿产生一定影响。
于是,比起只将目光投向英美,中国学生也开始寻找英美名校的“平替”,赴中国香港、澳洲、新加坡等地区的意愿逐渐上升。香港、新加坡以及其他亚太地区具备地理位置和文化认同的优势;而“文化与生活习惯”这一因素对中国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在QS调查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教学质量”和“学校综排”。
图源:QS报告
此外,港、新、澳等地的大学在综合实力方面也突飞猛进,世界排名连年飞升。学校排名和国内的就业门槛息息相关。在英美两国的宏观环境和对华政策具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许多中国学生逐渐倾向于回国工作。
然而海归的就业竞争也非常激烈,企业招聘、落户政策、福利补贴等,往往会依靠海外院校的排名情况对毕业生做出初步而直接的筛选。
据QS统计,中国学生比其他国际学生更看重院校所带来的就业前景。参与调研的中国学生,有65%将毕业生就业力看做选择院校和专业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全球国际生有52%会将这一指标纳入考量。
英美院校申请人数众多,如果同等条件下能拿到世界排名更高的香港或澳洲offer,将来也打算回国发展,那么英美大学是否依然对中国学生有压倒性的吸引力?虽然英国或美国依然令多数人心向往之,但越来越多的同学也开始“多手准备”:冲刺英美高校,也同步申请香港、澳洲、新加坡等地——多国联申,根据录取情况再做规划。
留学安全第一,学业焦虑严重
说完留学国家和院校的选择,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留学生对于学习生活的担忧。
留学期间的安全问题毫无疑问成为中国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因素,近2/3的受访者将其排在第一位,远超于世界平均水平;而生活成本和学业情况则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
图源:QS报告
并且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相比,中国学生会更担心自己的成绩和学业水平。
对学业感到焦虑是有原因的,许多大学近年都开始压分。以英国为例,经过多年的成绩上升后,英国大学开始控分,获一等学位的学生数量已经降至新冠爆发前的最低水平。
图源:泰晤士高等教育报 (THE)
从HESA的最新数据来看,65%的院校颁发的一等学位数量减少;22/23学年,获一等学位的学生比例较2021/22学年下降3%,而获二等以下学位的学生比例增加2%。
拿到一等/2:1学位是很多英国本科生的追求,因为硕士阶段想冲刺好的大学和专业,基本都要求成绩达到2:1学位以上。
但如今不乏一些本能拿到一等学位的学生被压分到2:1学位,2:1学位也可能被压到更低,想冲刺名校的心仪专业更难了。
常与父母沟通,尊重选择自由
留学经历会深刻影响孩子的发展以及整个家庭的未来,因此要做出谨慎的决定。
QS调查表明,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学生会更倾向于与父母共同商讨留学规划,包括国家、学校、课程的选择。
图源:QS报告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去一个好大学,想在人生的关键抉择中替孩子把关。基本来看,“教学质量”和“就业成果”是中国家庭在留学规划时最为关心的方面,大家都希望从留学经历中直接获得先进的知识和广泛的就业前景。
也时常会收到来自家长和同学们关于这些方面的提问,例如不同国家的教学方式有何不同、哪所大学的课程设置更能培养工作所需的能力等等。
然而,除了以上可以量化的、较为“结果导向”的因素,中国家庭对孩子留学经历的期待远不止这些。更深一层来看,其实家长普遍希望孩子们能从这段人生中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开阔的视野、灵活的思维,实现真正的成长。因此,许多家长往往参与选校和选专业的讨论过程,但最终的决定权依然交于孩子手上,尊重他们的喜好和未来道路。QS调研的结果也同样显示,中国学生的留学决定受家长影响不大,和其他国家的数据是基本持平的。
图源:QS报告
这一点从英国UCAS给出的数据也可以印证。尽管商科、理工科等学科领域因为符合社会人才的需求方向,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国学子申请;但观察近年来的申请变化,可以看到中国学生赴英学习艺术人文类学科的比例也有明显上升。
概括来说,无论是追求学校排名、未来就业、还是发展个人喜好,在如今高压紧绷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家庭本质上是希望通过留学,让孩子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最大程度上支持他们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