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SDLC秋季国榜Top1学生专访:每个内耗者体内都有一个不可战胜的盛夏 |

秋季国榜Top1,曲思齐:每个内耗者体内都有一个不可战胜的盛夏 | 学生专访

秋季国榜Top1,曲思齐:每个内耗者体内都有一个不可战胜的盛夏 | 学生专访

好像做了一场很长的梦。故事的开头,是一个夏天坐在一个四周绿叶随风摇曳阳光从窗外洒入的玻璃房里。闭上眼睛好像暴雨肆虐,好像电闪雷鸣,好像海啸的怒涛。睁开眼的时候,依旧是夏天,是绿叶,是微风,是阳光,是最熟悉的我们,仿佛一切都从未离去......

秋季国榜Top1,曲思齐:每个内耗者体内都有一个不可战胜的盛夏 | 学生专访

“我是一个很矛盾的人。”采访的一开始,曲思齐(Scarlett )就这样解释自己,“赛场上的我也许是自信的,会主动进攻;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也会照顾对方,就好像种种迹象都表明我就会是一个很outgoing 很热情的人。但其实真正了解我的朋友才真正发现,我一直是一个那个很慢热很内耗很敏感的人......我很喜欢用茨维塔耶娃笔下的《女中学生》里的一句话来形容我,以及我对辩论的感觉 :‘我是热血沸腾的叛逆,只承认激情和冷漠’。”

的确,这是一句很极端的话,但就是这样两三个完全相斥的矛盾却同时发生在她的身上。从一开始她的每一个抉择都是带着棱角,都是偏执的两极:明明英语不好,却要死磕英语辩论;明明什么都不懂,却选择了在fed赛季加入NHSDLC联赛……这些对于刚刚从体制内小学转轨的Scarlett来说,无异于是“天崩开局”。

“当时学长老师的发言我连10%都听不懂,语言不行,知识储备也跟不上,哪里都是漏洞。”但就是这种“哪里都难”的开局,却激起了她个性中那种“热血沸腾的叛逆”:“我也知道自己不是那种天赋型选手,但是别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凭什么我就不行?”

她偏要勉强。

不懂知识,她就一点点补;语言跟不上,她就把资料包里面的的文章一篇篇刷过去;自己的水平够不上参赛,她也不着急;从22年秋天一直蛰伏,到了23年春天,她终于觉得自己准备好了。

但是第一场比赛怎么会不紧张?她也不知道自己行不行,学长老师们看在眼里,默默把拉着她,讲解那些他们辛苦搜集整理的card:为什么要选这些卡,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和论点又是怎样相互支撑的。这些不求回报的帮助,至今她都记在心里:“我真的很感谢那时候学长老师的帮助,很多时候这些类似mentor的存在对我来说真的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们和你有着相似的经历,但是又比你经验丰富,大家很快就能互相理解,我从他们身上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

匆匆行过杭州赛,那些痕迹却再也无法抹去

杭州赛是Scarlet的NHSDLC首秀,她几乎清楚地记得这场比赛的每一个细节。第一场轮空之后,她们匹配到一对非常强劲的对手,之后是和同学,之后又遭遇了冠军队。初赛如同过山车一般的难度拷打着新手们的心脏,Scarlet的内心同样经历着大起大落:“就像是在一个小岛上,一会儿天晴,一会儿又是狂风暴雨。但是因为大家在一起,不管内心情绪多么激烈,都会想着要把接下来的比赛打好。”

第二天的比赛,她们冲到了4强,这对新人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最后一场四强比赛,很多朋友和前辈都来观赛,大家齐刷刷做了一排。

那场比赛她表现得格外耀眼,最后虽然没有赢,却非常非常满足。

“那场比赛真的让我感觉到幸福。就是你在乎的人在支持着你,然后不管你心里多么纠结,最后还是去拼命争取了,这个过程让我非常满足。而且杭州赛是我们一群人最后一次聚在一起,很多玩得很好的朋友那场比赛之后都各奔东西,但是在我比赛的那个当下,我们在一起。对我来说这非常珍贵。”

就在那一刻,似乎有那么一瞬间,她好像看见了自己的那些倔强和勉强背后,支撑她的究竟是什么。

第一次杭州赛结束后,打扫干净空无一人的赛场

却让人无比留恋

秋季国榜Top1,曲思齐:每个内耗者体内都有一个不可战胜的盛夏 | 学生专访

自从开始打辩论以来,Scarlet不止一次感受到,辩论给了她第二次成长的机会。

“与美辩的相遇真的就是‘转角遇到爱’:从二线公立小学到国际学校上初中也许真的只是想要练练英语才开始尝试辩论,但是真正接触之后,却发现辩论给了我‘重开人生’的机会,让我不断有动力往上爬。”

也正是因此,当她面对23年国赛的溃败时,仍有足够的韧性坚持下去。

那是她第一次面对如此规模的线下赛事,杭州赛的幸福时刻犹在眼前。“我真的时因为杭州赛就爱上线下赛了,想到暑假还有一次机会,心里真的非常憧憬。”为了能够和队友一起有更好的表现,她和队友没日没夜地刷论文,常常是每天睁眼就开始看paper,一直到睡着:“我感觉自己可能这辈子再没有哪次这么努力过,只要我醒着,脑子都是辩论,自己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语音能力和思考能力明显的提升了。”

然而饶是这样的努力,仍旧不足够:国赛初赛阶段便以3-1铩羽而归。

但是面对失败,Scarlet却没有想象中的灰心:“最重要的就是我已经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虽然对结果来说可能还不太够,但我相信这些努力都不会白费。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整个备赛和参赛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来自学长和教练的很多支持和帮助,这些都让我想要更加努力,想要在辩论上有更多的成绩。”

但命运还不想放过她。彷佛就是为了看看她到底有多坚韧,23年秋季开始她陷入了漫长的瓶颈期。由于牙齿的问题,她开始频繁地来往牙科门诊,每个“黑色星期六”都要经历一场小手术调整钢钉,每一次调整,也会连带着发声的肌肉出现各种她不可预测的变化,导致她的delivery质量也一起变得飘忽不定,原本就不是很足的信心更是被大家的质疑和嘲弄搅得稀碎:“那时候整个人都变得很敏感,本来别人就会因为发音的问题来挑剔你,如果说我的speaker point不够高,那场刚刚好又差一点没晋级被人家讲,虽然理智上知道这些东西不该被judge,我的心态还是会很崩。”

但一崩到底终究不是她的个性。“我还是不甘心,心情越压抑,我就越觉得不服输。那时候整个人状态非常纠结,就是一边纠结,一边努力。”

这场持续一整个秋天的牙齿矫正,仿佛也是对她心态的试炼。而她交出的成绩单,也终于不负自己在黑暗的中的漫长努力:赛季末尾,她连续两场比赛夺得Top Speaker Top1,这个不服输的女孩,终于经历了“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刻。

“那两场比赛真的非常畅快,我感觉到我的内心深处其实一直相信,只要努力了就会有结果,你付出的汗水不会骗你。”

而朋友无疑是在漫长蛰伏中支撑她的重要力量:“我觉得辩论对于来说就像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乌托邦,我所有聊得来的朋友都是打辩论认识的。除了辩论,我也会打生物竞赛、数学竞赛,但是在那些比赛里就交不到朋友。辩论不一样,我常常和朋友们在聊天的时候,聊着聊着就开始讨论和辩论有关的事情,很多时候聊topic会聊得停不下来。那种共鸣的感觉我在辩论之外的任何圈子都没有体验过。”

为什么辩论中遇到了那么多困难还能够让她甘之如饴?她笑着沉吟了一下:“可能成长本身就是要经历一些困难的,但是很少有什么事情可以在你体验到痛苦和不甘心的时候, 又同时给你很多的支持、希望和爱。我觉得我就算在最瓶颈的时候,也不会觉得孤立无援,虽然也会受到指责,但是同时也受到很多鼓励和支持,让我想要一次次再站起来努力下去。”

正是因此,在辩论中她不仅见证了成长的机遇,也一次次用自己的决心和信念把握住了这些机遇,冲破迷雾,突破了自我。

秋季国榜Top1,曲思齐:每个内耗者体内都有一个不可战胜的盛夏 | 学生专访

从23年之后的24年,时间不再静默流过,而是成了Scarlet不断跨越的见证。

首先是她选择从初中组“毕业”,开始挑战公开组的比赛。虽然难度有所增加,她却觉得来到了更加适合自己的比赛环境:首先是在公开组更加重视逻辑,这要求她对辩题的理解更加深入,对于evidence的掌握也要更加扎实;其次,因为重视逻辑,攻防双方都会仔细倾听对方的发言,她同样也是在这样的比赛环境中真正学会了倾听对手,并迅速做出反应。“我觉得每一位选手,只要你有信心、有条件,都应该鼓励自己尽快开始公开组的挑战,我觉得不管是对于辩论的技能还是辩题的理解都是非常好的锻炼。”

除了辩论技能日趋完善,她的心态和个性也同样也变得成熟。春季之后,社团招新,她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站在讲台前的那一个:“从前一直是学长老师们带着我,给我支持,那个春天之后我突然发现自己要成为照顾人的人了。”

从前,她对自己的认知一直是纠结、焦虑、犹豫不决,但是当她需要站在最前线,她忽然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是热情、强大、温暖的。

“那时候我发现,虽然我缓解不了自己的焦虑,但是我可以帮助别人不焦虑。虽然我面对自己的事情会纠结,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果断帮助别人。这种感受非常奇妙,我那一刻好像看到了,看到了我的焦虑和内核背后,其实是一种天赋。一种支撑我不断努力的内在动力。”

当她走过痛苦、走过不甘、走过一次次挫败和纠结,她终于可以看到,这些内耗的背后,其实藏着一颗不甘平凡的,热切跳动的心脏。

她同样学会了去倾听自己敏感的内在情绪:“我发现我的敏感、怀疑、不确定,其实都是一些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只要你懂得倾听自己。”

因为敏感,她成为了一个非常注重detail的选手。比赛中她最喜欢的环节是evidence check:“我非常喜欢那种牢固掌握evidence带来的安全感。因为很敏感,所以在比赛里面可以看到别人忽略的细节,听到evidence也会更快反应过来是不是靠谱。当你抓住对方的漏洞的时候,真的很有成就感。”

因为纠结,她成为了一个非常擅长逆转对方观点的选手。“因为我逐渐发现,让我纠结的点,往往就是一些很容易让人疑惑或者两边都有说法的点。当你把它们想通、搞懂之后,你在赛场上就可以很轻松地把对方的论证转化成有利于己方的观点。”

进入24年下半年之后,她在赛场上的表现也愈发纯熟。开赛前,朋友们之间“一起冲击国榜”的玩笑,不知不觉就变成了彼此之间默契的行动。她计算过,如果要冲击top3,首先需要有足够多的参赛次数,其次还要有稳定的比赛表现“毕竟只有赢了才会有分数。”秋季出了青岛赛之外,她打完了每一场比赛,朋友甚至开玩笑说应该给她颁个“最多出场次数奖”。在超高频率的参赛节奏中,她也逐渐从过去那种对于输赢的焦虑中解脱出来,一场两场的胜败变得不再重要。

就在这样高强度的比赛节奏中,她也两次创造出9场连胜拿下冠军的记录,其中一次还是在她最喜欢的杭州赛。“每次杭州赛真的都会让我感觉很幸福,幸福到完赛之后会有戒断反应。”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上海赛,“上海赛的过程最曲折,虽然最后没有拿到冠军,但是那是我第一次带新人一起参加这类线下比较大型的比赛,有一份传承的意义在。而且当中的每一分钟我都有付出自己100%的努力。”

她清楚地感觉到,赛季过半时自己正在变得越来越专注,越来越松弛,原来巴不得每分钟都集中100%的精力,后期也能够在赛场上一边啃饭团一边专心听对手的的speech。赛季结束时,看到自己在国榜Top1的位置,她知道那个曾经焦虑内耗的自己,也走进了属于她的盛夏。

秋季国榜Top1,曲思齐:每个内耗者体内都有一个不可战胜的盛夏 | 学生专访

一路走来,打辩论就好像做了一个长长的梦,她好像还是那个敏感纠结的自己,却已经学会了在不断前行中和那些“不完美”和解:

“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什么是勇敢。勇敢就是面对机会的时候你主动选择去争取,而不是眼睁睁看着它错过。不管这个结果它是对的,错的,成功的,失败的,重要的是不要留下遗憾。就像有时候我知道这就是个死局打、太难了,但是只要拼尽全力打了,我输了也没有那么遗憾了,反而就是学到更多东西,这些你学到的东西,终究有一天会带着你,冲破所有黑暗,看见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致谢

最后,谢谢那些对我意义特殊的你们: 是在我流泪时第一个抱紧我的Sophie Xu徐琰至,是总在重要关头及时出现的猫咪“大盗”Bobby Liu刘植,是和我shared birthday的Yuki Yang杨晏清, 是一起吵吵闹闹的Julia Pan潘博悦, 是4分钟可以狂说80多条cards的Joyce Yang杨子悦,以及谢谢所有帮助过我和我遇到的人!

另外,特别感谢我的天选搭档 Selina Du杜可馨, the partner destined for me, requiring no forced synergy; and the transcedent surprise I never saw coming. 特别感谢最懂我的soulmate, Ronin Wang王浩轩. Even though we’ve clashed eight times, I’m forever grateful you’re always there when I need you most!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贝赛思2025-2026新学年校历拆解!掌握4个关键节点 轻松进“90分俱乐部”

下一篇

在上海学小托福有多重要?附上海小托福培训班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