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国的大学正经历着一场财政上的“黑色风暴”。
教授们讨论的不再是论文发表数量,而是如何保住实验室的经费;学生们焦虑的不仅是GPA,还有每年逼近9万美元的学费账单。
这场风暴让美国高校的财政问题暴露无遗,同时也让学生和家长们开始重新思考:
在这个财政“黑天鹅”事件频发的时代,究竟哪些大学才有真正的抗风险能力,能为学生提供优质且稳定的教育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Forbes》联合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对全美868所私立非营利大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财务“体检”,并发布了《2025美国大学财务状况评级》。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通过具体的数据,来全面解读美国大学目前的财务状况。
Top100财务状况表现
福布斯的评级体系包含了9大参考指标,每个指标都有相应的权重,综合起来全面衡量大学的财务状况。具体指标如下:
- 全日制学生人均捐赠资产(17.5%)
- 主要储备金比率(15%)
- 生存能力比率(10%)
- 核心运营利润率(10%)
- 学费占核心收入的比例(15%)
- 资产回报率(10%)
- 新生入学率(7.5%)
- 获得助学金的新生比例(7.5%)
- 全日制学生人均教学支出(7.5%)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考量,我们来看看Top100大学的财务状况表现如何。
从评级结果来看,Top100大学的财务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
Top20内的大部分学校表现都很出色,获得了A+评级,像常春藤联盟以及斯坦福、麻省理工等顶尖名校都榜上有名,正面印证了“马太效应”——富者愈富。
然而,并非所有Top100大学都如此“财大气粗”,有19所高校拿到了“B级”评分。
像普林斯顿大学,虽然是顶尖学府,但因为捐赠基金过度集中营于风险投资,在2024年市场波动中蒸发了32亿美元,导致评级暴跌至B+;乔治城大学则由于深度依赖联邦资助,在DEI政策取消后直接跌入B级行列。
还有5所大学仅仅拿到“C级”,暴露出残酷现实:没有雄厚家底的小型名校,正在沦为"学术难民",比如如斯蒂文斯理工学院、德雷塞尔大学等。
风暴从何而来?
这份评级不仅揭示了各大学的财务健康状况,更反映了整个高等教育行业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发展趋势。
首先,特朗普政府的一些政策对大学的财务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冻结联邦支出以及限制对国家卫生研究院的资助,直接导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痛失8亿美元拨款,被迫裁员2000余人......
更狠的是,国会正在推动对捐赠基金超过5亿美元的大学征收1.5%的年税,对一些拥有庞大捐赠基金的大学构成了潜在威胁。
(图源JHU官网)
其次,大学潜在生源的减少也导致了收入的不稳定性。美国18-24岁人口自2020年起以年均1.2%的速度减少,预计2030年将比2020年减少12%,相当于十年少掉120万潜在本科生。
人口结构变化使得适龄入学人数逐渐减少,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的学费收入,还对依赖本土本科生的学校,构成致命打击。
同时,签证收紧和枪支暴力让国际生纷纷转投英国、澳洲。美国的国际学生人数的下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深受国内留学家庭欢迎的Top30名校——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热门校地财务状况甚至滑落至A-。
大学运营成本的攀升也是影响财务状况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随着物价上涨、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教职工对薪资待遇的要求也在提高。另一方面,教学设施的更新维护、科研设备的购置等同样需要大量资金。
美国大学“变形记”
面对联邦资金的“断供潮”,美国大学展现出惊人的求生欲,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缓解财务压力。
削减开支并调整课程结构
为了应对财务困境,多所大学通过裁员和冻结招聘降低人力成本。比如斯坦福大学冻结所有非必要行政人员招聘,宾州州立大学通过提前退休计划裁减教职员工。
为压缩成本,高校甚至掀起“砍专业潮”,全美高校已撤裁超200个人文社科专业,连哈佛都关闭了全球资本主义历史的课程。
(图源哈佛深红报)
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能够降低运营成本,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削减教师职位可能导致师生比失衡,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一些具有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的专业被砍掉,也可能对学科的多样性和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上涨学费来转移成本
学费历来是私立大学的“现金奶牛”。以哈佛大学为例,学费贡献了其年度预算的35%,南加州大学2024年学杂费收入甚至突破172万美元。
私立大学正在把成本转嫁给学生:2025年,斯坦福、耶鲁等校宣布学费涨幅3.9%-5.9%,杜克大学总就读成本直逼9.2万美元。
然而,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来说,高昂的学费可能使他们望而却步,从而限制了教育的公平性。
扩招并新增早申通道
适龄人口下降15%的预期迫使高校调整招生策略。耶鲁大学宣布本科扩招10%,国际生名额同步增加;芝加哥大学推出“ED0”早申通道,优先录取全额付费的夏校学生。
莱斯大学去年新增ED2,南加州大学今年将在部分专业新增ED,都是为了在早申中提前抢占生源。为了吸引早申学生,学校可能会降低录取标准,这对生源质量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图源耶鲁官网)
拓展在线教育和远程项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学习成为大学拓展收入的新途径。许多学校加大了对在线课程和学位项目的开发力度,通过收取在线学费来增加收入。
例如,一些大学推出了在线MBA项目、在线计算机科学学位等,受到了广大在职人士和国际学生的欢迎。
总之,面对财政风暴,美国高校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财务压力,但也各自存在挑战和风险。
对于大学来说,如何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实现财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障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而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在选择学校时,也需要综合考虑学校的财务状况、学术声誉、教学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