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过的SCI期刊被预警、on hold 或剔除会有什么影响?

这几年,SCI期刊出事的频率越来越高。大家肯定经常看到有SCI期刊被预警、on hold或剔除这样的说法。

更有甚至者,有不少人会直接受到这些情况的影响,比如在发完文章后发现期刊被“预警”;有的刚进录用环节,期刊就被标上“on hold”;还有人文章发完几个月,整本期刊就从SCI数据库被剔除的。

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肯定第一反应就是:我的文章是不是白发了?以后还能用吗?评职称、申项目、读博出站还认吗?

这些问题,得分情况来讲。

我们常讲的“on hold”“剔除”和“预警”,指的是什么

先说这几个关键词的意思。所谓“on hold”,是指Clarivate暂停某本期刊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的更新,意思是暂时不收了。

这时候你能在期刊网站上看到文章,但WOS那边检索不到,这就导致系统查不到你的文章。

这个动作往往是出于“引用异常”“同行评审不规范”之类的问题,但WOS不会给出详细解释,也不会通知作者。

On hold的期刊未来可能会恢复,也可能被彻底踢出去。

至于“剔除”,那就是实打实地把某本期刊从SCI体系里除名了。以后你发的文章,不再被SCI收录,连影响因子都没有。

更麻烦的是,一些单位只认“现在在SCI”的期刊,你哪怕是在它被踢出去前发表的,也可能算作“非SCI”。这对职称评审、基金申请、学位授予都有实际影响。

“预警”这个说法,我们通常指的是进入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发的《国际期刊预警名单》,本身和Clarivate没有直接关系。

预警是从国内评价体系出发,对一些“存在潜在风险”的期刊发出提示,比如审稿过快、文章结构异常、引文不合理、地域作者比例畸高等等。

预警期刊分三类:高关注、一般关注、需观察。“高关注”就意味着警告的程度最高,部分单位甚至规定:一旦期刊被预警,相关论文将不再作为科研成果使用。

不少医院、工科院校、研究所直接下文,把预警期刊拉入“不承认清单”。所以虽然预警期刊仍然在SCI体系内,也有影响因子,但在国内用处会大打折扣。

但根据2025年中科院预警期刊使用说明,目前对这个预警问题的强调正在被淡化。

发过问题期刊的文章,还能不能用

从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已经发表、并且在被处理之前就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文章,在技术上仍然是“有效的SCI文章”。

也就是说,它依然能在Web of Science中查到,有DOI、有收录号,有些还能显示影响因子年份。如果你所在单位评职称、申报项目、博士毕业只看“发表年份是否在收录期间”,那问题可能不大。

但现在越来越多单位、评审机构已经不只是看有没有被收录,还会看发表的期刊是否存在问题。如果这本期刊出现在中科院的预警名单里,或者正被科睿唯安on hold调查,甚至已经被剔除,有些单位就会直接把这类文章“打折处理”或者干脆不予承认。

这里面需要解释的是中科院期刊分区预警名单,尤其是所谓的“高风险”期刊。这份名单虽然不是官方的“黑名单”,但权威性很高,国内很多高校、科研院所都参照它来判断期刊是否靠谱。

你在一篇“高风险”期刊上发的SCI文章,哪怕当年还有影响因子,评奖时被当成“低水平”成果、项目申报时得不到加分,也是常有的事。

而on hold的期刊处于被调查阶段,虽然技术上没有被正式剔除,但不少人也会对其文章持保留态度,毕竟后续可能随时被移除,这种不确定性也让人焦虑。

已经被正式剔除的期刊影响更大。虽然在你发表的那个时点,它确实是SCI期刊,数据库也收录了,但问题在于它后面不再更新,影响因子消失,也意味着你这篇文章在后面的使用中越来越难“站得住脚”。

比如你要用它去申报一个基金,同行专家一查这个期刊已经被踢出SCI,再看到一堆同类型文章集中涌入,就很容易怀疑这是“水刊”或者“买版面”,你的文章分量自然也就打了折扣。

最实际的后果,就是这类文章在评职称、评奖、申报项目的时候容易“吃亏”。

一些单位会明确说明某些期刊上的文章不计入考核,还有一些学校内部流传“非正式黑名单”,评审专家自己有偏见也没办法辩解。

更极端的是,个别学校或院系连你申报表里都不允许填这类文章,直接要求剔除。

选择SCI期刊时怎么避免踩雷

出现上述的三种情况,确实挺让人头疼的。因此,在选刊时做好预防比较重要。

总体来讲,选择期刊时最好查清楚几个关键点:

第一,确认期刊是否仍在SCI数据库中,可通过WoS期刊官网查询;

第二,查看中科院期刊分区表,确认有没有进入预警名单,尤其是“高关注”类;

第三,参考LetPub、ResearchGate等平台的作者评论,很多“灌水刊”“快速刊”的风评在业内早已传开;

第四,看看期刊发文量是否突然暴涨、作者国家分布是否极度不均——这两项是判断是否高风险的直观指标。

需要提醒的是,影响因子高低不代表安全,很多高因子的“钓鱼刊”就是靠集中自引、人为操控做上去的。Clarivate一旦发现异常引用模式,动作会非常迅速。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招收研究助理/博士生(传播学/新闻学)

下一篇

2025年公社科开考!考了什么?及格难吗?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