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俄亥俄州高等教育法案涉华消极条款

2025年4月9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第1号留学预警,提醒中国留学生谨慎前往美国俄亥俄州。此消息一出就在留学圈迅速传播,引起大家的广泛注意。

解读俄亥俄州高等教育法案涉华消极条款:留学生与学术交流将受何影响?

此次预警,源于美国俄亥俄州在3月28日通过的一个法案, Senate Bill 1(SB1), 全名叫Enact Advance Ohio Higher Education Act,即《推进俄亥俄州教育法案》。

此外,还有一个加强版或者后续补充,Senate Bill 83(SB83),全名叫 Enact Ohio Higher Education Enhancement Act,即《俄亥俄州高等教育提升法案》,目前正等待众议院的审议,最后还需要州长签署。

那么这个“高等教育法案”具体是什么呢?

又怎么影响赴美留学呢?

我们今天带大家一起来解读一下:

条例政策解读

禁止接受来自中国的捐赠

条款规定,禁止来自中国的礼物和新合作伙伴关系:提案法律将禁止大学和学院接受来自中国的捐赠和礼物。该法案还将阻止与中国项目的新或续签合作,除非大学能够证明已经制定了特定的保障措施。

解读俄亥俄州高等教育法案涉华消极条款:留学生与学术交流将受何影响?

禁令不涉及学费支付

根据法案条款,俄亥俄州公立高校仅被禁止接受中国实体(或代表中国行事的实体)的捐赠、礼物及资助,而中国学生支付的学费属于个人教育消费行为,明确排除在禁令之外。这意味着:

1. 中国学生缴纳的学费不受任何限制,学校仍可正常收取并用于教学资源投入;

2. 学生通过合法渠道申请奖学金(如校内学术奖学金、私人基金会资助等)依然可行,只要资金来源不涉及被禁止的实体。

限制与中国机构的学术合作

条款内容:州立高校在与中国学术或研究机构建立新的或续签的学术合作关系时,必须:遵守联邦要求(如国际武器贸易管理条例、出口管理条例及经济制裁规定);每年为教职员工提供利益冲突和承诺冲突的培训。

制定统一的外国访问者流程和访问学者协议;通知州长;确保采取结构性保障措施,以保护知识产权、州立机构的安全及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俄亥俄州公立高校对中国学生的依赖性

1.学费是高校国际生收入的核心来源。以俄亥俄州立大学(OSU)为例,中国学生占国际生比例近30%,每年贡献数千万美元学费。法案若直接影响学费收入,校方必然强烈反对,但当前政策仅限制捐赠,校方仍可通过正常招生维持财务稳定。

2. 高校对国际生持开放态度:OSU近年持续扩大国际招生规模,2025年恢复标化考试要求后仍保持对中国学生的友好政策。学校官网明确表示“国际学生是社区核心成员”,可见其态度未因法案转向。

解读俄亥俄州高等教育法案涉华消极条款:留学生与学术交流将受何影响?

捐赠禁令的实际影响有限

1. 中国实体对俄亥俄州高校的捐赠体量较小:相比企业捐赠,美国高校主要依赖校友捐赠、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例如,OSU近年接受的捐赠多来自本土企业(如俄亥俄州商会)和联邦科研基金,中国实体并非主要捐赠方。

2. 合作项目仍可通过合规渠道推进:若中国企业与高校合作研发,可通过第三方机构(如香港科技园、波士顿投资俱乐部等)建立资金通道,规避禁令限制。

聚焦个人规划,无需过度担忧

虽然,此次法案主要会影响到俄亥俄州的公立大学,包括俄亥俄州立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迈阿密大学、肯特州立大学、托莱多大学、阿克伦大学等,而俄亥俄私立大学将不受影响,比如凯斯西储大学、俄亥俄韦斯利大学、德雷克塞尔大学等。

但是,法案主要涉及学校层面的经费来源,普通留学生个人的学费支付、在校学习、校友捐赠等个人行为均不受限制,政策与留学生日常学业无关。对于大部分个人申请、自费去美国留学的个体来说,并没有任何影响,所以留学生个体不必恐慌。

法案不改变中国学生赴俄亥俄州留学的核心路径,学生应继续提升标化成绩(语言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并利用该校高性价比教育资源和就业网络(如带薪实习、500强企业合作)。

最后,这次的预警是一个提醒,不是禁止;还望家长同学们理性看待,稳妥规划,才是应对留学环境变化的最佳策略,不要盲目恐慌。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帝国理工化学和港大Science理学极限双录取案例分享

下一篇

2025DSE化学考了哪些内容?又是近年来最难?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