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在特朗普关税的“极限施压”手段下,全球的经济金融市场可谓“腥风血雨”,就连留学市场也人心惶惶。这不前两天教育部发文,提醒美国留学的风险。
很多一直在关注留学的家长也不禁要问,美国这到底是怎么了?之后孩子还能去美国留学吗?对于很多在中国内地工作和居住的家长来说,对美国的了解除了在各个短视频媒体中的片段之外,更多的是各种经济金融上的数字。
2020年之后,美国的经济经历了相当大的波折,但是随着更多刺激计划的出台,美国的经济数据看起来似乎“蒸蒸日上”,这也让很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美国人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选特朗普这么一个看似喜怒无常,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总统。
美国政府祭出了空前规模的财政刺激,其预算支出占2020年GDP的25.5% (Figure 1, P6),远超G20平均水平(9.8%),并推动GDP在2021年实现了6.1%的高速增长,随后几年也保持了2.5% (2022) 和2.9% (2023) 的正增长。但深入探究会发现,民众的实际感受与官方数字之间存在着令人不安的鸿沟。
这份看似亮眼的成绩单并未转化为民众的普遍乐观。恰恰相反,美国民众对经济的负面看法异常突出,甚至比经济表现更差的欧洲国家更为悲观,例如,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经济刺激了几年后,依然有35%的美国人认为经济“糟糕”,比疫情期间的比例还高,且有46%美国人预期未来一年经济会更差。
这种悲观情绪并非空穴来风。尽管整体通胀率有所回落,“痛苦指数”(通胀率+失业率)降至7左右,与 2016-2018 年民众感受更好的时期相当,但民众对价格水平的记忆和特定领域的压力依然沉重。
尤其是住房成本,平均房价在 2020-2022年间飙升近$100,000远超历史趋势,截至2024年中,住房通胀仍高达 5%,而非住房通胀已降至美联储2%的目标 。
相当一部分白人中产对经济相当不满,感到失望甚至绝望,而年轻人购房的平均年龄更是逐年上升,不断上涨的房租也进一步让很多人对经济状况失望,这才导致2024年底特朗普的上台。
可以想见,如果经济状况没有持续性的改善,那么美国整体可能还是会处于动荡之中,并连带着世界的经济一起陷入动荡。因此想要去美国留学的学生可能进一步面临新的挑战。
签证可能会更难签下来,OPT也会被限制,想要入学毕业之后在美国留下来找工作可能会更加的困难。尤其很多学校现在又开始核查曾经参加过例如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的学生的签证,这都是针对想去美国留学的留学生尤其是中国留学生的直接打击,更不用说特朗普的经济脱钩政策可能会提高美国内部的物价,而对教育部门资金的裁撤则会降低留学生可能能够获得的经费支持,间接增加了留学的成本。因此英国作为和美国文化与经济方面最相似的替代国,或许是一些对留美有顾虑的家庭不错的替代品。
首先整体来看英国的学术实力并不差劲,英国下议院的报告显示,在全球论文发表数据上,美国第一,中国第二,而英国第三。考虑到英国较小的研究体量,这个数据就更是惊人。而且英国的paper很多都是和世界各地的学者合作发出来的,学术人脉上的积累并不差。
英国的高等教育目前有290万学生,其中国际生73.2万,占比26%。
主要生源国(新生 Entrants, 2023/24):
印度: 107,480人 (第一大来源国,但比前一年峰值下降 15%)
中国: 98,400人 (第二大来源国,比前一年略有下降)
尼日利亚: 34,525人 (经历了前几年的爆炸式增长后,下降 36%)
巴基斯坦: 32,585人
美国: 12,800人
中国学自 2011/12 年度以来增长了 84%,尽管在 2020/21 和 2023/24 年度略有下降。
其中英国顶级的名校也有许多留学生,包括在中国学生中很出名的UCL,曼大等等。
那么英国政府对于中国留学生是什么态度呢?相比于美国,还是相当欢迎的,毕竟留学经济与教育出口给英国带来了相当大的利益。
具体来看,国际学生群体对英国经济的贡献是实实在在且规模巨大的。相关研究估算显示,仅在2021年,国际学生就为英国创造了近220亿英镑的教育出口额,这笔收入远不止学费,还包括了他们在英国期间的住宿、生活消费等,是英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分析预测,2021/22学年入学的国际学生,在他们整个学习周期内,预计能为英国带来高达374亿英镑的净经济效益。这笔可观的收益不仅是宏观数字,也实实在在地惠及了英国各地,平均每个议会选区能从中获益约5800万英镑(落实到每个人头上一个人560英镑)。
对于英国大学而言,国际学生的学费更是维持其高质量教学和研究的关键支柱。目前,非欧盟国际学生的学费收入已占到大学总收入的近四分之一(约118亿英镑),这笔资金常被用于弥补本土学生教学(存在约10亿英镑的资金缺口)和前沿研究活动(资金缺口高达50亿英镑)的成本。
可以说,国际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英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转和学术竞争力。那么,留学英国的经济成本具体是多少呢?我们可以从学费和生活费两方面来看。学费方面,国际本科生的年费通常在2万至4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8万-36万)之间,具体因学校、地点和专业选择有较大差异,顶尖名校的热门专业可能更高。研究生学费范围类似。
至于生活费,一个很实用的参考方式是看英国签证申请时的资金证明要求。这个要求可以被视为官方认可的、学生在当地维持基本生活的最低开销标准。例如,按照现行(请注意数字可能随时调整)规定,在伦敦地区学习的学生每月需证明约1334英镑,非伦敦地区则约为1023英镑。
以此反推,官方认可的年度最低生活费标准大约是:伦敦地区近1.6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4.5万),非伦敦地区约1.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1万)。
将这个官方最低标准作为我们估算费用的一个起点是合理的。但需要提醒的是,这确实仅代表了“生存线”级别的开销。对于大多数希望有正常社交、偶尔旅行或购物的学生来说,实际花费通常会显著超出这个最低基准,才能获得相对舒适的学习生活体验。
因此,综合考虑学费和更贴近实际(而非最低标准)的生活费,一个比较稳妥的年度预算建议是在4万至6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6万至54万+)或以上。
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家庭投资,需要仔细权衡和规划。综上所述,面对美国留学可能增加的变数与挑战,将目光投向英国,无疑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选择。英国拥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相对稳定的国际生环境,但这份优质体验也意味着一笔不小的经济投入。希望今天的分析能帮助您更清晰地衡量利弊,做出最适合家庭的长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