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不如博士?你敢信吗!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博士的扩招,越来越多的“老一辈人”感慨,如今的博士相比于TA们年轻时的中专生来说,都要烂大街了!加之现在博士就业压力大,薪资和待遇并不尽如人意,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一种观念:现在的博士还不如之前的本科生,甚至中专生。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图源:知乎
PART1学历的含金量,一直争论不休……
关于该问题,小科随机采访到身边不同年龄段的老师、同学,大家对此的看法完全不一致。总的来说,大家看法与自身经历、学历以及现在的工作有着极大的关系。
在大学当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普遍更加认可博士生。TA们认为,无论是哪个年代,想要获得学历金字塔尖上的博士学位,都并非易事。一些老教授表示,自己年轻的时候做科研真的是实打实到野外获取一线数据,有时甚至为了能够获得连续观测数据,吃喝拉撒全在观测塔上。
虽然现在科技已经发达了,做科研的门槛并没有以往那么高了,但大家对于创新点的要求也在逐步增高。“可能之前是推动学科发展0.1步,就能够有很好的成果和汇报,而现在可能需要10步,才能有比较好的成果。”一位985的退休教授表示。
但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中专与博士并不能相提并论。大家普遍认为,中专所接受的教育毕竟有限,而博士就是博士,所关注的事物本身其实是不一样的。
图源:知乎
而将该问题放到社会当中,大家对此意见有所不同。有一部分采访者认为,博士现在毕业以后也没有很好的工作,而当年的中专生都是包分配,现在也成为了单位上的领导,过得非常舒服。
图源:小红书
对此表示反对的采访者认为,很多时候可能只是部分人群吃到了时代红利的原因,并不能完全归结于今天的博士不如30年前的中专生。毕竟在风口之上,“猪都可以起飞”。
图源:知乎
PART2为何会有人认为中专生含金量高于博士生?
01时代造就现实
从结果导向来看,当年的中专生毕业后能够直接分配工作,并且的确也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进入到中专学习。很多长辈也表达过,当年只有初中成绩最好的一批人才能上中专,高中都是考不上中专的“被迫选择”。
所以,在那一辈人的心目当中,中专的含金量的确非常高。加之现在社会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很多其实正是这一批人,就给了大家一种上中专也能发展的很好的观念。
而反观现在的博士生和青年教师,由于博士不断在扩招,导致学历贬值,对应的则是博士生们越来越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读书读到三十多,积蓄没有,对象没有,剩下的只是对科研无尽的焦虑。
图源:小红书
所以对于那一代经历过中专红利期的人来说,如今博士的现状自然会让TA们认为博士不如当年的中专生值钱。
02博士不断扩招,导致学历祛魅
之前大家对于博士的认识是高大上、深不可测,是社会的顶尖人才。然而,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于博士的大力扩招,更多家庭培养出了博士生,让父母一代人对博士学历祛魅。
同门的父母来参加其博士毕业典礼时就感慨道:真没想到你能博士毕业。可能在父母一代人的眼中,博士做的都是高精尖科研,智商都是超群的,问就是人在实验室整日做实验。
但事实上,博士也并非如此,大家最终都是正常人,要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这种祛魅也是导致现如今一部分人认为博士含金量不如当年中专生的重要原因。
03刻舟求剑,没有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许多认为之前中专生含金量更高的采访者,普遍都是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待该问题。但事实上,这是一种刻舟求剑的心态。当年的中专生也是通过在职场当中摸爬滚打多年,才获得了今日的位置。
而将刚毕业的博士与之直接对比,可能对于普通博士来说,初入职场的确很难超过在职场有着30多年积累的老一辈工作者。不仅如此,当年国家可以包分配,而现如今工作、工资全靠自己。因此,所处的时代不同,并不能与30年前的情况一起探讨。
PART3如何理性看待不同年代的学历含金量?
不同年代的人对于社会的要求以及被社会赋予的使命完全不同。可能对于老一辈人来说,脱离农村、吃上国家粮那就是最大的追求,所以如果中专学历就能达到这一目标,那的确没有必要继续接受更高的教育。
正是因为如此,当年的中专生含金量在老一辈人眼中才能够如此之高。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于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大家只能内卷学历。事实就是,现在的硕士在很多大城市都已经饱和,原本需要本科生的工作都有博士去应聘。
所以,无论今天的博士还是之前的中专生,其实都算是一个年代当中的佼佼者,是竞争过程当中的胜利者。
其次,小科认为,中专和博士教育,在本质上就有极大的区别。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更加需要技术型人才,而现如今的发展更加需要知识型人才,这种转变也导致大家追捧的风向从中专转向了研究生。二者没有贵贱之分,只是培养的赛道上有所不同。
最后,无论学历高低,上学、读书、接受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上学的过程本身就是竞争的过程,每到一个台阶,都要付出很多的辛劳,战胜很多同龄人。
因此,小科认为,接受教育更多的是为了自己,只要通过教育,能够让自己过上满意和幸福的生活,那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内心的满足并不需要通过与别人相比而获得。
写在最后
学历争论不知何时休,但无论你的最终学历是高是低,都要明白接受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找到真正的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给自己更多的选择。学历不分高低贵贱,唯有内心真正充实、快乐才是接受教育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