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开始,中美贸易战呈现新一轮高强度博弈态势。关税一路飙升,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小的冲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A-level国际生也可能莫名“躺枪”。
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关税政策的调整、汇率的波动,使得美国留学生活成本不断攀升。部分原本目标美本的学生可能放弃美国,转而选择申英或留在香港,导致加剧申请竞争,提高A-level国际生的申请难度。
另一方面,还有这几天的关税大战,已经是全球关注焦点。普通人都在看热闹,但如果你是今年A-level经济考生,这个热点事件,很有可能成为今年考季的热门考题。
在这种大环境下,学生们的留学之路究竟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又该如何巧妙应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
中美贸易战情况回顾
2025年4月,中美贸易战升级,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最初的20%最终升至145%,中间经历多次加码,4月1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豁免消费电子等品类,将其关税降回20%基础关税,低价值包裹加税计划也暂停;
中国则从4月4日开始反制,对美国商品关税从34%逐步提至125%,暂无豁免,并且称“奉陪到底”。
美国股市因关税调整出现波动,消费者面临商品涨价,农业遭受重创;中国股市较稳,沿海工厂有压力但对东盟出口增加,芯片国产化率提升且稀土出口管制加码。全球芯片价格上涨,供应链重整,欧盟持观望态度。
双方虽有谈判信号但无实质进展,未来短期电子豁免能缓解部分压力,长期美国进口预计减少,中国出口转向东盟、非洲,IMF预测全球GDP增幅下降 0.5%。
关税战对留学的影响:生活成本 + 申请竞争
贸易战给将会给美国留学生带来诸多影响,迫使部分家庭转向英国。
费用 “水涨船高”
贸易战如同一场涨价风暴,席卷美国物价。进口商品价格飙升,2025年4月CPI预计攀升3.5%。纽约租房成本与超市物价一路走高,留学生年生活费或从1.5 - 2万美元涨至1.7-2.2万美元。大学学费每年也有3% - 5% 的涨幅,经济压力倍增。虽说4月12日电子产品豁免关税,价格暂时稳住了 “脚步”,可人民币贬值,学费换算成人民币,就像背了更重的 “行囊”,愈发昂贵。
奖助学金 “缩水”
美国高校因经济动荡,对国际生奖学金 “动刀”(2024年数据)。这使得中国学生申请奖学金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难度大增。
就业移民 “限制” 增多
中美企业脱钩,美国科技公司对H - 1B名额 “挑三拣四”,中国学生抽签率从20%降至15%,留美工作难度剧增,OPT后回国比例或从30%升至40% 。2025年留学生回国就业率或超65%。
多国申请 “升温”
美国签证难、费用高,如同两座大山。部分学生转而申请加拿大、英国、香港等地的学校。2024年赴加/英留学生增长15%,2025年预计20% 。比如加拿大公立大学学费亲民,英国本科省钱且签证宽松。
教育部发布第1号留学预警!
4月9日,教育部一则《2025年第1号留学预警》引发热议:“提醒留学生近期谨慎选择美国俄亥俄州,做好安全风险评估!”
3月俄亥俄州众议院通过《参议院1号法案》,6月底法案将正式生效,核心条款13项限制性条例中,两条直指中国。
限制中国资金流入,限制中俄亥俄学术合作。
高危人群包括敏感理工科硕博生: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方向,且目标校在俄亥俄州;中外合办项目学生:外方合作校为俄亥俄州高校(如部分“2+2”项目)。
普通留学生无需恐慌。
特朗普政府大量撤销学签
当地时间4月11日消息,特朗普政府取消88所高校至少529名学生、教职员工和研究人员签证,手动终止其SEVIS记录,且多数人未被告知。同日,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校的四名中国学生起诉美政府,称其凭模糊国家安全理由及已撤销罚单等随意终止身份,涉嫌非法歧视,违反美国法律原则。律师计划14日申请临时禁止令。
近期美国大规模取消国际留学生SEVIS登记,被取消签证者多来自中国大陆。
此前,美国会众议院 “中国特设委” 主席要求高校提供中国留学生详细信息。对此,中方敦促美方保障中国留学生合法权益。
F-1 签证申请愈发谨慎,拒签率可能从2024年的10%升至15%。STEM专业学生签证背景调查变得像 “放大镜”,审批时间从1个月延长到2个月。想降低风险,可选择教育、设计等非敏感专业,提前3 - 6个月申请签证。
A-level经济/商业课程可能新增考点
在经济大纲中,“国际贸易”“关税壁垒”等章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中美关税战的持续,这些章节与现实的联系愈发紧密。我们大胆预测,在2025-2026年的考试中,大题很有可能涉及“中美贸易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涉及多个Alevel 经济考点:加征关税影响商品供求与价格,使供求曲线左移、价格升数量减;违背自由贸易的传统理论,促使企业重视新兴理论中的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关税影响征收国和被征收国的经济,还会减少全球贸易量;阻碍两国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引发两国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应对,但政策效果存疑;是市场失灵表现,政府过度干预易造成资源错配,影响市场效率。
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备考过程中,对这些知识点给予足够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考点,在复习时,应重点关注比较优势、保护主义政策、WTO 角色等内容。这些知识点不仅是经济学科的核心,也是理解当前国际贸易形势的关键。
美国留学成本上涨,部分家庭转向英国
关税的实施,使得美国的物价,无论是学费、住宿费还是日常生活开销,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与此同时,汇率的频繁波动,更是让不少家庭的经济压力很大。
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的3年里,美国大学学费的涨幅相当可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G5虽然逐年上涨但仍旧远低于美本,让许多原本计划送孩子去美国留学的家庭开始重新审视留学目的地。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国留学成本的飙升,越来越多的美本申请者可能会选择“英美双申”。这无疑将使得英国顶尖大学,如牛剑、LSE、IC 等的竞争愈发激烈。原本就竞争激烈的申请环境,如今更是 “雪上加霜”。
英国留学是否会更 “卷”?
申请英国G5的中国学生逐年上涨,这一趋势背后,反映出英国留学G5热度在逆势上涨。
面对可能更加 “内卷” 的英国留学申请环境,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学生们应尽早进行背景提升规划,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等活动。同时,努力提高A-Level成绩,尤其是经济、数学等重要科目的成绩,这将在申请中占据极大的优势。
学生应对策略:学术 + 背提双管齐下
A-level学生:学术精进与背景提升
A-level学生冲刺大考时,需将经济、数学等核心科目目标设为A*,既要夯实基础,更要能灵活运用知识。日常学习注重关联课本知识与政策动态,像在经济论文中融入中美关税贸易、英国脱欧贸易政策、财政税收变动等案例,展现知识运用能力。
参与高含金量竞赛对申请英本很关键。如英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UKChO)、英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BPhO)、英国数学竞赛(UKMT),能提升学科能力,为申请加分。
科研方面,可通过EPQ调研分析,展现学术兴趣与钻研能力,全方位强化背景,助力英本申请 。
目标美本学生:申请策略转变
对于原本计划申请美本的学生来说,考虑“英美双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关税上涨或致美国签证政策调整,敏感专业签证审查趋严,拒签或延迟发放风险增加。英国签证政策稳定,申签周期短、通过率高,英美联申可规避美国政策变动对申请计划的影响。
美国和英国都有众多世界顶尖大学,如美国的哈佛、斯坦福,英国的牛津、剑桥等。英美联申拓宽申请范围,大幅提升被名校录取的概率。
生能依据录取结果、奖学金及签证等综合情况,灵活决定赴美或赴英留学,掌握更多自主选择权,避免受限于单一国家的录取结果。
在选校时,要做到合理规划,比如将LSE经济专业与美国 Top30 高校的相关专业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