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申请季,总有不少家长焦虑:到底我该在孩子申请大学的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该主动规划?还是完全放手?
我们整理了多位美国顶尖中学升学顾问的建议,希望这些来自一线的真实声音,能为你在陪伴孩子升学的路上带来一些启发与安慰。
和孩子提前约定一个谈论大学的时间段,专门划出一个时间段来讨论大学申请事宜,在这个时间段之外则尽量不要谈论大学申请的事情。这样你们就能在其余时间里单纯享受家庭生活,而不是让‘大学话题’笼罩在每一项活动上。
不要插手太多,好好享受这段旅程!我的三个儿子都用各自的方式完成了升学过程。我和妻子始终尊重他们的节奏和优先级。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是他们自己提出了好问题,并亲力亲为完成了整个探索。我也非常珍惜和他们一起出行的点滴时光,比如在纽约的温柔日落中,开车驶过风景优美的乔治·华盛顿大桥。
帮助孩子找到一所既能激发他们成长,又能给予肯定的学校。总是在追赶优异成绩,这样的优绩主义可能会剥夺他们在高中这一关键阶段发展其他面的机会。找到一个能实现平衡的地方非常重要。因为努力和投入而被老师肯定,不仅会带来快乐,也能激发动力!
多去看看目标院校和‘有希望录取’的学校,不要只盯着‘梦校’。在拿到录取通知前,别急着买校服!孩子已经准备好承担自己人生的主导角色了,让他们自己在招生办签到、提问、联系教练、了解学校、动笔写文书。你们一起参观学校的时间很快就会变少,别浪费这个了解他们、和他们同行的机会。也别忘了告诉孩子:他们有多让你骄傲!
大学申请过程会促使12年级学生思考很多深刻的问题,回顾自己的人生体验。这些问题带来的顿悟常常会让我们这些父母感到意外。我们的孩子正在成为青年,他们正在经历和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成为可能不是我们原本熟悉的那个人。作为父母,这个过程可能令人惊喜、兴奋、强烈,也可能稍显心酸。我学会了用全新的视角去重新认识我的孩子。大学申请只是这一年成长中的一个小环节,请给孩子,也给自己一些空间,共同经历这段旅程。
请记得你年轻时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感受,也记得你作为父母,最终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成年人。鼓励孩子先开口提问题,但不是引导式的问题,而是出于真心好奇的提问。想办法激发他们的个性、真实和力量。这样当孩子站在招生说明会或在校园参观,有机会发问时,你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后退一步,或者说,你的孩子终于能够自然地迈出那一步,走向独立。
我和每个孩子一起校园探访时,都会安排一项轻松好玩的活动,缓解紧张情绪,也让旅程更有乐趣。我们也会在前期着重寻找那些既有录取可能、又真正喜欢的学校,帮他们建立升学信心,也缓解整个过程的压力。
我学到的一点是,虽然升学探索可以分阶段、制定计划并按季推进,但每个孩子的节奏都不一样,‘一刀切’的期待往往适得其反。沟通当然重要,但它的形式因人而异。有时你需要支持孩子,有时引导,有时甚至需要短暂接管。保持耐心与幽默感,厘清哪些是自己能掌控的,哪些不是,这很关键。
我和两个儿子的升学经历,让我看到他们梦想未来的模样。这让我体会到真正的为人父母的喜悦。我希望他们感受到支持,也清楚地知道最终的决定权(在家庭预算范围内)在他们手中。这种信任反而让他们更主动、更有动力地参与申请过程。你也可以把这段经历当作一次机会,去重新认识那个即将长大的孩子,你们即将进入一种全新的关系。
深呼吸!作为前招生官和现任升学顾问,我见识过各种申请情形。可以告诉你,大多数学生最终都会去到适合他们的学校。不管他们去哪所大学,他们终究都会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大学申请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阶段,更重要的是,他们正在成为一个独立而真实的自己。我们都希望孩子走得稳、走得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在他们启程时,我们愿意放慢脚步,陪他们一起看看风景,听他们讲讲心里话。
大学只是人生中的一个站点,成长却是我们与孩子之间永不停止的旅程。愿我们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更理解彼此,也更靠近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