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作为一个渣娃娘,不怎么懂神仙打架的活,但菜鸡互啄这个领域我懂啊!自从娃成为高一生,我的知识领域必须拓宽到高考阶段了。不懂没关系,但老娘有一颗好学的心,以及最广泛的人脉。于是上周,我请教了亲师弟,沪上知名教育专家(这四个字其实多少有点羞耻,哈哈哈)周老师,直播了一场聊一聊高中选科的逻辑和高考志愿,知道中妇们都忙得飞起来,以及对于直播无法从始至终,所以我总结了些干货,方便你们阅读。
01、魔都选科 大三门保下限 小三门卷上限
上海高考录取分春考和秋考。春考只考大三门(语数英)再加上学校的校测,有的校测是笔试,有的是面试,有的是笔试+面试,准备起来需要有针对性。
目前,上海的春考也是越来越卷了,比如今年春考上海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投档线是368分,且语文加数学成绩不低于243分。368分啥概念啦?就是三科均分要在123分,要知道语文能上110就很好啦……以及,注意哦,投档线不是录取线,投档是按照1:1.5收的……这个,我们可以另开一篇说。
秋考也就是我们最为熟知的考试,上海按照3+3选科,前面的3是必选项,大三门语数外,每一门满分150分;后面的3是选修项,可以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这六门学科中随机选择三门,每一门满分70分。这样排列算一下,一共是20种选择方案,但,并不是每个学校都会开满这20种选择方案。
上海小三门是赋分制,就是按照你考分的高低拉了排名,按照人数的比例分成11个等第,从最高分70分到最低分40分,每个等级之间相差3分。也就是说,只要去考,你就有40分的基础分。A+就是70分,约占5%,A67分;B+等级的考生占总人数的约10%,赋分为64分,以此类推……
所以,小三门的差距就是学霸之间的竞争,学渣之间就拼大三门好了。想通了这点是不是就不用那么纠结选科了?我真的是懂安慰人的!
02、选科的逻辑是什么
学霸最爱的选科就是物化生,学起来轻松,科目逻辑性比较强。而物化政可以覆盖最广泛的专业,物化可以选择大部分的理科专业和不限专业,政治可以选择公安类专业。选科需要从四个考量维度综合考虑,分别是:未来就业、学生成绩、学生兴趣以及学校优势。
未来就业也是选科最本来的目的,教育部门希望通过学科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目前来看,从就业角度来说,物化是可选专业最广的选择,也最容易就业。
比如,现在就业最好的,基本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答案——人工智能。能考上985,填人工智能就没错。有人担心这个行业会“过火”。别担心,高分都在人工智能,就算行业饱和,这种高分学生依然有着自己的出路。
可,是我不想考985的人工智能专业吗?显然不是。
第二个维度就是学生成绩,选择学生最容易出成绩的科目。
在考虑专业和就业的前提下,小三门其实就是一个田忌赛马的游戏,你要拿你的优势去对付其他人的劣势,拿到最高分的选择。
高考就是一场淘汰赛,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成绩出发,孩子的成绩能不能考生目标学校的目标专业。
比如选了物化的学生最纠结的就是要选生物还是地理,建议就是选择娃的优势。如果娃两门科目差不多,那么就是可以看选科数据,一般来说,选生物的顶尖的娃多一点,选择地理的娃,基本上呈正态分布,基本上和参考的人数、水平保持一致,所以对于追求A和A+的娃,理论上看应该是地理更容易。但,从概率上来说,生物的成绩要比地理成绩“手稳”,有不少娃在地理考试时遇到“滑档”。所以,家长,你自己纠结去吧!
第三个维度是学生兴趣,选择学生愿意学的科目。
千金难买娃乐意啊,比如我家渣娃就是按头不肯学化学,我能怎么办?凉拌啊!
当然了,兴趣也要注意分辨真正的兴趣。比如,对化学感兴趣和对化学课感兴趣,是两码事。有的娃刷化学题比较拿手,也有兴趣解题,但是对化学实验方面没有主动探索的兴趣。那么,可以为了考试在选科的时候选化学,但是大学专业,谨慎选择纯化学专业。
第四个维度结合学校的强项科目选择,这个不消多说,娃其实比我们更清楚。这也就是为啥区重点普高都鼓励娃选文科。
03、物化不双选,会怎样?
从目前的趋势看,物化不双选约等于不限专业,约等于文科生,但从单物和单化来看,单物比单化好那么一丢丢(大哥不要说二哥了,好吧!)
单物一般可选“×××+管理”这种专业。很多经济管理类专业希望学生拥有理科思维。另外,单物在某种时候也可以曲线救国。比如想学计算机,而目标学校分数太高,那么可以单物然后选择电子商务,到大学之后自学,也可以转为码农。
当然了,还是建议学生物化双选,实在不能双选的,也只能认命了,怎么过不是过啊!毕竟考进大学只是人生无数关卡中的一道坎,之后还有大学毕业,就业,职场等等,就好像,一个你都不爱的伴侣你怎么可能跟他携手余生呢?!
娃大了,比起逼孩子来,我们还是多爱爱孩子吧!
04、文科生的选择真就越来越低吗
家长应该很早都有这种感觉,文科越来越不行了。然后去年哈佛取消不少文科专业,由此引发热议,掀起“全球文科倒闭潮”。
这确实是一种趋势。比如去年浙江、山东就出现了文科滑铁卢。好在去年上海文科守住了。但,能守多久不知道……
当然了,还有一点,我们要注意国内的专业设置和国外不一样,有很多国外算在理工科的类目,国内都丢在文科。而且,在选科前,可以看一下上海高考的三条重要分数线——
560分:上海财大
530分:上外贸、上师大、上政480分:立信会计
看娃在哪条线附近,然后好好努力。至于文科专业怎么选,侧重于选择汉语言、法学等考公方便的学科,就好像张老师说过的那般。
学文科是不是只有头部学校才可以选?其实不一定,也有一些专业学校的强势专业很不错,比如上外贸。
05、一些Q&A
Q、市重底部学校擅长文科,选物化历,有什么弊端吗?
小三门得分会比较低,容易滑档。
Q、要么让爹妈都是去报名等级考?
增加垫底的分母,让娃在弱势学科脱颖而出?脑洞大开的想法,但,分母不会大的,没啥用。
Q、比如一个孩子,物化之外的成绩,政治>生物>地理,但是学校说选物化生才能在好班。选生物还是选政治?
建议好班优先。
Q、如果想当物理老师,应该报什么专业?
物化,然后尽量读物理学或应用物理,次选机械类。按照目前的趋势,如果对物理老师从业要求更严格,可能会直接限制“物理(师范)”,那么就只剩华师和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