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失效:驱逐令下的美国留学生

It is time for you to leave the United States.(你该离开美国了)

这是中国留学生Andy打开邮件后看到的第一句话,警告后紧跟着威胁。

“Do not attempt to remain in the United States - the federal government will find you.”

(不要尝试停留在美国,联邦政府会找到你的)

用词直接,甚至残酷。这不是房东下的逐客令,这样的措辞来自美国国土安全局。

Andy并不是这批53万被要求立刻出境的难民。她立即联系了学校,有惊无险,国际处办公室解释这是隶属于国土安全局(DHS)的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的行政错误。

但李洋没有那么幸运,几乎同时,她收到学校通知她的 SEVIS 被取消的邮件。

SEVIS 由美国国土安全部管理,全称是学生和交流访问者信息系统,SEVIS 记录被取消意味着学生的在美数据记录被删除,也就是说,那封邮件在通知,李洋在美合法身份失效。

和 Andy、李洋一样,在美留学签证受影响的人正在持续增多,3月下旬以来,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即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在 SEVIS 上陆续终止了许多留学生的 F1(全日制学术类课程)签证,根据 NAFSA 的官方报告,截至 2025 年 4 月 14 日,撤销 SEVIS 记录接近 1300 例。其中有许多是中国留学生。

四月初,特朗普政府正式撤销了拜登时期通过“CBP One”应用(一款移民申请合法入境的应用程序)给予移民的人道主义假释,这批移民原本被允许合法留美两年,并可工作生活。然而,新政府突然宣布终止这些许可,并要求他们立即离境,否则将面临起诉和强制驱逐。

政府甚至将原本帮助移民申请庇护的应用“CBP One”更名为“CBP Home”,其主要功能也从协助入境变为敦促“自愿离开”。

CBPHome 里的的Home (家)指的是移民的¨家¨,主要是墨西哥,委内瑞拉,洪都拉斯等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国家。

国土安全局,DHS(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也就是Andy邮件的发件方,命名里homeland中的home 指的是美国。

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政府为了加强国内安全、防范恐怖主义威胁,于2002年通过了《国土安全法》(Homeland Security Act),从而正式设立了国土安全部。相比state,nation等用词,homeland一词直指忧心忡忡的家国意识,只是谁有资格当家人,是和政局一样变化莫测的答案。

这是一场以家之名的驱逐:请你离开我的家,请你回到你的家。

突发:十五天之内必须回家

SEVIS被取消,就意味着F-1留学身份立即失效,着要在规定时间内(通常为15天内)离境。

并没有准确的中国留学生影响人数统计,但从小红书,微信等群聊的情况来看,受影响的中国学生可能将近千人,这个数字仍然在增长。

而 SEVIS 被取消,F-1 学签被中止的原因没有明确的解释,这场对个体生活会造成巨大冲击的事件仍没有任何官方部门回应。 葛阳信息系统里给出的理由是:因刑事记录审查或签证被吊销。

但有刑事记录不代表有刑事犯罪。

李洋和舍友起了口头冲突,争执过程中邻居报警,警察带走李洋录了指纹,虽然之后并没有进一部分的司法纠纷,并且被判为无罪,但她仍然面临着 F-1 学签被取消的严峻困境。

超速罚款,情侣吵架,都有可能因为去警察局录了指纹而沾惹川普移民法下的“坏移民”之嫌。

政治言论可能是也是被吊销签证的原因。

2025年3月,塔夫茨大学土耳其籍博士生鲁梅伊莎·厄兹蒂尔克因在校报发表支持巴勒斯坦的文章,被美国移民官员拘捕,其学生签证被吊销。同月,哥伦比亚大学巴勒斯坦裔研究生马哈茂德·哈利勒因参与反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的抗议活动,被美国政府指控支持“恐怖组织”,面临驱逐出境。纽约时报报道,ICE通过AI监控200多个社交平台来遣返。

但不管是交通违规,还是互联网发言,所有被中止签证的原因都只是推测。

在以前,ICE 撤销留学生签证通常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有拿着学生签但是没上够足够的课,二是被法院定了很严重的罪名。但这次,ICE 的行为像是随机的秋后算账,不论多久远的(比如10年前的酒驾)、多小的罪名(甚至没被起诉或案件已经被撤销)、或是多不经意的一句言论,都可能收到签证取消通知。移民局吊销签证的通知像达摩斯之剑,悬在焦虑的留学生们的头上,谁会被取消似乎更和运气相关。

让人恐慌是白宫的策略。在 SEVIS 被中止的学生群里,有华人律师推测特朗普此举是希望在美国司法部门介入之前制造恐慌,让移民在一片混乱中离开美国。

为什么被吊销签证?不确定,谁会被吊销签证?不确定,吊销签证后该做什么?还是不确定。学校只能建议学生们尽快找律师,暂时不要离开美国,为之后的维权周旋出机会。

身份失效:驱逐令下的美国留学生

美国不少大学开始建议留学生避免旅行,以免无法再次入境

而不间断被报道的错发驱逐邮件背后,不可忽视的是AI 的参与。

据 POLITICO 报道,马思克亲信Antonio Gracias 领导的 DOGE 工作组正为特朗普政府撤销假释、终止签证的一系列行动提供技术支持。

身份失效:驱逐令下的美国留学生

POLITICO 报道

这支“DOGE 任务小组”,曾是特朗普政府用来裁员的工具,如今却深入各大政府部门,专责“移民数据清洗”。他们在国土安全部、社会保障局、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等机构中嵌入工程师,交叉调用敏感信息,目标明确:吊销人道假释、终止签证。

CNN在一篇名为 Why those reports of DOGE using AI have experts worried about ‘massive risk’(为什么那些关于 DOGE 使用人工智能的报道让专家们有“巨大风险”的担心)中,Code for America(一个与政府合作构建数字工具并提高其技术能力的非营利组织)的首席执行官 Amanda Renteria 表示,构建一个有效和有用的人工智能工具,需要深入了解用于训练的数据,而新成立的 DOGE 团队可能没有。“不能仅仅在一个你不太熟悉的系统中训练(一个AI工具),因为技术本身可能缺少在做出正确决策时所必需的信息或上下文。AI 工具也可能出错,甚至偶尔会无中生有——这被称为“幻觉(hallucination)。而对于那些对数据并不了解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无法发现这些错误。”

白宫记者Sophia Cai 报道,DOGE 工程师们甚至通过与社会安全局共享信息,将数千名移民的社保号添加进“死亡名单”,以阻断他们的一切合法活动,从银行开户到申请贷款。逻辑很简单:拿掉你的存在可能,你就会自动消失。

“让人自愿离开”,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结局。

这种技术与行政的双重驱逐,借由一封冷冰冰的系统通知悄然展开。没有司法程序,没有人权听证,没有抗辩机会——似乎只是被算法作出了决定。

而留学生,被笼统地划进“短期移民”之列,成为这场“智能清洗”的实验对象。

代价:五年不回家

23 岁的留美博一学生刘楠做好了五年不回家的准备。他本科毕业于理工科大学,是化学与环境工程的学生,这是板上钉钉的敏感专业。

2020 年 5 月 29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第 10043 号总统公告,暂停或限制部分中国公民入境。根据公告,只要曾经在所谓“实施或帮助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实体”学习、工作或从事过研究,就会被认为“可能损害美国利益”。

而通过海关面试,已经拿到签证的敏感专业留学生,也有可能面临在海关再次被审核而被拒绝入境的风险。

也就是说,拿到F1持证学生可以在美国境内合法的生活学习,但是如果即使在签证有效期间出境再入境,也有一定概率被拒绝入境,这意味着一旦你在放假回国,就可能会导致学业中断,无法毕业。

2024 年便有这样的先例,一位名为孟菲的博士生在持有效签证返回美国时,遭到美国海关的二次审查,最终被遣返回国,并被告知五年内不得入境美国。

对于学制四年起步,沉没成本巨大的许多博士生而言,出路似乎只有一条:不回家。

2025 年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刚开始,情况更为严峻。

递签时会被 check 的敏感专业悄悄地被扩大了。

(注:在美国签证申请过程中,若签证官未当场批准签证,而是发放了一张标有“221(g)”的通知单,这通常意味着申请人进入了“行政审查”(Administrative Processing),俗称“被 check”。这是一种签证官或美国国务院委托相关机构(如 FBI、国土安全部等)对申请人背景进行进一步调查的程序。)

拿到俄亥俄州奖学金博士 offer 的张张是商科生。她的工作/学习经历和AI,军事等 10043 总统令下的敏感专业没有什么关系。

但她还是被 check 了,她推测是因为专业名称中的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即使这里的信息和技术都是商业范畴内的。

张张在考虑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 offer。

身份失效:驱逐令下的美国留学生

4月9日,教育部提醒留学人员,选择赴美学习时做好安全风险评估

她这一年多在职考雅思和申博,工作之余熬过一道道繁琐又艰辛的留学准备,考试,写研究计划,套瓷导师,面试,过五三斩六将。但五年无法回家,对张张来说,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也难以接受。

hands off:当移民成了靶子

4 月 5 日,美国多地爆发了名为 hands off (住手)抗议特朗普政府的游行。据 CNN 报道,数十万抗议者走上美国各城市街头,这是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规模最大的抗议活动,汇集了超过 150 个组织,包括民权组织、工会、 LGBTQ+ 活动家、退伍军人和投票权倡导者,遍布全美 50 个州的 1200 多个抗议地点。

身份失效:驱逐令下的美国留学生

CNN对hands off的报道

这样的行动当然是有力的反抗,但对处境日益艰难的移民来说,维权和发声的代价越来越大。

住在华盛顿的景乐尽管对最近发生的种种非常愤怒,但是她没敢去参加游行,身为留学生的她担心自己被举报或被便衣 ICE 当场抓走。

处境更脆弱的移民对公共系统的需求更多,但不管是维护权益,行政医疗,公共部门和相关服务对移民来说越来越不可信任。

特朗普上任后,其政府撤销了奥巴马和拜登时期的“敏感地点政策”。该政策原本限制移民执法机构在学校、医院、教堂等场所进行执法行动。新政策允许 ICE 在这些场所执行逮捕任务。

逮捕前是盘查,盘查前要选择嫌疑人,而选择当然不是随机的,触发怀疑的线索就是移民那张非白人的脸。

景乐平时和美国舍友交流并不多,突然有一天,舍友给她递了张律师名片,告诉她可以留个联系方式以防万一。

移民成了靶子,这成为了大家都知道的事。有人共情并提供帮助,但有人却借机宣泄仇恨,把歧视和威胁摆在桌子上。

小红书在美华人的生活群里不时有人提醒大家,要谨言慎行,不要给自己添不必要的麻烦。

纽约时报报道,2025 年初,特朗普政府考虑设立一个全国性的举报热线,允许美国民众报告涉嫌犯罪的移民。 此外,密苏里州一位州参议员提出立法,设立州级举报热线,对举报非法移民的个人提供高达 1000 美元的奖励。

日常:还能做什么呢?

2024 年秋季来美入学的刘楠觉得生活没有太多变化。

油价涨了些,鸡蛋不好买,五年不回家的决定是来之前就做好的。但除此之外,生活的日常还是实验室和家的两点一线,周末琢磨着做点好吃的,或者去公园转转。压力最大的还是实验室的工作,期盼的是只能中国餐厅吃口家乡菜来勉强回温的归属感。

刘楠和 Andy 选择美国留学的原因都差不多。和世界其他热门留学目的地相比,如果想要读博深造,美国博士项目的奖学金覆盖更高,花销更少,可以选择的项目类型也更多,有顶尖藤校,也有不错的州立公办大学。毕业之后的工作机会也会更多。

已经毕业的张天鸣找到了工作,成功入职。影响她的孤独和政治抑郁来自更普通的生活。难以融入的办公室交谈, small talk 里说不清楚,也不会有人真的理解和在乎的签证焦虑—她的烦恼和刘楠一样,和最近发生的事没有太多直接关系。

刘楠,张天鸣说他们日常都不会讨论政治,张天鸣说这话题太敏感,刘楠说实验室的压力够大了,三年就修完本科全部学分的李洋说,“没时间讨论这些有的没的”。学习社科的景乐倒是常和朋友讨论,但大家很有默契地不聊这波吊销签证的风波—因为不想让朋友焦虑。

刘楠读本科时的德国导师鼓励他去美国发展,“从美国名校毕业就是拿到全球通行的资格证”。

他们来到美国的初衷都是想发展得更高更远,如今,在政策里随机转向,走一步算一步,成了留学生的普遍心态。

在这场从 stem 专业蔓延到商科艺术专业留学生的 check 潮里,拿到绿卡的对岸显得更加稳固和安全,但这是一场过于漫长的上岸。

还能做什么呢?

在个人力量无力对抗的时代危机里,对未来的焦虑只会连眼前的生活也一并毁掉。

在美国本科毕业的尤佑计算了时间,如今走工作拿卡的通道可能需要 15 年,这还是步步顺利不出错的情况。她宁愿转去加拿大一所排名远低于本科院校的学校读硕士,拿到加拿大的身份。

拿到俄亥俄州奖学金博士 offer 的张张仍在纠结是否赴美,在网上发帖询问网友的意见,评论区一半人说不要去,一半人说可以去。她说自己像特朗普,想法一天一变。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一篇搞定美国夏校入读:行前准备、交通安排还有高效学习建议!

下一篇

改革逆行!法国“大学认证官”被砍?法国高校公信力或将下降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