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强基报名已经全面启动,有些手快的家长已经完成了报名,但也有一部分家长朋友表示:今年各个学校规则变得很复杂,自己连有些学校的简章都看不懂了。
其实,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招生简章是报名时最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强基“一校一策”和学校具有高度招生自主权的特点,也确实让很多家长“看不懂”强基简章。
所以今天老师就用“阅读理解”的方式,带大家3分钟看懂强基简章。只要把这几个关键点搞懂,家长们甚至可以“不看简章”也能顺利完成择校和报名!
初试模式
1️⃣含义:高考后立即组织校考,以校考成绩决定入围名单。也被称为复交南模式、提前校测模式。
2️⃣优势:有竞赛/强基学习背景考生更容易入围。
3️⃣劣势:高考出分后立即录取,对于高考超常发挥的考生,有锁档风险。
4️⃣实施高校:人大、东大、北航、复旦、同济、上交、南大、浙大、中科大、厦大、西交大、兰大共12所学校确认采取初试模式。
5️⃣考试科目:初试为笔试,科目按照不同专业设置;复试以面试为主,仅西交大、厦大和复旦部分专业复试仍有笔试。
6️⃣初试成绩:初试成绩是否计入最终总成绩也是一个重要差别,根据统计,西交大、厦大、北航、复旦部分专业的初试是不计入总成绩的。
7️⃣提示:初试模式优势劣势都很明显,偏好初试模式高校的考生,只需要根据学校档次、专业、考试规则等因素就能轻松完成择校。
入围“加权”
1️⃣含义:在入围阶段计算高考成绩时,某一科或某几科成绩按照系数计算;通常系数为120%-200%左右。比如高考数学120分,按照120%计算,那么入围成绩里数学分数就是144分。
2️⃣优势:在对应科目有优势或者轻微偏科的考生更容易入围。
3️⃣劣势:录取环节成绩不加权,有些考生容易变“炮灰”。
4️⃣实施高校:北理、哈工大、南开、天大、大工、华师、海大、南理、西北农林、湖大10校确认采取加权。
5️⃣加权科目:参考下图,各校加权科目以数学、物理、化学为主,个别学校包含生物和语文。
6️⃣加权比例:加权比例最低的是北理工,最高的湖南大学,达到了200%,也就是说报考湖南大学考生的化学成绩会翻倍计算。
7️⃣提示:各校简章对加权“系数”表达方式不同,但意思其实是一样的。比如下方截图华东师大和南开两校,虽然计算方法看起来不同,但其实都是把数学(或数学+物理)成绩按照150%计算的意思。
节选自华东师范大学2025强基简章
节选自南开大学2025强基简章
综合成绩“加权”
1️⃣含义:和“入围成绩”加权含义一样,区别就在于是在入围环节加权,还是最后录取环节加权。
2️⃣优势:数理学科有特长的考生更具竞争力。
3️⃣实施高校:近几年均只有国防科大有此政策。
4️⃣加权科目:数学及物理
5️⃣加权比例:120%。
6️⃣提示:国防科大在简章里描述的规则看起来很复杂,但本质和我们前边总结的加权规则一模一样(N系数只是为了统一高考和校考满分维度,对考生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节选自国防科技大学2025强基简章
小破格
1️⃣含义:考生高考单科或某几科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在满足一定条件情况下可以破格递补入围。
2️⃣优势:“偏才”和“怪才”即使高考总成绩略有不足,也有机会入围。
3️⃣劣势:小破格考生入围后没有其他任何优惠政策,所以在录取环节会比较吃亏;一些学校破格条件卡得比较严格。
4️⃣实施高校:2025年北理、农大、北师大、天大、大工、山大、华科、中南、中山、西工大、国防科大、西北农林科大、电科、湖大、吉大15校确认有小破格政策。
5️⃣破格要求:一般有两类要求,一是单科成绩要极高,二是总成绩不能比普通考生低太多。
6️⃣提示:对于多数考生来说,小破格规则如同鸡肋,但是对于高考成绩恰巧踩在入围分数线上的考生来说,小破格就是他们入围的最大依仗!因此建议模考成绩与目标校往年分数线接近的考生,优先考虑以上各校!
报名环节常见问题
看懂了以上几点,相信绝大多数家长和考生,就能无障碍看懂各校简章了!除此之外,我们也整理了近期家长朋友们提出过最多的问题和解答,供大家参考。
Q:怎么看哪些学校在本省招生?招哪些专业?招多少人?选考要求是什么?
A:以上这些问题,答案是一样的,进入某校的报名系统后,点击开始报名,按实际情况选择自己选考科目,点击“招生计划查询”,此时你能看到的就是该校在你所在省份,符合你选考科目的所有专业的招生计划。如果没有显示,那就是不招生,或你的选考科目不符。
简单来说,你能看到的就是可以报考的,看不到的就是报不了。
山东大学在某省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截图
Q:有初试、加权、小破格这些规则的学校该怎么选?
A:简单总结一下,有数理竞赛基础的考生优先考虑初试模式,无竞赛基础的考生避坑;高考数理特别强的考生优先考虑加权的学校,数理弱势的考生避坑;高考成绩在目标校分数线附近的考生,优先考虑小破格院校。
Q:强基能不能转专业?
A:今年多所高校在简章里明确了本科不能转专业,但是研究生阶段的衔接专业,也给学生更多发展方向的选择。
Q:现在报名,高考后又不想走强基了可以吗?
A:可以!一般模式会让考生在6月中旬进行“确认”,不进行确认就相当于放弃,没有任何影响和责任;初试模式校考很早,且有锁档风险,所以放弃强基的时候要慎重。另外,确认后故意弃考会有“被记入档案”的风险;被录取后考生不能反悔,这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Q:每个学校能报几个专业?专业之间能不能调剂?
A:绝大多数学校会在简章里明确这两个问题,我们在发布简章的时候也会把相关要点进行提炼总结,方便大家查看!
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合集
Q:只考面试的学校会不会比较简单?
A:不一定!面试考查形式更加灵活,但不代表着会更加简单,面试可以以“现学现讲”“考后即讲”等形式进行,对考生学科基础要求更高!另外,笔试一般还有更多的思考时间,甚至可以“蒙”,但是面试没有这种机会。
Q:校考应该怎么备考?
A:强基校考重要程度一再被提升,无论是竞赛生还是非竞赛生,无论报考一般模式还是初试模式,考生都要针对自身情况和所报考高校的考查特点进行针对性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