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读博你都做了哪些无用功?

为了读博,很多同学可谓绞尽脑汁,甚至“无所不用其极”,为了能让自己的简历锦上添花,变着花样的进行各种尝试…

Photo by Green Chameleon on Unsplash残酷的现实却是:很多煞费苦心的尝试,对考博来说竟是徒劳

付出的大笔时间和精力是眼见得到的,而回报却迟迟不来。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大家没能清晰的辨别出,在考博之路的挣扎过程中,哪些努力是无用功,哪些才是“必修课”

声明:本文仅适用于“目标为考博”的学生!并不是说这些活动对所有人都是无用功!

01你是否也做了这些无用功第一类 / 校园活动达人凡学校组织的活动必参加!!

独特的脑回路是:这些活动能丰富自己的履历,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让自己脱颖而出。

事实却是:申博材料的评分认定里几乎没有一条是关于参与“活动类”的加分项。

建议:像院级、校级的各类文艺汇演(艺术方向的考生除外),各种学生社团组织(街舞社、轮滑社等)尽量少参加,即使参加了,也不可过多投入,甚至把这种经历当成是考博的一种加分途径。

第二类 / 雨露均沾术业不专攻,过于关注与自己专业方向不相关的研究领域。

美好的憧憬:博采众长,不留知识死角。

实际上:顾此失彼,对主攻的专业一知半解,始终不能在本专业的框架下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建议:聚焦自己的专业任务(毕业论文、小论文),剩余时间依旧围绕着本专业去拓展研究问题的深度,而不是只了解一些皮毛的理论。

第三类 / 热衷于搞好与导师的关系过于看重与导师的关系,忙于与学术无关的“拉关系”、“攀家常”、“聚餐”等生活、学习常态。

真实意图:想通过导师的关系与未来的博导牵线搭桥,甚至坐上读博的直通车。

实际上:极少数的人可以因此圆梦(通过导师的人脉),却会多多少少顶上一个华而不实的帽子,不去通过自身努力达成的目标,侥幸和偶然占据了主要,成功几率小。

建议:把导师当做自己学术上的引导者,不要把心思放到搞好人事关系上面,认真协助导师进行科研公关,自有伯乐会给你提供机遇。

第四类 / 墨守成规过分依赖网络上的考博英语、专业考试等学习视频和教程。

让人眼花缭乱的考博辅导课▼

为了读博,你都做了哪些无用功?为了读博,你都做了哪些无用功?

安慰自己:和考研一样,用笔试高分换取更大的录取概率。

实际是:随着“申请—考核”制的普及,笔试成绩的比重逐年下降(医学博士除外)。各学院甚至不公布考试的参考书目,所以网络上、各类考博机构所谓的“真题训练营、考博专业课冲刺班”,大多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可能过去适用的应试技巧,现在已经不能“对症下药”了。

建议:与其花时间去学各种网课,不如向目标院校的同学、熟人、师长们多方打听申请考核的一手信息(每年都在变化的“申博要求”,博导的招生情况等)。

02应该如何进行“申博”规划

既然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为了考博上岸,那么一切的努力就应该是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

当下的考博,已经逐渐演化成一场“信息战”,其灵活性每日剧增,但对“科研型人才”的诉求始终是不变的,那么我们就有法可行!!!

考博的规划,应该从较长远的角度进行布局。大多数人,是在研究生入学后的1-2年的时间内开始有继续读博的打算。

小博的建议:准备工作事不宜迟,因此,为大家提供了一份从研究生到博士生的“三年计划”时间线 / 研究生的三年

研一上学期:

完成学位课(最好把学分要求的1/2以上内容修完)

为了读博,你都做了哪些无用功?

必须要在这个学期结束前,确定硕士论文的开题方向。(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尽早确定开题,才能尽早进行相关小论文的撰写)

研究方向侧重于理论的同学,开始“海量”阅读专业理论书籍、论文。减少不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研究方向侧重于实践的同学,积极投身于丰富且具有行业内所认同的各种“高含金量”社会实践(比如金融类,多争取顶级投资机构、大型银行的实习;建筑设计类,争取明星建筑事务所、顶级建筑设计院的实习;外语类专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的国际会议,争取同声传译的实践经历)

研一下学期:

全部修完学位课,不能有挂科,GPA还需要名列前茅(博士申请中对本、硕的学习成绩有要求)。

为了读博,你都做了哪些无用功?为了读博,你都做了哪些无用功?

博士“招生简章”中对课程绩点的要求

在2-3个月内完成第一篇小论文,并向专业内学术期刊投稿(投稿期刊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

为了读博,你都做了哪些无用功?为了读博,你都做了哪些无用功?

参考万维书刊网对期刊的点评

完成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同时将论文选题的研究综述单独成稿,继续向期刊或者国内外重要会议投稿(如果顺利,将在研一、研二期间获得机会参加专业内的重要学术会议,接触到行业的大佬——甚至是未来博导)

研二上学期:

继续在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文献研读,挑出核心章节,开始构思2-3篇的小论文

开始搜集近年来的考博信息(目标院校选定/报名考核时间节点/材料审核以及考试要求)

此时,前两篇的投稿论文在经过2-3次的“返修—复审”后应该有了最终期刊归属,可以继续构思下一篇的写作框架

开展硕士论文的调研/实验等前期工作

研二下学期:

将2-3篇与硕士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进行投稿(此时的投稿期刊应该尽量满足于考博目标院校的材料审核中比较认可的、可进行材料加分的期刊)

为了读博,你都做了哪些无用功?

硕士论文的初稿应该完成

结合前面已经投稿的4-5篇论文的录用情况,进一步缩小考博目标院校

筛选有意向的博导老师,开始准备个人简历、成果册的制作(暑假期间,可进行套磁工作)

为了读博,你都做了哪些无用功?

研三上学期:

继续狠抓硕士论文和小论文(全力撰写,疯狂投稿)

进行博士科研计划书的撰写

根据套磁博导的回复情况,评估报考的可能性

最终确定报考院校(2-3所,学校太多会导致需要提交的材料过于冗杂)

准备博士报考材料,切记不要漏掉重要的材料(个人奖项、证书)

研三下学期:

硕士论文的工作应该接近尾声,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博士备考

此时的第一轮博士报名审核结果应该已经公示,根据审核情况,准备复试

为了读博,你都做了哪些无用功?

如果第一轮的报考结果不尽如人意,应随时关注各院校的招生动态,做好捡漏或是GAP一年的心理准备

专业素养线 / 考博的核心能力1)每天,进行文献的“搜集—阅读—笔记”工作,至少投入2-3小时。2)每两周,完成一个学术关键词的文献下载、整理;长期以来,建立属于自己的学术库。推荐几个除了知网以外的关键词搜索工具:

AdWord & SEO Keyword Permutation Generator

(网址:seo.danzambonini.com/)

为了读博,你都做了哪些无用功?

Answer The Public

(网址:answerthepublic.com/)

FAQfox

(网址:faqfox.com/)为了读博,你都做了哪些无用功?为了读博,你都做了哪些无用功?

Google Correlate

(网址:google.com/trends/corre)

Google Keyword Planner

(网址:https://adwords.google.com/Keyw)为了读博,你都做了哪些无用功?

Google Location Changer (SERPs)

(网址:serps.com/tools/google-)为了读博,你都做了哪些无用功?

Google Trends

(网址:google.com/trends/)为了读博,你都做了哪些无用功?

更多的关键词检索,可看知乎博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412263983)

每个月,至少与导师进行一次碰面,进行硕士论文、小论文相关的探讨,以及总结自己这个月的研究工作。(在研三上半学年开始后,将“硕士论文”的讨论内容换成“博士科研计划书”,切记不要闭门造车,你的硕导,需要参与进来助你一臂之力)。

论文的准备

1)论文的写作,不能留有太长的“空窗期”,除了硕士论文之外,应该保持每3-6个月能产出一篇小论文。(不同的专业可根据写作的难度进行调整)

2)你的硕士论文,至少应该拆解成3-4篇小论文(研究综述1篇,核心章节2-3篇),并争取在研三上学期进行博士报名前,见刊2篇以上。

竞赛、专利的准备

不管是竞赛还是专利,都要至迟在研一开始准备。同时,要争取在省级以上的竞赛中获奖,一些校级、地方举办的小型比赛要善于甄别和权衡,不应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权威证书的获得(建筑类:BIM证书;英语专业:同声传译证;工程管理类:造价师…等都是可以争取的,只要满足报考条件都可进行尝试)。

Photo by Myriam Jessier on Unsplash外语水平的夯实博士招生简章中,对外语水平都有明确的要求。很多人往往在这个路口被卡下来,因此,大学英语六级还未通过的同学,要马上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准备;此外,为了确保达到报名要求,雅思托福等外语水平认证也需要在研究生一年级提上准备日程。

据小博身边考过雅思和托福的同学分享,国内不同的考点的考试难度存在差异,如果在几经尝试还未取得满意成绩的情况下,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去越南、泰国的考点参加考试,同等自身条件下,容易取得较高的分数。

03如何解决关键难题硕士论文写作总是和备考时间冲突

症结在于老是拖延。如果严格按照既定计划执行,至迟在第一轮博士“报名—审核”结果出来前,就能完成。

不至于影响春季进行的博士复试(4-6月)所以,开完题后的一个学期,尽快完成研究综述章节;随后一年内,完成核心章;再花一个学期进行论文润色和收尾——开题+论文撰写,一共耗时2年,可以保证博士招生复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Photo by UX Indonesia on Unsplash小论文不知道写什么拍脑袋想,肯定是不容易想到的。最省时的方式就是:

第一,写硕士论文的研究综述

第二,写硕士论文的核心章节

第三,写自己参与过的项目、课题

博士科研计划书的选题

1)最好的方式是请教博导,帮助自己定一个研究的方向,对他们来说是举手之劳,关键在于你要去诚恳的开口请教。

2)如果直接从博导口中寻求无果,可以去深入了解博导团队的在研和已研的课题,作为自己拟开展的博士研究的参考。

3)如果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不畅,就将重点落在自己已经完成的硕士论文上,从研究的深度、研究的维度、研究方法的套用三个方面展开,只要能够找到新的创新点,就可能是一篇不错的博士科研计划书。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GCSE物理高频考点有哪些?该如何高效备考冲 A*!

下一篇

牛津剑桥官网学术活动推荐清单分享 不同专业都有哪些提升学术实力的机会?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