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的是我们内部讨论的扩招几个原因猜测,是否准确还需要等秋季公布新生数据后来确认。
前几天给大家分享录取趋势时提到,今年前30美国大学录取,除了哈佛和哥大外,基本都扩招了,在大陆的发放的offer数量都比去年多,但这种扩招只是offer数量多,强者通吃,人头数未必增加,严格来说,我们这篇文章讨论的是为什么offer发的比去年多了?
从目前部分美国大学公布的数据看,在整体录取人数上,大部分学校最近几年的新生数量都比较稳定,今年也一样,不同的是,部分国际生录取名额可能在向中国学生倾斜,主要有三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政治问题。从特朗普当选,风向就开始改变了,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哈佛大学头铁,能和政府硬钢,经济层面对政府还是有依赖的,所以他们更希望招收对政治关注度不高的学生,那么中国学生就符合这一标准。很多学校虽然说会保障学生的言论自由,但签证都撤销了还怎么保障?比如中东、伊朗的录取名额自然就减少了。近期的签证撤销也印证了这一个观点,特朗普当局直接撤销了很多当初参与声援巴勒斯坦游行学生的签证。虽然中美有摩擦,但跟学生没啥关系,中国学生参与度并不高。
第二个因素:确保入学率,中美虽有对抗,但两个超级大国不会发展到动武的地步,至少短期内不会,所以大学发出去的offer,学生大概率是可以入学的。并且,之前我们也提到过,藤校和前十录取的大陆学生,有绿卡的占40%以上,这部分学生入学更没有问题。
第三个因素,经济问题。全球经济下行,学生支付能力,部分学校资金都出现了问题,中国学生支付能力比较强,一般能走到申请这个地步,家庭经济都能支撑孩子完成学业。这个真相有点残酷,但事实就是这样,中国学生是带着钱来的。
有家长说,美国大学有盲录政策,不担心学生没钱读书,其实不然。政策归政策,行动归行动,看看有多少申奖助学金的同学,被梦校拒之门外就清楚了。尤其是今年,申奖学生被拒率更高。前几天有个家长说,今年10申7拒3等待,我看了下材料,也都没有硬伤,后来一问才知道,申请时都要了助学金。还有很多学校说要年收入低于10万美元就可以免学费,但前提是录了才免,学校如果不想给你免,就可以直接拒绝录取。
其实,这三个因素,归根到底还是一个问题,就是大学想通过录取的微调,确保新生入学率。这个调整能不能见效,明年是否会延续,还得看今年秋季入学后的数据出炉才能判断。所以大家也不用盲目乐观,认真做好眼下的规划和申请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