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一起案件冲上热搜——
一犯罪团伙勾结物流人员窃取雅思考试试题,通过考前培训班牟利超千万元,最终10人因侵犯著作权罪获刑。
此案不仅揭露了跨境考试作弊的黑色产业链,更给即将参加夏季大考的考生敲响警钟——学术诚信是红线,法律利剑高悬!
#01案件回顾——内鬼偷试卷,犯罪团伙覆灭
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被告人徐某文联合崔某东、邹某、辜某等人为了牟取暴利,勾结负责运送雅思试题的物流公司内部人员丁某杰、周某,提前在考前将密封的试卷箱从物流网点秘密“拿走”。
为了掩人耳目,李某明关闭监控,制造出“无迹可寻”的假象。
随后,一行人将试卷箱运至临时租赁的民宿,拆封箱袋,拍照、摘抄内容,再重新伪造密封,悄无声息地将试卷送回网点。
拿到试题后,辜某负责制作标准答案,安排崔某东等人雇佣写手针对作文题目撰写“范文”,其余几人单独或通过被告人徐某、刘某、梁某理等在全国各地招募考生,开设考前面授培训班并收取费用。
每到考试前一晚,将提前准备好的当次雅思试题及答案发放给学员,让学员背诵。
经审计,徐某文、崔某东、邹某参与场次涉及非法经营数额为1589万余元,辜某参与场次涉及非法经营数额为1547万余元。
徐某、刘某、梁某理参与场次涉及的面授培训费用分别为140余万元、150余万元、600余万元,上述三人的获利分别为125万余元、42万余元、6万余元。
法院认定,雅思试题的独创性表达受《著作权法》保护,窃题、复制、传播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法院认定,被告人徐某文等10人以营利为目的,非法获取雅思试题,并将其复制成面授材料,组织考前培训班发给考生。法院判定其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遂:
- 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被告人徐某文有期徒刑3年半,并处罚款240万元;
- 判处被告人崔某东、邹某、辜某有期徒刑3年;
- 其他被告人也被判有期徒刑2年半至1年不等的刑罚,并处相应罚金。
#02夏季大考临近这些“坑”千万别跳
随着2025年A-Level/IG考试开启,各类社交平台上“绝密真题”“保分面授”的广告死灰复燃。
但你要知道:
- 所谓“真题”多是骗局!!!
考试局已升级防作弊措施(如中国区单独命题),贩卖的“真题”很可能是伪造品,花钱买到的只有“后悔药”。
- 作弊后果远超想象!!!
成绩作废:去年夏季/秋季考试中,大批作弊考生已被查实并取消成绩。
终身污点:记录可能影响海外升学、签证申请,甚至触发法律风险。
- 公平竞争才是王道!!!
考试局会通过分数线调整平衡整体学生的成绩,少数人作弊不会拉高分数线,踏实备考才是正解。
为了帮助同学们冲刺A*/A,我们机构名师团队也开设了多场专场讲座,今天我们来看看数学教师团队给出了哪些备考建议吧(赶紧装发给孩子~)
#03兵家必争之地——数学考前必备提分攻略
除了A-Level数学提分技巧,NICK老师还总结了数学/高数近年出分率、知识点大纲;考试局拼盘如何操作;数学专业学习内容及就业方向...全部内容都在这份文档里啦!
*为方便阅读,以下为NICK老师第一人称。
提分技巧
同学们,经过这几年A-Level数学的教学,我们机构数学教学团队总结出了最行之有效的六大提分技巧。
巩固基础知识
公式与定理:熟记核心公式(如三角函数、微积分、代数变形等),并理解其推导逻辑。
特别关注容易混淆的公式:如三角恒等式(( sin^2 x + cos^2 x = 1 ))、积分规则(分部积分法)等。
制作公式笔记或思维导图,定期复习。
概念理解
确保对基本概念(如函数连续性、导数几何意义、概率分布等)有清晰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遇到模糊知识点时,回归课本定义或通过具体例题辅助理解。
分模块专项突破
对于难以理解掌握的内容要着重加强训练,如书后习题或者往年相关真题,而对于自己擅长的部分要学会事半功倍,练习少量典型例题,熟悉题型即可,不必重复花费太多时间。
真题训练与技巧
限时刷题:按年份倒序完成真题(优先最近5年),模拟考试时间(如每张限时1.5小时)。分析不同题耗时,针对性提升速度。
错题分析:分类整理错题(如“代数错误”“计算失误”“概念不清”),总结高频错误点。
分步确保得分:即使不会完整解题,也要写出相关公式或关键步骤(如微分方程分离变量,力学中的受力分析框架等)。
考试实战技巧与细节
审题与答题规范:圈出题目关键词(如“exact value”“in terms of π”)。 答案四舍五入看清具体要求,是保留合理有效数字还是保留几位小数,另外单位勿漏。
时间分配:简单题(如基础代数计算)快速完成,难题标记后回头解决。 考试时可先花一分钟全卷浏览一下,对考察难度,总题目量,自己擅长与不擅长的题目的分布有一个基本认识以分配时间。
检查策略:优先检查易错点(如符号、积分上下限、概率树图分支概率和是否为1)。 代入答案验证(如求导后结果是否符合原函数趋势)。
常见提分瓶颈与对策
计算失误:分步计算,避免心算;草稿纸分区书写,方便复查。
使用计算器时检查模式(角度制/弧度制、是否误触二次功能键)。
长题目理解困难:划分子问题,将复杂应用题拆解为多个小步骤(如力学中的多阶段运动)。提取关键数据,用横线标记
心态调整
定期模考:适应考试节奏,减少紧张感。
合理规划:每天专注1-2个模块,避免疲劳战术。
积极反馈:记录每日进步(如“今日复习3个积分技巧,解决了一类错题,模考有进步等”)。
方法已经给大家了,但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实践!就像你知道再多的数学理论,如果不实际去解题,也永远拿不到高分。
把这些方法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练习中,我相信你们的数学成绩一定会有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