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纯分享文~
1.选导师既要看重科研学术能力、更要注重导师的性格和做事风格!!
后者比前者还要重要,不骗你,我见过指着学生鼻子破口大骂的导师,也见过各种活都派给学生,自己一身轻的导师,这点研一的学弟学妹尤其要注意,选导师前要了解导师的为人。
2.选课题时千万不要听导师安排,不然后续痛苦的就是你!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课题有两种,一种是有师兄师姐已经开拓过了,这种难度小些,将来能获取的帮助也多,另外一种是全新的,导师也没接触过,这种选题做起来很艰难,搞不好会延毕,我就是后者,所以特意叮嘱大家。
3.老师说让你多读文献,是有道理的。
文献看够100篇算是入门,只能对研究领域有个大概了解;文献看够200篇是初级,这时对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实验方法等比较熟啦;文献看够300篇是中级,对于研究生选题和做实验就会很熟了。文献看够400篇是高级,写小论文应该问题不大了。。
4.做实验的同学一定要买个实验笔记本,把你所有的实验记录、样品、各种参数等等记录到本子上,不然过了一两个月那些数据、样品你啥都分辨不出来。
5.把看文献、学英语、做汇报养成习惯,这点特别重要。
几乎所有的学霸都是靠持之以恒的自律而不是搞突击,如果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看文献,是没效果的。
6.和导师聊课题就要聊清楚
啥意思呢?每次和导师沟通课题进展和安排时,确保导师说的你都理解了,而不是好像懂了,没太懂的话就当面问清楚,不然当你做完后跟老师汇报时肯定会被导师diss,我不是跟你说了吗,你给我做出来的是啥...
7.再补充一点,跟导师交流前,最好先整理下要和导师聊的事情,有点准备工作。
并记得带个笔记本子把老师说的重点下来,免得你出了导师办公室,过会儿全忘脑后了。
8.我参加学术汇报、以及找工作的经历告诉我,学好英语口语,真的很重要。
9.了解清楚自己的需求,少做和自己需求或者目标有冲突的事情。举个例子,读研你只想混个毕业,不那么辛苦,但是你找了个正在事业上升期的青椒导师,那肯定事情很多。
10.读研的时候,万事都要趁早。比如发小论文要趁早;是读博还是就业要趁早决定;选题要趁早;毕业论文也要趁早等等。
11.所有的实验数据要做好命名和备份,不好的数据也不要删除,留着很可能会有用。
我们课题组发生过一件痛心事,有位研三的同学,在开始写毕业论文前一个多月,电脑坏了,所有的实验数据和资料都在电脑里,也没有另外备份,所以你们也要注意这点。
12.做PPT,切记要简明扼要,少用文字多用数据图,注意排版!!
我自己第一次的PPT在组会上被导师数落了好久,这背景介绍咋这么多字,谁会看啊;所有标题字体都不统一的吗;这个数据图怎么能这样解释呢等等。
13.把最近要做的事情写在便利贴上,贴在最显眼的位置(我一般贴在电脑的边边上,一看电脑就能看到),时刻提醒自己要做的事情。
14.读研后,时间是自己掌控,要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管理能力。
我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上午处理紧急的、快速能做完的事情;下午中强度专注于数据梳理和分析、做图、PPT、导师安排的事情、学习等;晚上无打扰时间段做实验或者看文献,写论文。
15.写论文的时候你所引用的论文一定要自己看过,不然可能你引用的这篇文献也是他引用别人的,这种情况就不太好了。
16.读文献的时候不要只看不记笔记,最好把一些常用的写作表达句型、短语记下来,不然当你写论文时,就会有似曾相识但又找不到的情况。
17.不建议你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科研上,因为百分之九十的研究生都不会读博,最好去校外多接触工作相关的事情。
18.多与人交流,建立起自己的人脉。
特别重要的一点,很多人读研后与人交流更少了,这样太封闭自己了,我们隔壁课题组有个学弟就是这样的,平时都很少与人交流,也包括他的导师,导致课题做偏了,浪费了很多时间。
19.理工科注意!
做完实验就把实验数据处理好并保存,并做好数据图和总结,好处是写毕业论文时直接照搬就行,节省了大把时间。
20.最后,选择了读研就要一往无前
不要上了研后有后悔读了研,有时候看到一些学弟学妹抱怨说,读研太累、太坑、学不到东西等,能不能学到东西还是看自己,要好好加油,一往无前!!!
总结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