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竞赛参赛学生如何突出自己的优势?

在美本升学圈中,你一定听过这样的观点:在国内的申请池中,千万别走理工科路线,卷不出来的,尤其是亚裔男!赶紧转个人文社科路线,最好是小众专业。

我个人要代表机构声明啊,对这个观点我们非常不认同!

对于专业路线选择,我们一向的原则是:学生该申什么申什么,对什么最有passion就申什么。实际上机构学生群体里至少有一半都是理科生,他们也都凭借着过硬的理科实力,精彩的个人故事和奇思妙想进入了耶鲁、宾大、芝大、加州理工等美国最头部的大学。

那你可能会问,这些人本来就是卷王啊,毕竟是一些国内疯狂内卷的理科竞赛中的少数优胜者。这话有一部分是对的,本来竞赛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就是一个零和博弈的游戏,胜利者只有少数人,绝对的百分位和排名就是要筛掉90%的人来定义你前10%乃至前1%的人的优秀。

如果单纯从“零和博弈”或者说“卷”的角度来说,大部分卷不出来的中国理工申请者的前景其实非常悲观。我管这个现象叫做理工学生的“中等收入陷阱”。

他们从进入高中开始,就一窝蜂地投入各种被代理商进口来的英美理科奥赛,常见的有:物理的BPHO 物理碗;生物的话是,BBO,IGem ,USABO,数学的更是人均标配AMCHiMCM,他们在这些竞赛中往往也获得了听起来不错的奖项,甚至是听起来很唬人的金奖。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由于凭借某种优势(自然资源、人口等),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均收入达到了一定水准,但长期停留在该水准的情况。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这些比赛难么?我本人不懂理工科,为此我和业内的专业人士,前十一国际部物理学科主任请教过,他给的分析非常中肯:比如BPHO,难度肯定是有的,起码超过高中物理,并且摸到大学物理一二年级的水平,主要看的是你物理思维逻辑和考试做题能力。能力参与并拿到奖项的肯定是物理尖子生,但到不了物理天才的地步。

而作为升学顾问的视角看,我们每年看到的履历成百上千,这些奖项确实是不小不大,并没有一个能够一击制胜,多数中国理工学生就卡在了这里。

举个例子,英国物理竞赛BPHO每年有2000-3000中国学生参与,金奖率是20%,也就是说每年美本申请池中会有400-500个写着BPHO金奖的中国学生履历,那平均每位招生官能看到几十个BPHO金奖的申请其实是大概率事件。

而且,在中国一个特别令人无奈的现象是,很多学生重复参加各种同学科、同一级别的竞赛,比如参加完BPHO参加物理碗,和同一拨人在同一级别卷两次。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奖项列表上有刷出一个成就,填上了一个空,殊不知是把自己死死卡在中等收入陷阱中。

如何破局?继续向上卷么?当然可以。而且我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你,ISEF,丘成桐,乃至RSI、SSP等顶尖夏校、国际奥赛金牌等,确实能够让你站上另一个高度,一击制胜!但能拿到这个层级的选手毕竟是个位数。

出路在哪?就像老师说的那样,BPHO本质上是个做题比赛。是的,我定义的中等收入陷阱类理科竞赛大多数是考试做题比赛,这是中国学生最熟悉、最沉浸其中学术活动。但我想说,你理科题做的越有快感,考试比赛名次拿的越高,你在这个陷阱里就陷得越深。因为大多数着迷于理科竞赛解题所带来的爽感的中国学生,当面对大学文书:你为什么真心热爱科学的时候,他们的脑中往往一片空白。

而美国顶尖大学想要的,恰恰是那些纯粹的、热忱的、执着的探索人类自然科学知识边界的年轻人。不要觉得我说的很理想化,很阳春白雪,耶鲁、芝大、加州理工这种层级顶尖学府,确实就坚信探索和发明知识,就是他们代表人类要达成的使命。

而我们带过的,能够录取藤校+前十等顶级大学的理科生,有不少奖项其实也恰恰卡在中等收入陷阱里,但他们故事和个人情怀就到了这个层次,从而实现了自我突破。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Level课程AS和A2课程结构区别及衔接安排说明

下一篇

AMC10/12涵盖哪些知识点?备考难点在哪儿?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