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开学季,许多前往美本留学的同学反馈,在新生报到日中,学校用大量的时间进行了有关学术诚信的讲座,有些学校甚至还做了相关的测试。 学术诚信成了这些大学生们入学的第一课,但学校对于学生学术诚信的考察,早在申请阶段就已经开始。 我们可以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2022年初,美国教育周报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发布了一则新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副教务长收到一封匿名邮件,举报宾大学生、罗德奖得主、牛津大学博士录取者Mackenzie Fierceton在撰写Common App文书时涉嫌造假,原因是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申请中,个人背景遭母亲虐待,第一代低收入大学生等背景为捏造。
经过了严格的调查,了解了Fierceton的家庭及父母受教育、职业情况之后,宾大判定她的申请文书系编造,并作出了扣留其学士、硕士学位的处理,Fierceton也因此退出了罗德奖奖学金计划,失去了牛津大学的博士offer。 申请阶段在文书上的造假,直接断送了Fierceton的学术之路。
这样的例子时有发生,由此可见,美国大学极其重视学术诚信,这个要求并不仅仅局限于在校期间的考试、论文、科研,还包括申请阶段的行为,一旦出现学术不端的情况,学校将会给予学生撤销offer、扣留学位等极为严厉的惩罚。 文书作为招生官了解申请者最直接的途径,它需要学生通过整理自己过往的经历,筛选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做出深入的思考。
美国大学要求,文书中所提供的个人经历、奖项、活动等信息必须是真实,必要时候,可由第三方进行核实,同时要求文书由学生本人进行创作,不得剽窃或由他人代写。
当然,文书的写作并非一蹴而就的,有些学生的经历丰富,表达能力强,能够在文书脑暴的环节提供灵感,提炼有效信息,独立撰写,后续只要经过文字的打磨和提炼,就能完成一篇亮眼的文书。
而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文书仍然是申请中一个有些令人头疼的环节,如何在诸多奖项、竞赛、课外活动中筛选合适的例子,或者如何从平淡的经历中找到亮点来展现自己的能力、特质、成长变化以及思考,确定框架之后,如何用最适合的语言进行表达,都需要密集的探讨和文书对改。
也许在经历了反复修改、调整之后,会有人不耐烦,产生是否可以直接由他人进行文书代写的心理,美国大学明确规定这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如果学校有心调查,只要找出学生的托福、SAT等标化考试的写作部分进行对比,就很容易发现端倪。
不过,严格的学术诚信规定,并不意味着在文书写作中的所有问题都需要自己消化,独立打磨,在申请过程中,美国高中和大学鼓励申请人向父母、升学指导、老师和其他人(机构)寻求帮助,以最好的方式在入学申请和个人见解问题/文书的回答中展示自己。
不必为文书写作发愁,文书老师会和你一起脑暴,帮助你在过往的经历中提炼最恰当的信息,鼓励你总结和思考,哪怕你写出的初稿不够完美,文书老师也会给你修改意见,陪你反复对改,你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保持耐心,融合了亲身经历,沉淀了越来越深入的思考,在自己的手中经历反复打磨的文书,一定会打动招生官。
看到这里,对于文书中学术诚信的定义,你是否有了具体的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