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批判性思维?

Hi,你知道吗?思维是人类的心理现象之一,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在心理学界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就是人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对于思维,我们在不断探索,我们也希望它不断提升。而在各种思维中,批判性思维更是人们所重视的,它能够促进人类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有条不紊地表达和调整自身需求,引导形成适应性高、可持续性长的正确行为方式。

今天,NSDA君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实打实的培养批判性思维干货!在揭秘之前,请你跟着NSDA君一起,把自己带入这个场景:

你正坐在课堂里上课,老师讲得声情并茂,你听得也津津有味。

可是,老师突然停下了讲课,并让大家自由思考——是否有没听懂或是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对刚才所讲解的内容进行提问。

这时候,你是否有些茫然,感觉自己根本提不出问题?

其实,这类情况并不少见,相信大家在学校里也或多或少遇见过,但请你仔细回忆一下:当你说你没什么可问的时候,真的是没什么可问的吗?

事实上,提问的行动是和批判性思维紧密相连的。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原则是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所以你设想的以上场景,是最直接的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途径。

“伸手党”的出路 只有“死胡同”

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 Thinking的直译,指个体在复杂的情境中,能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和识别假设,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

从认知心理学基本理论观点出发,不当的思维方式会带来不良认知取向。这也是引发人们不良情绪反应,进而选择不当行为方式,诱发各种心理问题的重要源头。要解决这些问题,公正、客观、科学的批判性思维必不可少。

由于应试教育,我们常常习惯当“伸手党”,被动地接受老师传递的知识、信息被毫无保留地灌输到大脑中,只要记下来,考试的结果并不会呈现得太差。这的确是一条“捷径”,但同样也是一条“死胡同”。

因为我们一旦陷入被动接受信息、不主动思考的怪圈,那么和批判性思维也就背道而驰了。

如何树立批判性思维?答案已然显现——从学会提问开始。

大多数人不善于提问,使得我们认识很多东西都仅仅停留在浅层次,只能看到别人想给我们看的东西,难以打破表象进入核心。所以,学会提问非常关键,不论是问别人,抑或是问自己,只要踏出了独立思考的第一步,就往批判性思维靠近了一步。

如何学会提问?这个时候,提问三部曲就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提问三部曲?即“WHAT”、“HOW”、“WHY”。

如何用提问三部曲将事物拨茧抽丝?NSDA君用一个例子诠释给你听。

有这样一个关于留守儿童的新闻:

2017年5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宋英辉说:“我国大概有6000多万留守儿童,加上3600多万的流动未成年人,总数在一亿左右,大约占了全国3亿未成年人的三分之一,为国家治理、社会管理带来很大挑战。”

这类新闻并不少见,很多人只是匆匆扫一眼便结束,知道有这件事情即可,鲜少对此进行深入思考,便也难以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那么,如果我们把提问三部曲贯彻进来,由这个留守儿童的相

关新闻,我们可以提哪些问题、获取到哪些数据、验证哪些信息?

01▶Step 1◀从What了解表面

拒绝肤浅表面,深挖深度内涵

不学这三部曲,你很难真正触碰到批判性思维!
不论摆在我们面前的事情是什么,我们要触碰它,那么一定要先了解事情经过。只有对事情的经过有了初步把握,我们才能对事物形成一个初步的、肤浅的、表面的认识。

用留守儿童的新闻做引子,在“What”的层面上,我们可以提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问题:

• 这是谁说的?是事实还是观点?说话的人处于什么立场?

• 哪句话是事实?事情符合常识或逻辑吗?信息源是什么?数据是否可靠?

• 哪句话是观点?我理解得对吗?观点是否提供了理由?理由是否可靠?

不论信息的主体是人还是事物,不管信息庞大还是浅显,可以清楚的是,我们每天得到的信息,基本都停留在What阶段。

“What”阶段是我们一眼就可以看见和收集信息的阶段,这一阶段通常只反映出事情的表面现象,而表象跟本质往往是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

所以,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What”阶段,很可能会被表象误导,更别说如何挖掘事物本质进行深层思考了。

02▶Step2◀从How分析细节

运用推理,挖掘答案

当我们走过“What”阶段,对事物基本信息有了把握后,紧接着,我们就需要进入第二阶段——“How”。“How”即在了解事物经过的前提下,思考各种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又如何影响了该事件的一步步发展?

对于提出“How”类问题并挖掘答案,需要我们具备并运用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

不学这三部曲,你很难真正触碰到批判性思维!
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在“How”的层面上,我们可以提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问题:

• 留守儿童现象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因素?

• 这些孩子如果跟在父母身边,如何生活学习?

• 如果留在家乡,如何生活学习?

• 打工子女都有哪些学校可上?

• 打工收入是否可以支付学费?

• 还有什么信息是我不了解的?还有没有其他观点是我没想到的?

通过“How”的提问,我们可以打破事物表层的束缚,充分挖掘事件中那些难以注意的细节,从而对逻辑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到通往本质的途径。

03▶Step3◀从Why深入本质

最重要一环,直击根本

何为通往本质的途径?“Why”显然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当你把关于“How”的各种关系理清楚之后,就可以开始思考“Why”了。事实上,“Why”可以引申出非常多的问题,但我们不能盲从盲问,而是应该是尽可能地“切中要害”,把问题引向事物的本质。

当我们遇到棘手的事情时,想一想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借此,我们才有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只有经常思考的人,才能够在一次又一次的提问和剖析中,逐渐掌握这种“直接命中要害”的思维能力。

一旦把这些“Why”类型的问题都想明白,我们就会整个事件有一个既宏观又深刻的认识。

不学这三部曲,你很难真正触碰到批判性思维!

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在“Why”的层面上,我们可以提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问题:

• 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数字?

• 为什么会给社会带来很大挑战?

• 被老人带大的孩子会有什么问题?

• 他们能够接收良好的教育?

• 为什么父母不选择带在身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困难?

• 社会是否为这些儿童提供救助和福利?

• 是否有相反的意见?

在对事件本质的一步步深入和探索中,我们可以把“Why”的问题想清楚和想通透。此时,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What”,我们会很明显地感受到,现在看见的东西,和之前所谓的事物表象已经迥然不同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通过提问三部曲的层层递进,我们已经看到了事物的本质。

人类之所以能够从众多动物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人类更善于思考,脑子不用也会生锈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动脑子,多问问题,使看待问题的方式不要流于表面。

经过提问三部曲,我们可以学会提问、理清思路、看透本质,可以循序渐进地完整看见事物全过程。而这,就是锻炼批判性思维的流程和魅力。

不学这三部曲,你很难真正触碰到批判性思维!

现如今的社会,网络高度发展,各类信息鱼龙混杂。在这种情况下,批判性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让我们学会透过现象看清事情的本质,让我们克服无知与自欺欺人的恶习,挖掘事物的核心所在,从而认清自己的真实需求,提升认知自我和世界的能力,用独立思考的能力,理性地观察世界。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当你面临提问的需求时,NSDA君希望你能主动并积极地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批判性思维的魅力也将在这一刻大放异彩!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2年冬天 哈佛·斯坦福邀请赛在等你!

下一篇

2019年第7届新加坡天文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四)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