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ntity是什么意思?Identity和文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大家好!我是Huini。做留学顾问这么多年,今天想跟大家从申请文书里聊一个高频出现的单词——Identity (身份认同)

01 Identity是什么意思?

我们常说的ID Card,全称是Identity Card,身份证。Identity,普遍的中文翻译是“身份”或“身份认同”。这个单词,对很多人来说很陌生。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当这个词在我的工作、阅读和脑海中高频出现的时候,我总有一种感觉,还没有仔细琢磨和思考过“identity”,或“身份认同”究竟是着什么。于是,我求助英文维基百科中对“identity”的定义:

Huini说|除了分数,冲藤还需要这项特质,但是大多数中国学生都没听说过

Identity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品质、信仰、人格特质、外表特征以及表达形式。换句话说,能够来去赋予一个人物或者一个群体以性格的这样的一个东西,就叫identity。还有一次看到这个单词,是在一本发展心理学的教材里面。

书中说:学生到了高中阶段,要完成一个重要使命——同一性。这个词在生活中不常见,并且这是本外文翻译后的教材。我去查了一下对应的英文单词,发现又是这个“Identity”!在一些中文的释义中Identity也称为“自我同一性”:“个体内在自我之间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平衡,通过认知和自我综合来组织、建构统一整体的自我。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过去我’、‘现在我’、‘将来我’产生内在的连续性,也是个体现实自我、真实自我、理想自我之间一致性关系的体现。

在前面社会学这个定义中,identity指的是品质、信念、个人特征、外貌等等可以被表达出来对部分。而后面对于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的讲述,却让我非常有感触

02 高中阶段学生的Identity如何形成?

我们的学生从国内公立学校进入UWC、国际高中或是去国外上学的时候,通常会面临一些挑战,并且会有一段很不适应的过程。很多家长会推测,或许是新环境、新文化带来的转变,亦或是学习难度的变高了,又或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的叛逆导致的等等。

这些原因是有的,但是家长们通常会忽略一个真正的原因:新环境的价值取向改变了。到了国际学校,学生会发现,这里并不是单靠“分数”来决定高低上下的位次和个人的水平,而是更多元了

有的学生跳舞特别好,有的学生特别会骑马,有的学生非常会编程,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学生长得漂亮或帅气,对于人衡量的维度更多元了。不像是以前只有一把尺子,大家去够同一个高度。很多学生,小学初中学习非常好,但是到了高中,就跟不上了。他们意识到自己学习拖延,很多事情不想做、没什么动力去做了。这是我们常常碰到的。

家长们也会跑过来说孩子是时间管理等等出了问题。但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这种新的环境、新的价值取向,需要孩子们去建立新的自我认同,也就是新的“identity”。这个时候他们会开始思考“我到底是谁?”如果分数不能界定我的话,那么我到底是谁?一方面,他们要去追求社会对他们的认同,比如作为学生,分数代表了学生在学业上的好坏;另一方面就是寻找到自我的认同,这也是在国际教育中经常会谈到的重要概念。

这两方面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冲突,孩子们往往意识不到这种冲突感,但他们在新环境中的学习难度适应困难的时候尤为深刻。这时候他们可能就会表现为家长眼中“时间管理有问题”“拖延”等等,家长也会非常非常非常紧张。但其实,学生们正在自己的“底层系统”中经历一个原有系统变为碎片,而碎片正在进行重建的过程。

看这种我们称为“看见世界,发现自己”的过程中,学生会去思考: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的个性、特长是什么?我想做怎样的人?我的愿望、理想是什么?如果他没有得到很好的资源或者被提供一种很好的环境去鼓励他们思考,而只是去做一些竞赛、题目,或者被过早地定义为“哪方面有问题”,那么这个学生其实没办法很好去渡过这样一个阶段。他们是很难实现真正的个体独立的。

实现不了,接下来他们会对自我有很大的羞耻感,因为他们会觉得我既不想迎合社会的认同,而在找自我认同时又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去做事,从而陷入了纠结。但相反,如果他们在这个阶段得到支持,宽容和所需要的资源,他们的自我同一性是能够建立起来的。

03Identity和文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样一来,我们可以理解identity为什么在申请中如此被看重,它代表了人是如何认识和定义自己的,是每个申请者独一无二的属性,也是美国大学招生官希望看到的,申请者身上除了成绩、活动、推荐信以外的“人”的部分。在众多一眼望去标化成绩同样“优秀”申请者中,大学在寻找自我认同感强的学生,那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出类拔萃”的学生。申请文书,实际上是盛装一个学生的“Identity”的有形的容器。我们想用辅导文书的过程去提升学生的Identity。

当我们在看一篇还未经过辅导的学生的文书时,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他们写的东西往往都是像个“第三方”一样在描述一个事件,而没有他自己的感受、体会、认识,非常的“客观”我们在读时只能看到这件事是怎样的,而看不出在背后的人是怎样的,这种情况非常常见,而这也是在辅导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对此类学生,我们常常鼓励他们多去想,多去讲,把事件背后的人“抓”出来,把事件背后“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的感受是什么、思想是什么想清楚。

而这一点,在我们的文化与社会中并不被提倡和鼓励的:我们跟别人PK来PK去,PK的并不是“我是怎样的一个人”,而更多的是我们的资源是怎样的,我们的结果、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怎样的。这使得我们的青少年们在自己的价值观里认为最有价值的不是“我自己”而是资源、结果、结论。

还有不少同学有这样一种情况,我们读他的文书会发现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割裂”的,现实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也同样是“割裂”的。这“割裂”是什么意思呢?从文本上看出,他们在写“真话”时,字里行间充满了纠结,你能感受到他的内心像两个小人在打架,不知所措,没有答案。

但是当老师帮他们把“过去、现在和未来”梳理清楚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其实是文书的基本脉络: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其实就是美国大学申请的主文书;未来的我、我想要做什么,其实是美国大学申请的补充文书Why major 、Why school。这也是一个身份认同感从不清晰到清晰的过程。

身份认同感清晰的人是强大的。他们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一点风吹草动就受影响,不会因为人家说他们差,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差,甚至会跟说他们差的人“较劲”:其实我不差。他们自己是非常“稳定”的,是有明确的“意识”的。这种明确地意识来自于自己和各种人的交往、在不同地方的见识,这些与人的交往与见识会给他最真实的反馈,而这些反馈也会帮助他慢慢构建一个完整的自己。在我们的经验中,这样的学生,往往会获得超出标化成绩所“定义”的更好申请结果。

美高往往申请结果会好一点的原因也和这个有关。美高的教学环境里,有许多英文文学课程里的内容,它们非常强调“什么叫identity”,从“文学身份”去搞清楚自我认知。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美国高性价比受认可的一年制硕士项目汇总

下一篇

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和经济学大一学生专访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