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考古,即考究古物。东汉时已有“古学”这个名词,泛指研究古代的学问。北宋时诞生了一门研究青铜器和石刻的学问-金石学,即中国考古学的前身。这时“考”“古“二字也开始被连用。公元1092年成书的考证古代铜器和玉器的《考古图》就首先使用了“考古”这一名词。
考古学属人文类学科,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二者涉及的研究对象都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实物。
考古发掘是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来源,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的文物,具有更大的历史价值,因为它们有明确的出土地点,时代比较准确,有一群共存的器物,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文物制造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面貌等。考古学的研究对博物馆的陈列、宣传、教育作用起到支撑作用。博物馆对考古发掘品作进一步的研究、展示和教育宣传工作。二者相辅相成,从而更好的实现自身职能。
考古学的历史发展
汉文中“考古学”一名,译自欧文,而欧文中考古学一词的字源,如英、法、德、俄、意、西等各国文字,都是源于希腊文。希腊文中这个字是由意为古代或古代事物和意为科学的两个词根组成。这名词在古代希腊是泛指古代史的研究,公元前 4 世 纪 时柏拉图使用这字时便是这种含义。后来这字很少使用。但是,到了 17 世纪时,这名辞又重新使用,这时已用以指古物和古迹的研究。最初,即17、18世纪时,一般用以指古物和古迹中的美术品;到了19 世纪时,这才泛指一切古物和古迹。
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萌发考古思想、最早出版古物研究专著的国家。在公元前4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朦胧地懂得收藏古物的价值,甚至在当时的洛阳建起了一个类似今日博物馆的“守藏室”。宋代,金石学研究颇为发达,开始出现古代金石研究著作。例如北宋元祐七年吕大临编纂的《考古图》、刘敞的《先秦古器图碑》和《先秦古器记》、宋徽宗敕撰的《宣和博古图》、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欧阳修的《集古图》、赵明诚的《金石录》等等。 在东汉时代(公元12世纪)已有“古学”名称,如《后汉书》说郑兴长于古学,又说他好古学。书中又说:马融传古学,贾逵为古学,桓谭好古学。这都是泛指研究古代的学问。到了北宋中叶(11 世纪)便已有考古学的前身金石学的诞生。
最初是限于吉金(青铜彝器)和石刻;并且已有“考”、“古”二字连文。例如,1092年成书的北宋学者吕大临的《考古图》,其中著录了公私收藏的古代铜器和玉器,便是把“考古一词作这样了解的。稍晚的南宋程大昌《考古编》、叶大庆《考古质疑》二书,虽也用“考古”一辞,内容乃是考证文章,当又作别论。到了清代末叶,金石学的研究范围扩大了,便有人(如罗振玉)主张应改称“古器物学”,清代至民国的这种古器物学,更接近于近代的考古学。所以也有人把西文的考古学一词译作“古物学”(如1931 年商务版《百科名汇》第 28 页)。
但是我国的这种“古器物学”经过系统化后虽然可以成为考古的一部分,而本身并不便是考古学。而且考古学一词现已成为一般通用的学科名称,我们应加采用。日本由欧洲引进这学科,最初是考古学和古物学两个名称并行,但是1887 年(明治二十年)以后便专用考古学这一名称了。 清代,分门别类的著作大量涌现,除考究古代金石的著作外,还有考究古代钱币、玉器、陶瓷器、文字等不同类别的著作,其中古文字研究成果尤为突出。1926年由李济主持,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进行的发掘,是中国学者第一次主持的田野考古。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主要是物质的遗存,或者说是遗物与遗迹。而这些遗存应该是古代人类的活动遗留下来的。考古学的研究集中在对过去的研究上,包括过去文化所遗留下来的各种资料。所以它的研究对象是属于一定时间以前的古代。比如英国的考古学下限是诺曼人的入侵(1066年),法国是加洛林王朝的覆灭(987年),美洲各国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年),中国的一般是以明朝的灭亡(1644年)为下限。英国出现的中世纪考古学(Medieval Archeology)则把时间下限推进到了1640年。而美洲各国的工业考古学(Industrial Archeology)则研究近代工业初期的遗物。随着时代的前进,这些下限都会自然地向后推移。
博物馆学的历史发展
博物馆学和许多学科一样是从描述开始的。博物馆志 (Museogrophy)一词在西方语言中的出现早于博物馆学 (Museology)。17世纪出版了一批博物馆藏品目录,其中最著名的是1656年在伦敦出版的《特拉德斯坎特博物馆目录》。1727年第一部以博物馆方法学命名的著作在莱比锡出版,作者是C.D.F.尼克利乌斯。该书主要探讨藏品的分类、管理和补充来源。他认为博物馆应该根据便于学习的原则展出藏品。自然标本必须与人工制品分开。
到了1837年 G.F.克莱姆发表了第一部关于博物馆史的论著《论德国科学和艺术藏品的历史》。19世纪中叶,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美国史密森学会的第一任会长J.亨利十分注意博物馆普及科学知识的功能。在他的影响下,G.B.古德于1888年起发表了《博物馆历史和历史博物馆》、《未来的博物馆》和《博物馆管理原则》,系统地论述了博物馆在传播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知识水平、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1904年英国博物馆学者D.默里发表了三卷本的《博物馆的历史及其利用》,系统地论述了欧洲博物馆的历史和现状,也强调了为研究服务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博物馆学研究进一步发展。1934年国际博物馆事务局出版了两卷本《博物馆学》,并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促进了各国博物馆学的研究。T.R.亚当姆的《博物馆的公民价值》、《博物馆与大众文化》和G.F.拉姆齐的《美国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是这方面的重要著作。
在西欧、北美和日本也有许多重要的博物馆学研究成果问世。A.S.维特林的《博物馆:它的历史及其教育任务》一书,对于收藏活动和博物馆的起源、博物馆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各种类型博物馆、博物馆在教育中的作用等都有较全面的论述。法国G.巴赞的《博物馆时代》是继维特林之后的一部重要博物馆史著作。1969年纽约出版的《神圣的园林,博物馆论文集》,作者是美国著名博物馆学家、史密森学会会长S.D.里普利。
1970年在联邦德国出版的论文集《未来的博物馆》,在美国出版的维特林新著《寻求有用的未来博物馆》以及 1972 年在纽约出版的《危机中的博物馆》等著作,强调博物馆应该为大多数公众服务的思想。英国K.赫德森著《八十年代的博物馆》以及其他著作则对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与博物馆面临的新任务进行了探讨。在日本,继棚桥源太郎之后,鹤田总一郎、仓田公裕等人都对博物馆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博物馆学的发展。国际博协1974年哥本哈根大会的议题是“博物馆与现代世界”,1977年莫斯科大会讨论了“博物馆与文化交流”,1980年墨西哥大会以“博物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职责”为题,1983年伦敦大会探讨的是“博物馆如何适应发展中的世界”,1986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大会则着重讨论了博物馆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发展中国家的博物馆在保存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作用。国际博协所属的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自1977年成立以来,举行过多次学术会议,先后讨论了“博物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与局限性”、“博物馆的生态学与社会活动”、“博物馆学的分类与系统”、“博物馆学的专业培训”等问题,为发展普通博物馆学做了不懈的努力。
考古学&博物馆学阅读参考书目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2.[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3.王宇信主编:《甲骨学一百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4.[英]科林·伦福儒,陈星灿等译:《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5.陈淳:《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6.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8.《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中国考古学·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12.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13.[英]格林·丹尼尔:《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的方法与应用》,文物出版社2012年版。
15.陈铁梅:《科技考古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朱泓:《体质人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7.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18.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19.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版。
20.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1.赵诚:《二十世纪金文研究述要》,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
22.杨泓:《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25.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26.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三联书店2006年版。
27.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法规文件汇编(1949—2009)》(上下册),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28.[美]苏珊·麦克劳德编,王晓蕊译:《重塑博物馆空间——建筑、设计、展览》,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年版。
29.[美]尼尔·科特勒:《博物馆战略与市场营销》,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30.[加拿大]盖尔·洛德.拜伦·洛德,杨康明等译:《博物馆管理手册》,燕山出版社2007年版。
31.[美]托马斯·霍文,张建新译:《让木乃伊跳舞: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变革记》,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博物馆学研究学习书籍书目
通论、概论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均2000 上海古籍出版社
《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严建强著 1998-9 浙江教育出版社
《新博物馆学手册》(美)乔治•埃里斯·博寇著,张云等译 2011-1 重庆大学出版社
《文化载具: 博物馆的演进脚步》 徐纯著 2008 中华民国博物馆学会
《博物馆学通论》马继贤著 1994-7 四川大学出版社
《博物館學•德語系世界的觀點》(理論)(實務) 弗德利希2005-1-24五觀藝術
《論博物館學》 張婉真2005-3-1典藏
《八十年代的博物馆——世界趋势综览》(英)肯尼斯·赫德森著 1986 紫禁城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 博物馆》1993-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全球化下的中国博物馆》李文儒2002文物出版社
《博物馆学新视域》蔡琴 2003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中国博物馆史论》 吕济民2004-12 紫荆城出版社
《北京博物馆学会论文集》博物馆学会 2000 2002 2004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纪事1949-1999》(上下册)内部发行 国家文物局党史办公室 编2002-9-1 文物出版社
《回顾与展望:中国博物馆发展百年》中国博物馆学会2005-09-01 紫禁城出版社
《博物馆观察:博物馆展示宣传与社会服务工作调查研究》曹兵武 2005-09学苑出版社
《民族博物馆学教程》石建中 编著2006-3-1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考古学、博物馆学》2007-1福建教育出版社
《博物馆的美学经济》刘惠媛、章光和 2008-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 (美)珍妮特•马斯汀 2008-8江苏美术出版社
《博物馆怀疑论:公共美术馆中的艺术展览史》 (美)大卫•卡里尔、丁宁 2009-2江苏美术出版社
《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 宋向光 2009-3科学出版社
《遗址博物馆学概论》吴永琪等主编 1999-7 陕西人民出版社
《博物館大勢觀察》 張譽騰2003-11-1 五觀
《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编 2008-5北京燕山出版社
《小黄侗族民俗——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张力军,肖克之主编 2008-8中国农业出版社
《博物馆有什么价值》 林明美2006-2十三行博物馆
《当代美国博物馆》段勇 2003 科学出版社
管理与运营
《博物馆管理百科全书》2004-2学苑出版社
《博物馆管理办法贯彻实施与博物馆科学管理及信息化建设实务全书》 谭波 2006-2中国知识出版社
《博物馆管理手册•当代博物馆学前沿译丛》盖尔•洛德 郝黎等译者2007-10北京燕山出版社
《博物馆战略与市场营销•当代博物馆学前沿译丛》(美)尼尔•科特勒、菲利浦•科特勒著 潘守永等译2006-12 北京燕山出版社
《博物馆藏品征集、保护、陈列艺术及内部管理实用手册》丁言斌主编 2005 银声音像出版社
《改善博物馆的品质与标准之指南与博物馆的认定:博物馆的品质保证》Hans Manneby等主编 徐纯译 中华民国九十四年十月 中华民国博物馆学会
《零障碍博物馆 》美国博物馆协会AAM著 桂雅文等译2001 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
《新世纪的博物馆营运》黄光男等著2002 国立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经验》 Dr. John H. Falk & / Dr. Lynn D. Dierking 羅欣怡 皮淮音 / 金靜玉 林潔盈译 2002 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
《新博物館管理》 提姆•安魯斯 桂雅文譯2002-3-1五觀
《博物馆专业人员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与法国的对话》2004-11 国立历史博物馆
《博物館行政Museum Administration:An Introduction》 Dr.Hugh H.Genoways/Lynne M. Ireland 林洁盈译 2007 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
《博物馆企业》 黄光男2007-2艺术家出版社
《博物馆的人力活泉》刘德胜 2008 台中市舜程印刷有限公司
《推展博物馆营运研讨会专辑》 十三行博物馆2006-12
陈列
《博物馆陈列艺术》国家文物局主编,文物出版社,1997年。
《光的艺术: 光在陈列艺术中的应用与研究》 陈同乐著2006 文物出版社
《博物馆陈列的组织与技术》 (苏)米哈依洛夫斯卡娅,А.И.著 宋惕冰译 1959 文物出版社
《现代展览与陈列》丁允朋 1992 江苏美术出版社
《展览空间规划》(美国)康威•洛依德•摩根 1995台湾新形象出版社
《中国通史陈列》中国历史博物馆编1998 朝华出版社
《博物馆陈列艺术》夏书绅等1999,文物出版社。
《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图集》夏书绅1999,辽宁人民出版社。
《中国博物馆陈列精品图集》李文儒 1999-2003 (一、二、三)文物出版社
《河南博物院精品与陈列》孙英民主编2000 大象出版社
《陈列艺术》徐湖平 2003 东南文化出版社
《纪念馆陈列策划》俞乐滨著2003 白山出版社
《谛听陈列艺术的脚步声》 赵春贵 2003 湖南人民出版社
《历史•空间•媒介—湖南省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黄建成/刘如凯2004 湖南美术出版社
《中国博物馆陈列精品(四)》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文物报社编2006-5文物出版社
《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与实施》 曹兵武、崔波 2006-06学苑出版社
《文物塑形思考:瓯骆遗粹广西百越文化文物精品展展览设计》 胡晓建、等、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7-0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鼎力铸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陈列设计艺术》朱成山2008-11南京出版社
《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策划与实施》刘玫2009-4文物出版社
《博物馆策展实践》 姚安著2010-5-1科学出版社
《博物馆陈列形式设计析览》封良珍著 2008 河北美术出版社
《香港历史博物馆展览总纲》 香港历史博物馆编
《<香港故事>常设展导赏资料》 香港历史博物馆编
《獨立策展人Independent Curators》 愛莉森.卡羅,桂雅文譯2004-7-1五觀
《触发创意的博物馆》 Alan Gartenhaus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
《展覽複合體──博物館展覽的理論與實務》 David Dean 蕭翔鴻译
《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陳佳利 2007 典藏藝術家庭
保管 32本
《文物保护学》 王蕙贞2009-03文物出版社
《文物保护学基础》康忠鎔主编1995 四川大学出版社 (马上新编出炉哈)
《文物保护技术》 王成兴、尹慧道 2005-03安徽大学出版社
《文物养护工作手册》王武钰主编 首都博物馆编 2008 文物出版社
《文物保藏学原理》张承志著2010.8科学出版社
《文物保护技术》第二辑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编 1982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文物保护技术》第三辑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编 1982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适用技术》(印)阿格雷瓦尔等著 宋惕冰等译1985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办公室
《文物保护管理概要》李晓东著 1987.12 文物出版社
《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学论文集》 马承源主编 1996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中国文物和文物保护技术》 陆寿麟等著 2001 山东友谊出版社
《文物保护与鉴定执法实务全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本书编委会主编2002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文物保护科学论文集》侯卫东主编 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著 2004 文物出版社
《文物保护与修复纪实 第八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王蕙贞,宋迪生,王璜生主编 ; 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广东美术馆编 2004 岭南美术出版社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编2005 紫禁城出版社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意)马里奥•米凯利,詹长法主编2005 科学出版社,
《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实录》 于子勇主编 ; 故宫博物院编 2007 紫禁城出版社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2007-02科学出版社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第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 陆寿麟主编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编 2008 科学出版社
《文物保护研究新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等]编 2008 文物出版社
《文物保护与资质资格管理法律法规汇编》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编 2008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东亚纸质文物保护 第一届东亚纸张保护学术研究会论文集》苏荣誉,詹长法,(日)冈岩太郎编 2008 科学出版社
《古代丝织品的病害及其防治研究》奚三彩主编 2008 河海大学出版社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二) (意)马里奥•米凯利、詹长法2009文物出版社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三) (意)马里奥•米凯利、詹长法2009文物出版社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卷四) (意)马里奥•米凯利、詹长法2009文物出版社
《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黄克忠,马清林主编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 2009 科学出版社,
《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室建设与研究 以首都博物馆为例》 王武钰,赵瑞廷编著2009 燕山出版社,
《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保护技术手册》 博物馆藏品保护丛书 赵丰主编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主编 2009 文物出版社
《博物馆藏品保护与展览——包装、运输、存储及环境考虑》(加)斯托洛著,宋燕等 译2010-4-1 科学出版社
《文物保护手册》黄光南,陈国宁总编辑 2002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文物保护科技文集》周宝中著 2000 国立历史博物馆
建筑 12本
《国外建筑设计方法与实例丛书-博物馆建筑》(美)亚瑟•罗森布拉特 周文正译2004-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博物馆建筑设计》邹瑚莹2002-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博物馆建筑与文化》程旭2002机械工业出版社
《德国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王路2003 清华大学出版社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征集方案集》毛钺2004 中国建工出版社
《博物馆建筑设计》王路2004 中国建工出版社
《世界博物馆建筑》(德)维多里奥•马尼亚戈•兰普尼亚尼 等编著,赵欣,周莹 等译2006-8-1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建筑快速设计:博物馆》 《大师》编辑部 2008-1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1世纪博物馆:概念•项目•建筑》 (德)格鲁伯,等、常玲玲,等2008-4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博物馆建筑设计》蒋玲 2009-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环境•设计:博物馆建筑特辑39》(2009年12月刊) 辽宁科技出版社2009-12
《绿色博物馆建筑的探索: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节能技术研究为例》2010-1上海人民出版社
教育与观众
《2002博物馆公众研究——以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为例》史吉祥 / 郭富纯2003 吉林人民出版社
《理解与诠释:观众与博物馆学习研究》吴国淳2005-12国立历史博物馆
《观众与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陈列科教集》谢沫华主编1998 云南科技出版社
《数字博物馆资源建设规范与方法》(人文艺术类)大学数字博物馆系列丛书 陈红京,吴勤旻 编著2006-12-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数字博物馆概论》(中国大学数字博物馆丛书)徐士进,陈红京,董少春著 2007-4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数字博物馆的生命力:2007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究》刘英,张浩达 主编2007-11-1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博物馆数字资源的管理与展示》(中国大学数字博物馆丛书)齐越,沈旭昆 著 2008-6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博物馆免费开放参观指南》国家文物局2008-6文物出版社
《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思考: 广西博物馆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编 2009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博物馆教育新视阈》 杨丹丹,阎宏斌、杨丹丹、阎宏斌 2009-5出版文物出版社
《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编 2009-10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研究》郝国胜 黄琛 著2009-11-15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博物館教育人員手冊》 葛蘭恩.塔伯伊 林潔盈譯2004-9-1五觀
《了解你的观众:十三博物馆营运及观众行为调查分析研究》林明美 2006 十三行博物馆
《美術館的魅力–21世紀初美術館教育經驗分享》黄钰琴2006-9-1 艺术家出版社
《文博新潮: 藝術博物館教育》 林雪虹 2007大學美術博物館
《博物馆社会教育》北京博物馆学会编 2006-7北京燕山出版社
《社会视野下的博物馆教育》阎宏斌,郑智编 2006-10文物出版社
《在传播科学中传承文明-——博物馆研究论文集》康熙民,孟庆金主编 2007-5文物出版社
世界博物馆大观
《形形色色的博物馆》 马继贤 199 四川大学出版社
《超感人博物館-日本主題收藏所23選》 曹文瑞2003-8-1宏碩文化
《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 李俊明2004-07-1田園城市
《全球古根漢效應》 蔡昭儀2005-4-1典藏雜誌社
《超感人博物館2》曹文瑞2005-5-10行遍天下
《博物館就是劇場》 劉婉珍2007-10-1藝術家雜誌社
《当前艺术发展之观察与省思: 美学、经济与博物馆学研讨会论文集》巴东等著2008 国立历史博物馆
《台湾博物馆系统丛书》2009 国立台湾博物馆
《北京博物馆精华》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 编1995-5-1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与历史同步的博物馆——大炮台》 澳门博物馆编1998
《北京博物馆指南》付公钺2000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中国长江水下博物馆——白鹤梁题刻》陈之涵 陈曦震 李书敏编 2003-6重庆出版社
《走进名人故居》 车吉心 2005 山东画报出版社
《台湾的特色博物馆》李怡君 2006-03远足文化
《中国大学博物馆志》大学博物馆志编写组编 徐士进,陈红京整理2007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特色博物馆》CCTV走进科学 编 2008- 1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漫步博物馆》 孙建华编著200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国人到此,低头致敬:中国建川博物馆聚落》师永刚 刘琼雄编 2008-7新星出版社
《当代北京博物馆史话》刘宝明著2009-1-1 当代中国出版社
《走进艺术殿堂-中外博物馆漫步》 1997-4 华夏出版社
《法国博物馆》(法)萨卢瓦 狄荷花 / 汤延英译2000-9-1 商务印书馆
《自由的张力:美国博物馆之旅》鲁仲连 主编2002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浪漫主义的先声:法国博物馆之旅》鲁仲连 主编2002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艺术中呼吸:意大利博物馆之旅》鲁仲连 主编2002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交会的空间:日本博物馆之旅》鲁仲连 主编2002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贵族之后:英国、西班牙博物馆之旅》鲁仲连 主编2002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理性的光芒:德国、尼德兰、北欧博物馆之旅》鲁仲连 主编 2002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拜占庭精神的沐浴中:俄罗斯、匈牙利、捷克、奥地利、瑞士博物馆之旅》鲁仲连 主编2002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上博物馆》 桂雅文 2003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东京的博物馆》东京都博物馆协会主编2003
《大英博物馆日记》 陈平原 2003-9-1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世界博物馆》全8册 张文彬、中国博物馆学会2003-10大象出版社
《当代西方博物馆发展态势研究》 杨玲 潘守永主编2005学苑出版社
《伟大的欧洲小博物馆》 詹姆斯•斯图尔顿 2005-6上海古籍出版社
《博物馆:世界的情人》王璐 编著2005-8中国宇航出版社
一些英文文献:
1.Bailey,Kenneth D.(1997).Research methods for creating a just world:Overcoming barriers to inclusion in social research.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Social Problems.
2.Blessing,Lusienne T.M.,& Chakrabarti,Amaresh.(1999).A design research methodology.Godalming,Surrey,UK:Springer Verlag London.
3.Dyer,James A.(1996).The art and science of survey research.In Timothy J.Flanagan & Dennis R.Longmire(Eds.),Americans view crime and justice:A national public opinion survey.Thousand Oaks,CA:Sage.
4.Grunow,Dieter.(1995).The research desige in organization studies:Problems and prospects.Organization Science,6,93-103.
5.Bechofer,Frank,& Paterson,Lindsay.(2000).Principles of research design in social sciences,New York:Routledge.
6.Greene,Jay P.,& Peterson,Paul E.(1996).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evaluation research:The Milwaukee school choice plan(Occasional Paper 4).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7.LaFond,Colette,Toomey,Traci L.,Rothstein,Catherine,Wagenaar,Alexander C.,& Manning,Willard.(2000).Policy evaluation research:Measuring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Evaluation Review,24,92-101.
8.Americans for the Arts, 2002, Arts & Economic Prosperity The Economic Impact of Nonprofit Arts Organisations and Their Audiences, Washington DC: Americans for the Arts
9.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2003, Annual Report, 2003, Cm 5920,London:TSO
10.London Development Agency, 2003,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Notting Hill Carnival,London:LDA
11.Office of National Statistics, 2003, Monthly Digest of Statistics, No 691, July 2003,
12.Society of London Theatre (1998) The Wyndham Report, London:SOLT
13.Kenneth Blanchard.speaking at the first Future Leaders conference,sponsored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ssociation Executives(ASAE),June 1988.
14.Nicole Woolsey Biggart, “From the Chair,” Account: A Newsletter of Economic Sociology, Vol.1/2, Spring 2005.
15.Julie Thompson Klein, Crossing Boundaries: Knowledge, Disciplinarities and Interdisciplinarities, Virginia;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1996.
16.Loomis.R (1987). Museum Visitor Evaluation: New Tool for Managements. Nashville: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 P18;P21.
17.Hein G E(1998).Learning in the Museum,London:Routledge,P.4.
18.Benjamin I.Gilman,Museum Fatigue,The Scientific Monthly 12 (1916): P62-74.
19.Loomis.R (1987). Museum Visitor Evaluation: New Tool for Managements. Nashville: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State and Local History, P18;P21.
20.Hein G E(1998).Learning in the Museum,London:Routledge
21.Screven.C.G(1986),Exhibietions and information Centers:Some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Curator,29(2):109-37.
22.Philippe Durey,“La Reunion des musees nationaux: Un exemple de mutualisation des resources economiques des musees au service de diffusion commerciale et des valeurs culturelles”,Nouvelles de IICOM,Numero Special,2001,p.8.
23.Ministere de la Culture et de la Communication,Section 2,Sous-section 1,Journal Officiel de la Republique Francaise,2002.
24.National gallery and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review :stage one report ,section 3 : “the National gallery and the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
25.The British Museum: Report of the Trustees 1999-2000,“Fundraising and Support for the Museum”,Appendix 4: “Donors,Patrons and Friends of the British Museum”.
参考引用资料: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导引 上.docx-原创力文档 (book118.com)
博物馆学_百度百科 (baidu.com)
考古学(考究古代的学科)_百度百科 (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