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藤校申请再遭“滑铁卢”!中国学生需要怎么做?

今年,美国顶尖大学公布ED的结果格外“扎眼“,大部分藤校和Top10学校都缩减了对于中国学生的录取,offer总数相比去年的“小年”又下跌了30%左右。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中国学生真的不够优秀吗?

简单的答案是:中国美本申请者正在陷入一个极度“内卷”的怪圈,造成了大量中国申请者申请材料和背景高度同质化。美国名校已经不想录取千篇一律的中国学生。而这一切并没有被改变,“同质化”正变得更加严重。

此外,来自印度和韩国的学生轻易填补了来自中国美本申请者数量的小幅下滑,国际生申请者总量更相比疫情前暴涨了69%。所以,残酷的现实是绝大多数中国申请者很容易被其他国家的申请者取代(每年都在发生)。而且随着美国名校录取更倾向于弱势群体和平权化,中国申请者和其他传统申请者一样,他们正在被逐渐边缘化,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是的,你没有听错,中国学生现在并不是美国名校的主要招生目标。

客观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是,从我们自身角度出发,我们到底是如何走到了今天的这一步?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必须很清楚地阐述一个基本的事实:名校喜欢与众不同的学生。“多样性”(Diversity)一直是美国名校不断提倡和招生指标。到底什么是多样性?简单来说,就是各种不同的学生。美国名校每年会通过种族、国籍、性别、学术兴趣、活动经历、学生个性、人生经历等不同维度去筛选出一个最多元化的新生群体。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同质化的问题。同质化问题不是由哪个单一组织或者个人造成的,而是在整个升学过程中所有的参与方和整体的大环境所造成的。

拿一个学生举例,假设这个学生今年10年级,他决定进入一个全国前五的国际高中。这个高中有不错的升学成绩,可能每年会有15个藤校和Top10大学的offer。那么,他是如何一步步被整个国际教育体系制造成一个typical的中国申请者的呢?我们从以下这些方面展开:

1. 高中

进入这所国际高中之后,老师会马上开始规划他的活动和学术计划。把SAT托福一定要考高,学校成绩GPA还有AP/IB/A-Level(根据课程体系)也要好好学!接下来,就是确认专业方向。

这边会出现几种情况。第一种学生有明确的学术兴趣。如果这个专业比较热门,之后申请必然会竞争激烈,比如我们常说的商科和经济,数学,计算机之类的专业。但是,类似的学长学姐成功案例多。高中会和你说:“和你专业背景一样的学生,我们之前有A、B、C几个学生,做了D、E、F三个活动之后,就进了X、Y、Z这三个藤校。”

那万一你喜欢或者想换到冷门专业呢,可能有案例参考,但是不多。这就会“吓退”很多人:“算了,不坚持古典学了,学经济好像稳一点!”当然,也会有坚持自己探索或者梦想的学生,但是这样做难度很高,风险也看似很大。毕竟,这条路没有什么人走过。

所以,大部分高中生最后都被框定了几种常见的专业和活动,即使选了一个冷门专业,他们也会试着模仿学长学姐的成功之路,去参加几个特定的竞赛,再去个热门的暑校,再随便加几个社团和志愿者活动。

2. 中介

中介在整个升学过程中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中介理应提供正确的信息,但是,许多中介往往无法理解美国名校招生的底层逻辑,或者他们选择“装傻”或者让学生“随波逐流”,因为这是最稳妥也是最省力的做法。

中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规划”。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北上广的家长在9年级、10年级就签约了中介。但是,中介很难或者根本不愿意做出个性化规划,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这样做“吃力不讨好”。举例来说,一个中介可能为一位学生规划了考古学的申请方向和主线。这时候,迎接中介的一般是家长无数的问题和质疑。“这个以后容易找工作吗?”“你之前有没有类似的成功案例?”“以后大学换专业方便吗?”“你有这方面的资源可以帮到孩子吗?”

这个中介也很难受,花了很长时间做了这个方案,确实很个性化,他们也知道美国大学喜欢这类特殊的孩子。但是中介很难说服家长,他也不敢承诺可以成功进藤校,关键也没案例,类似的活动资源也很少。

中介转念一想:算了,干嘛那么麻烦?以后还是推荐一些常规的申请路线就好了。以后就让所有学生按照经济、商科、物理、化学、计算机这样的热门专业去申请,现成的资源活动和成功案例也多!而且,总有一两个能拿到藤校offer!

如此一来,家长容易被说服,学生心里有底,中介也做得轻松。唯一的缺点?学生被推到了竞争最激烈的“申请池”,只有金字塔最顶尖的1%学生会被录取,大部分学生都沦为了炮灰。

3. 活动机构

活动机构也同样,他们也只能用最简单的逻辑去宣传自己的产品。各种名校教授“科研项目”层出不穷,比如,“我们做了这个项目的学生有许多人进入藤校”。这是最容易让学生和家长接受的逻辑,也不违反留学圈所谓的“常识”。

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做了XX名校科研项目,我就可以进XX学校。因为学长学姐有做了这个项目的,他们进了不错的学校。但是,问题是越热门的项目,无论如何包装,最后其实都只会出产同质化的学术经历。即使有学生最后可以杀入“藤校”,这个比例也是低得惊人。

比如,许多科研项目会宣传,参加我们项目的学生有15个进入藤校,那么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个项目呢?这个数字往往是这些亮眼数据的几十倍。

当然,还有竞赛培训机构。他们会大肆宣扬,参加了XX比赛拿到金牌和奖项的学生最终进入了XX学校。这种情况当然存在,也确实是成功的一条路。但是,大部分学生其实都是“炮灰”,也根本不适合这条路。

但是,这个销售逻辑很好用。因为,中国学生和家长对于“硬”的竞赛和成绩都是最愿意买单的。因为这个符合中国的文化背景。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根本不可能获奖的学生疯狂去参加一些奥林匹克或者各类竞赛,反而浪费了原来可以提升自我竞争力的机会。

那么,一些真正提供个性化活动规划和辅导的机构呢?对不起,基本不存在。毕竟,成本高,家长学生也不愿意买单的项目,有谁愿意去做呢?是1对1的个性规划和跟踪辅导2年赚钱,还是1对10可以无限批量复制的1个月教授科研项目赚钱?答案不言而明。

4.整体氛围

当然,如果你能读到这里,这已经难能可贵。因为,中国美本留学圈的整体氛围就是“浮躁”的。

大部分人也只在乎“结果”,不在乎“过程”。大部分人只希望得到“简单”和“确定”的答案,而不是去试着真正理解名校录取的底层逻辑。

“你们能保证结果吗?”许多家长都会咨询这个问题。当我们说“不能”的时候,很多会说:“其他机构可以保证。”事实是,没有任何中介可以保证结果。这些中介只是说出了家长最愿意听到的话,他们利用了家长焦虑的心理给了一颗“定心丸”。为什么?因为这些中介要赚钱,这也是赚钱最容易的方式。

当我们和家长说:“我们要和孩子慢慢探索专业”的时候,家长常常会说:“其他机构给我们孩子都规划好了,你们怎么都出不了具体的方案?”这就是问题和症结所在,许多家长和学生都希望得到一个最快、最直接、最简单的答案。

大部分机构和学校的宣传都是突出自己的功劳,然后把复杂多维的美国名校录取过程“简单化”。这些在中国留学圈非常普遍,因为这是最“好用”的宣传话术。“因为我们让孩子参加了这个活动,他进了宾大。”因为我们辅导孩子参加了A、B、C竞赛,他进了哈佛。”“因为他来了我们高中/中介,他获得了5个藤校offer。”这些宣传几乎充斥整个留学圈。

许多家长会对这些宣传深信不疑。为什么?因为这是他们能够理解并且想听到的答案。参加了XX竞赛,拿到冠军,所以被哈佛录取,符合传统中国式思维!参加XX活动,进入宾大,也听上去很有说服力!因为一所高中或者一个中介,他拿到了5个藤校offer,感觉也挺有道理的!

但是,学生被录取的原因往往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大家平时听到的宣传案例往往都是忽略重要信息的,或者就是最容易让大家理解接受并且模仿的。因为,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需要争取最大的利益。一些比较不容易模仿或者个性化的案例,没有机构愿意去说。为什么?因为“反常识”,家长和学生也不会接受和买单。

就和这篇文章一样,没什么人愿意读到这里,因为篇幅太长了,内容太复杂了,也不是那么符合“常识”。因此,没有什么中介愿意去做客观分析,去承认学生和背后家庭的优秀,去揭露成功录取Top10名校的路并非只有几种,因为这等于“砸自己饭碗”……

然而,教育是急不得的一件事情,很多时候,孩子需要慢慢探索,老师也需要慢慢引导启发,这种探索的过程反而是申请美国名校的意义所在。名校其实希望的是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思维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个性和能力才能得以展现和提升。

所以,不是中国学生不够优秀,而是我们追求的优秀和对方名校追求的不同。我们喜欢更多的确定性、喜欢绝对的高分、喜欢过硬的竞赛。这些集合在一起反而成为了“千篇一律”。而美国名校喜欢的是“独一无二”,这要求学生走出舒适区,勇于冒险,走出不一样的人生之路。

所以,在追求名校之前,所有人都需要思考顶尖大学录取到底要什么?我们是不是把名校录取过度“简单化”了?到底何时才能走出“内卷”怪圈?当我们有勇气打破框架和深度思考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离名校更近一点……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10所顶尖人文夏校基本信息整理

下一篇

哈佛大学聘请首位非洲裔校长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