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阅读参考书籍推荐

Classics

中国文学起源

‘文学’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先进篇》,该节孔子按才能把学生分成四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后世称为“孔门四科”。按北宋邢昺的疏注释为“文章博学”,意为通晓许多古今文献及学问。按此说法,广义来看文学可以解释为学问又或是以此为基础发展出来的文化。如果按狭义的说法,文学可以被看成5世纪南朝刘宋文帝所定立的四学: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在此之后,正史之中专载优秀文人行事的“文学传”也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自古以来,中国文学包含了政治,许多的作品均以现实生活为主题,从政的人也写下不少的文学作品。就像三国时代曹丕的名言:“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所指出,中国人都认为文学拥有左右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文学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此,自宋以后,文学之所以多出自官僚之手也正是受到这个思想影响,这也是中国文学的特别地方。

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并不是一个外来的强加概念,尤其是在现在汉语中,文学是中国古代固有的学科概念,这一概念生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孔子开办私学,《论语》中有记载:

  •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 言语:宰我,子贡。
  • 政事:冉有,季路。
  • 文学:子游,子夏。

在《论语注疏》中,认为文学是“为善先王典文”。在这里,在春秋战国时期,所谓的“经典”“典文”,就是指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文字资料,而所谓的“为善先王典文”,也就是说后人要对这些先人的文字资料进行详细的考察和了解,体会其中的道理,学习其中所蕴含的处世法则。由此观之,文学学科所包含的内容是充满了开放性的特征的。

自古以来,中国文学一向以韵文为主流,尤其是有不少以描画自然景物及歌颂友情等等为主题的抒情诗。相比之下,虽然叙事诗并不发达,但古代《诗经·公刘》,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从北朝民歌演变而来的《木兰辞》等等也是有名的作品。同时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学都有各自发生、繁衍、发展的历史,也有各自的价值与成就,例如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维吾尔族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傣族的《召树屯》、彝族的叙事长诗《阿诗玛》、蒙古族的叙事诗《嘎达梅林》等,都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互相补充,使中国文学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如果不计叙述历史,宗教,思想等等的文章,散文文学最初兴盛于唐朝。那种散文的题材,除了一些例外,许多作品并非纯创作而是取材于现实,这个传统直到在西欧文明影响之下诞生的小说时期为止一直长久地维持着。

Classics

中国文学现代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运动时期,但以鸦片战争后的近代文学为其先导。是文学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激变。(史学家认为,“变”有三个级度:一是十年期的时尚之变;二是百年期的缓慢渐变;三是不基于时间维度的激变或称为“剧烈脱节”,现代文学的“变”在三个维度上都有表现。)

文学观念的变革

晚清社会的封闭: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中称中国是“被称为长期完全停滞的国家的典型”,黑格尔说“中国只有在他人的逼迫下,才能重返历史”。马克思在《鸦片贸易》中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清朝在落后中妄自尊大,在皇帝的批谕中却说《南京条约》是“妥为招抚”,被迫五口通商皇帝的批谕是“自宜酌量日期,暂令入城瞻仰”。晚清一方面是保守、落后,一方面在西方文化科学的冲击下,又不可避免的要被动接受西方新思潮、文化、科技的冲击和洗礼。文学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准备的一场思想和文学观念的变革。

晚清的“诗界革命”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下形成的一次广泛的政治和文化运动。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力求借鉴日本和西方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创造出一种“新文体”。以西方近代思潮替代圣贤经典章句的义理,以丰富的世界维新史实突破拘谨的考据,以俗语、外来语入文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法。“文界革命”催生了大量政论散文的诞生。

小说界革命:小说救国论

小说界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现代化变革进程,推动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发展和新小说的产生。强化了文学,尤其是小说与社会、民族、政治的关系,初步确立了文学尤其是小说的社会价值模式。

后来的五四文化运动基本继承了这一文学与社会政治结婚的思想,思想家、政治家常常把文学作为改良社会、育治人心,配合革命的工具,张显了文学的社会现实功能。

白话文运动

文言文已经无法表现现代人丰富复杂的思想、精神和繁复的内心世界,无法表现现代人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当语言无法表现它的对象时,变革就成为一种必然。

最早提出“言文合一”的是黄遵宪,他认为言文合一使西方国家文化普及,科技发达,社会进步,中国言文分离是落后的根源,是愚民的工具。认为文言误国。

域外小说翻译运动

一批知识分子认为西方的强大主要得益于文学尤其是小说的教化与新民,尤其强调小说对政治思想的宣传与政治运动的配合。于是,翻译西方小说成风,使中国文学受到西方文学的广泛影响。

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多数是文化批评者,以思想启蒙和道德革新为出发点讨论文学革命,所以容易导致让文学承担启蒙任务的功利目的和对传统文化一棍子打死的极端立场。

Classics

中国文学推荐书单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阅读参考书目

1.[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南宋]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3.[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版。

4.[清]陈奂:《诗毛氏传疏》,中国书店1987年版。

5.[清]姚际恒:《诗经通论》,中华书局1958年版。

6.王志武:《小说三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版。

8.[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9年版。

9.闻一多:《风诗类钞》,《诗经研究》,《闻一多全集》,巴蜀书社2002年版。

10.余冠英:《诗经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1.[清]彭定求等编纂:《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12.[唐]王维撰,[清]赵殿成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3.[唐]孟浩然撰,[明]朱警辑:《孟浩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4.[唐]李白撰,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5.[唐]高适撰,孙钦善校注:《高适集校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16.[唐]岑参撰,陈铁民,侯忠义校注:《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7.[唐]杜甫撰,[明]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18.[唐]韩愈撰,[清]马其昶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9.[唐]韩愈撰,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0.[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1.[唐]柳宗元撰,王国安笺释:《柳宗元集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2.[唐]刘禹锡撰,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3.[唐]李贺撰,蒋凡等标点:《李贺诗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版。

24.[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集解:《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25.[唐]杜牧撰,[清]冯集梧注:《樊川诗集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

26.[后蜀]赵崇祚编,李一氓校:《花间集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7.[南唐]李璟,李煜撰,王仲闻校:《南唐二主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28.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79年版。

29.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30.[北宋]欧阳修撰,[南宋]胡柯等编:《欧阳文忠公集》,商务印书馆1912年版。

31.[北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32.[北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33.[北宋]陆游撰,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4.[北宋]柳永撰,薛瑞生校注:《乐章集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

35.[南宋]李清照撰,王仲闻校注:《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6.[南宋]辛弃疾撰,邓广铭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37.[南宋]姜夔撰,夏承焘笺校:《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8.[南宋]吴文英撰,杨铁夫笺释:《吴梦窗词笺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9.[南宋]张炎撰,吴则虞校辑:《山中白云词》,中华书局1983年版。

40.[金]元好问,施国祁注:《元遗山诗设想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41.严昌迪:《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2.张仲谋:《明词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44.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45.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6.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

47.赵守正:《管子注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8.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9.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

50.王卫民编:《吴梅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阅读参考书目

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49年版。

2.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4.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1年版。

5.杨堃:《民族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6.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7.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8.史禄国:《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9.秋浦主编:《萨满教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0.王治来:《中亚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1.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

12.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于春松,孟彦弘编:《王国维学术经典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5.朱狄:《原始文化研究》,三联书店1988年版。

16.潜明兹:《中国神话学》,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7.李德洙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8.郝时远:《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贾东海,孙振玉主编:《世界民族学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0.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2.张公瑾主编:《民族古文献概览》,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23.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4.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5.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2001年版。

26.李喜所主编:《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27.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三联书店2004年出版。

28.潘光旦编:《中国民族史料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9.王文光:《中国民族发展史》,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30.徐杰舜:《人类学教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31.李济:《中国民族的形成》,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2.陈育宁:《民族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3.许结主编:《中国文化史》,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

34.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35.周传斌:《概念与范式—中国民族理论一百年》,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36.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7.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阅读参考书目

1.赵家壁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2.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各集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3.林默涵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4.贾植芳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陈荒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三联书店2008年版。

7.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三联书店2008年版。

8.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三联书店2008年版。

9.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三联书店2009年版。

10.雷绍锋:《中国学术流变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胡适:《白话文学史》,岳麓书社1986年版。

12.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海书店1986年版。

13.周策纵等:《五四与中国》,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85年版。

14.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1—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5.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16.黄修已:《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7.黄修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8.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近代卷(上,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20.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现代卷(上,中,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21.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2.徐岱:《小说形态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3.黄药眠等主编:《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24.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

25.余虹:《革命·审美·解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28.[法]丹纳:《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9.伍鑫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30.[丹]勃兰兑斯:《19世纪文学主潮(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3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2.[美]张隆溪:《20世纪西方文论评述》,三联书店1986年版。

33.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4.曾小逸主编:《走向世界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5.韩毓海:《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6.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希]亚里斯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38.[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9.[美]韦勒克:《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40.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4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9年版。

44.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帮筛选 帮规划 帮协调 一站式服务

上一篇

2023年AP考试计算机型号要求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

2023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暑期线下访学项目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