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对亚裔学生有刻板印象吗?如何打破刻板印象?

“亚裔学生爬藤具有天然劣势”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残酷事实。

但亚裔学生在藤校招生官眼中的这种劣势,或者说“不讨喜”具体到什么程度呢?或许只有经历过申请季并且去到大学的学生才深有体会。

哥大亚裔生自曝申请残酷真相:标化再高没优势,还被说性格“不讨喜”……

图源:Courtesy of Emma Liu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与经济学大二亚裔学生Jonas Du,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申请经历分享了亚裔生爬藤真实存在的难点。

难点一:美国大学对亚裔学生有刻板印象。

一直以来,哈佛、哥大等顶尖名校对亚裔申请人存在“会弹钢琴且数学好的考试机器”刻板认知。

在哈佛招生歧视亚裔案中,原告方“公平招生学生组织(SFFA)”重锤表示:在哈佛招生评估过程中,亚裔申请人在学术、课外活动、考试成绩方面获得较高分数,但在性格方面往往得分很低,尤其在“讨人喜欢”、“勇气”、“个性积极”等核心特质方面,亚裔申请人被严重压分。

与此同时,亚裔学生的申请背景也的确是“千篇一律”

Jonas Du自述:“我是一名‘移二代’,弹了七年钢琴,又吹了很多年的单簧管,周末去辅导中心学数学做阅读,周内练习乐器。很早开始,母亲陪我熬夜学习,她试图在我幼儿园阶段教我代数,但没成功,老师在成绩单上的评语总是建议我多参与课堂互动。坦率地说,我那时对自己的肤色感到非常不自信,不善于社交,感觉自己与其它亚裔同龄人的区别不大

难点二:亚裔家庭很难打破传统教育牢笼。

大部分亚裔家庭很推崇“虎妈育儿”的教育模式,即学术制度严格、纪律严明、剥夺孩子看电视或聚会的权力。这种教育模式因产生的成就备受赞扬,也因过度严格带来的负面结果而饱受批评。

研究表明,亚裔学生尽管拥有最高水平的学术成就,但社交焦虑、抑郁情况比其它种族学生更严重,情商和自尊比其它种族学生更低
有些亚裔家庭想要打破这种教育模式,但探索新的教育思路却不是件容易事。

Jonas Du自述:“父母让我参加体育运动,鼓励我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当我不想弹钢琴而是想拍电影时,或许很多中国家长会认为风险太大,担心孩子在一项未经尝试的活动中失败而失去进入名校的机会,但我的父母还是选择支持我。

但尽管如此,我和妈妈之间还是有很多次意见相左的争吵——即我想要的‘美国性’(新个性和社会自信)与我父母成长的‘亚洲性’之间的斗争。”

可以看出,刻板印象和同质的学习经历正让亚裔学生爬藤举步维艰

亚裔学生爬藤新思路!

《纽约时报》曾报道:在美本申请过程中,一些亚裔学生正想方设法让自己表现得“不那么亚洲化”

哥大亚裔生自曝申请残酷真相:标化再高没优势,还被说性格“不讨喜”……

有学生填写申请资料时选择“不愿透露”种族身份;有同学AP选课时不学汉语,担心大学招生官看出她的华裔身份认为AP汉语成绩水;有同学很喜欢下国际象棋并投入大量精力,但申请时只字不敢提......

但显然,一味回避“身份”并非良策。如果学生们能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打破招生官的固有偏见,展现出独一无二的个性,往往更容易脱颖而出!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社科类科研课题:大众传播与社交新媒体导向分析

下一篇

在美国读书究竟要花多少钱!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