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DA辩论赛选手专访:成功申请伯克利大学的诀窍是什么?

一年一度的美本申请大战已然落下帷幕,2023年的中国大陆美本申请季是竞争激烈的一年。随着中国大陆高中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美国大学本科的申请。

每一位走过这条路的申请者都需要认真研究目标学校的录取标准和申请要求,制定个性化的申请策略,并加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面试技巧,以在竞争激烈的录取过程中脱颖而出。

有这样一组辩论搭档,他们在今年申请季双双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offer,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话,这个词一定是互补

他深邃坦然但又有点冲动强势,她冷静温柔但又有点瞻前顾后;他从小便明确出国留学并以此为目标而求索,她体制内半路出家,毅然走上留学申请这条“不归路‘'

作为学校辩论队的队长,副队长和WSDA校园大使,在辩论和升学这条路上,他们彼此扶持,彼此关照,支持着彼此跌跌撞撞走到了今天。

谈起辩论与申请,他们都笑着说自己是“自学成才,野蛮生长。'' 作为申请中的纯DIY头铁战士,这条路显然更曲折和坎坷,但是收获的果子则更甜,更饱满,更满足。

那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看他们曾如何被辩论塑造,又曾果断地用辩论踏出自己的申请之路。

张耕畅Nicholas

WSDA校园大使

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辩论社团社长

·WSDA 2021 北京线下赛 八强&最佳辩手

·TOC 2022 全国赛 八强&Best Speaker

丁济媛Sandra

WSDA校园大使

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辩论社团副社长

·WSDA 2021 北京线下赛 八强&最佳辩手

·TOC 2022 全国赛 八强

·TOC 2022  Ice Cup BP Finalist

NO.01、缘起中文辩论和社团招新

Nicholas第一次接触到正式的辩论比赛是在初中的时候参加学校举办的中文辩论赛,在当时的他看来,能像诸葛亮一样舌战群儒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所以便选择了报名参加,没成想最后拿到了那次比赛的冠军,也就有了后来跟美式辩论结缘的先决条件。

而Sandra第一次接触辩论是在高一的社团招新会上,看到了学校的D&S(Debate & Speech)社团招新,当时也没有什么太多的犹豫于是报名参加了。

Nicholas和Sandra和辩论的结识中没有过多的犹豫和挣扎,更多的是顺理成章和水到渠成,感觉辩论这个东西可能适合我,那我就去试一试。

NO.02、辩论于我

Sandra把辩论定义为思维的碰撞、语言艺术者们之间的高手过招。辩论给她带来的不仅是所谓的奖项,更多的还是在每一次比赛中真正对于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真正能够看到一些作为高中生曾经目光所及到不了的地方。辩论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她国际视野和格局,她也极为享受于此。

Nicholas则认为在辩论中,感觉他可以像一个律师一样辩护己方的观点,利用一件事情的多面性帮助自己取得比赛胜利,这是一件超有意思的事情。在Nicholas辩论的这几年里,记忆里很多辩题其实是有一方占更大优势的,往往如果能在这种时候取胜是尤其有成就感的。另一方面则是他最享受的反败为胜的感觉,比如和Sandra一起打比赛时,Nicholas谈到“在constructive speech的时候我们明显感觉对面的framework更solid,但我们能通过一轮轮crossfire和rebuttal最后掰回来,也是非常爽的。”

NO.03、相辅相承

于辩论

对于Nicholas来说,辩论自然给了他更具有条理的表达,能让他在各种陌生的社交场合更加有逻辑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日常生活里更加有效率地与对方沟通、交流。Nicholas笑着说:“我认为这非常实用,只能在赛场上使用的技巧显然没有这种亦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能力重要,因此辩论实打实的给了我很多。”

辩论对Sandra的最大提升则是批判性思维,Sandra提到通过辩论,“我接触了很多新的ideologies,也在辩论当中经历几次大大小小的paradigm shift. "这一点对于Sandra之后的英文阅读写作、大学的文书、面试都起到了特别多顺水推舟之力。辩论让她对于很多事都有了新的看法,尤其是关于社会热点,不人云亦云。

于彼此

在采访过程中,可以很轻易地感觉到两位搭档的截然不同。在辩论之中,他们彼此欣赏,彼此成就。在辩论之外,他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Nicholas谈到Sandra在比赛场上是十分具有攻击性的,她每次都能以极快的反应速度抓住机会做出有力的反驳,而且她在做己方观点陈述的时候通常也都语调激昂同时不失结构、框架上的稳定。他认为这样的队友如果是他的对手的话将会极其可怕,因为她看起来就像完全情绪驱使着在打比赛,但实际上她的内心无比冷静,在自己的资料里面搜集着可以给对方致命一击的证据,随时准备着组织好语言开始狂轰滥炸。

Sandra对自己搭档尼古拉斯的评价则是,一言以蔽之。他真的很沉稳且有逻辑,和他一般生活的时候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哈哈。他现实生活中真的很chill,很和气,基本上不会像他在辩论场上那样各种泼洒毒液。Sandra自己认为是这样截然不同的风格反而让我们之间的合作非常的顺理成章,所以自己也从未想过要彻底换一种辩论风格,都只是在自己原有的风格上一点一点改进,比如我会稍微慢下来一点点,Nicholas也会在一起的比赛中学着更加注重把握对面的逻辑漏洞。

两个人的合作磨合中,在比赛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场比赛,Nicholas和Sandra一起打进了全国八强,当时本来两人认为自己都没有获得辩手奖,结果Nicholas拿了全场最高的第一名Best Speaker奖项,当时Sandra的下巴都惊掉了。与此同时,Sandra疯狂给Nicholas发消息,Sandra讲到这一段的时候,狂笑。她提到:“当时我疯狂电话轰炸,他也不回,我以为他之前是因为不开心所以故意不回我,结果人家比完赛就去打球了,回来之后发现私信炸了,才发现自己得了一个best speaker的奖。”

NO.04、分工协作,”辩“出一片天

在一场PF比赛中,准备的内容则是无限的。Nicholas和Sandra则会选择这样去分工配合,一起来做出一场比赛的充足准备。

两人一直都是一起合作,一起查资料,然后通常会在共享文档上连麦边查边写然后互相为对方做补充,最后把各自写下的板块合并在一起变成一份完整的备战材料。

Nicholas主要负责一些brainstorm的部分,但大部分时间里,每一个环节里两个人都会尽心尽力,对辩题的了解透彻之后,两个人会用正反方来分工,一个人主要负责发放,另一个负责正方,写出基本框架之后再统一一起找资料。在辩论两件套里,他们会这样分工。case是Nicholas主笔,Sandra来改;block是Sandra主笔,Nicholas来改。

NO.05、回看来路之申请心得

择校方面

谈及选校,Sandra和Nicholas的苦笑里又带着饱满的庆幸。

Nicholas形容自己的的选校策略是为“比较无脑且功利的”,他在US News综合排名前五十里面找,首先要满足的一点就是对应他的专业排名相对较高,且另外一个侧重点就是必须要在大城市里面,Nicholas都有申请,并没有考虑其他太多。但是性格使然,相对更小的小学校譬如文理学院,Nicholas都没有选择去申请。

Sandra的选校是先根据根据QS的专业排名和US News的综合排名来看。由于她的目标专业是心理学,所以Sandra申请了在QS上心理学专业排名较高的几所院校。同时,申请季里,Sandra的主要目标学校都是US News前30的学校,所以根据这样的筛选标准,很快就确定了自己的择校清单。

Say YES to UCB

作为世界最顶级的公立大学,UCB的“学霸”称号可不是吹的。不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求职届,UCB都是百里挑一的存在。有这么一句话经常用来形容UCB:商科强校里CS最厉害的,CS名流里商科最顶尖的。

Sandra和Nicholas双双获得的UCB重磅offer,是一种庆幸,更是一种实至名归

Sandra的学术水平在校内算是top few (前1%)的水平。这一点对于Berkeley的申请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毕竟UCB在美本里,还是算一所很注重学术成绩的高校。于此同时,Sandra的活动种类很多样,能够体现出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多元特征——从领导力、语言表达能力,到创造力、学术研究能力,很多活动都在招生官面前体现了一个非常完整、丰富的高中生。UC系列的申请文书对于Sandra来说也是非常有趣的,因为里面的主题虽然表面上可能看上去只是在让学生们讲述一个特征背后的故事,但其实申请者完全可以通过讲一个自己的故事来体现出2-3个自己其他的特征。

Nic觉得能被这颗星球上最为顶尖的一所公立大学挑选中是他的荣幸,Nicholas坦然讲到;“我的标化和GPA并不算是极其具有竞争力的一档,但我做到了在保持真实性的同时让我的文书、活动列表尽可能的有趣外加兼顾厚度以及广度。” 他认为是自己从小到大无意中培养的无数兴趣爱好,例如从幼儿园开始打篮球、从小学开始写的微信公众号、从初中开始做自己的原创音乐,都成为他将UCB offer收入囊中的“垫脚石”。

NO.06、经验及蹚过的路

作为整个申请季,纯DIY自主申请的两位同学,除了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的孤独感以外,Sandra和Nichols也总结出来了很多宝贵经验。

Nicholas 谈到因为自己是学习电影与媒体方向的研究和制作,所以在申请季里一直把写各种文书想象成写剧本,要让招生官共情的最好办法就是写出一个很出彩的故事,要真挚、打动人,拉近与招生官之间的距离感,也要尽可能的跌宕起伏,这样才能拉开和其他竞争者之间的距离。Nicholas谈到此真诚地讲到,当然写好一个故事是很难的,要不然市场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烂片作妖了,要自己讲自己的故事更难,要知道文书作为一个故事与我们看到的那些影史经典不同的点在于,这个故事的主角需要是申请者自己,这个他一直认为没什么窍门和更好方法,唯有一个方法可以检验,就是感觉

Sandra我就确定了心理学的专业。专业确定后,做了很多和目标专业相关的活动,因此在申请季前期复盘自己的活动、顺出来一条线的时候也会更快更方便。申请季的准备其实从很早就开始了,准备标化考试、做活动、打竞赛,其实功利一点讲,都是为了申请在做前期准备。Sandra讲到:“等到了高三开始前的那个暑假我们一般都会把主文书的一些思路进行整合。最大的经验教训就是一定要保持对自己的肯定吧。去年的申请季在很多方面对我造成了心理上的打击,比如说先后被ED1的学校defer,被剑桥拒绝,被ED2的学校拒绝…这些都对我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那个时候我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心里接近崩溃边缘,每次都是靠和朋友、和counselor、和妈妈聊天会好一些。不过现在回看那段时间,我心灵上的韧性的确得到了锻炼,所以也不能算是一件坏事吧!。”

NO.07、展望未来之继续辩论

谈到对未来的规划,两位同学都闪闪发光。

Nicholas讲到自己想要进军娱乐产业,尽早实现他的艺术追求,创作出让自己和全世界人类自豪、满意的作品。Sandra则骄傲地说道,目前摆在她面前的路是非常多的。她可以选择留在大学的校园里从事她热爱的授人以渔的工作,也可以做一个敢闯敢拼的斜杠青年、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对与辩论,他们也是坚定地说一定会坚持下去。Sandra希望自己可以进入伯克利的辩论队,Nicholas期待期待能和更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切磋自己的辩论技巧。

NO.08、想对屏幕面前大家说的话

Nicholas: 祝你们好运!无论发生什么,你们的人生才刚开始,所以别怕失败,大不了下次再来!

Sandra: Good luck! 辩论的道路很长,就和申请的道路一样——我们会经历挫折、会有新的反思……每一次回首,都惊叹于自己曾走过这么长的崎岖道路。

NO.09、Nicholas & Sandra的thank you speech

Sandra:哎呀!要感谢好多人呢。感谢我的homie尼古拉斯先生,我们俩高中的辩论赛一直都是一起打,也不知道该说是谁带飞谁呢。同时也感谢支持我们的Purple!她也给我们的社团带来了非常硬核的学术。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虽然不是很希望我把太多经历投入到辩论赛里,但他们仍旧支持我,在我每次打辩论的时候都会贴心地把小朋友带出去玩不打扰我~

Nicholas: 其实是要感谢自己的partner的,如果当时不是她拖着我这个经常性犯懒走进WSDA打第一场美式辩论比赛,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在英文辩论赛场上发挥这么强大的能量,自然也会在活动竞赛和文书上少了许多能展示自己的素材。也要感谢我的辩论教练Purple,不论是一开始作为选手参加WSDA的比赛教我写block还是到后来当WSDA的裁判教我写ballot,她都给予了我很多帮助。也特别感谢我的母校,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的培养和支持。

昔日辩论搭档,今日双双进入伯克利,他们的制胜秘籍是?

图:Sandra和社团同学赛前mock

NO.010、老师想说

Sandra和Nicholas的辩论之路显然并没有很顺利,他们曾摸爬滚打,也曾凿壁偷光。在采访中Sandra和Nicholas说道自己的第一场比赛中,都是和对手现学,看他们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

在申请季中,他们也曾一次推翻过去的自己,并重新建构。赫尔曼.黑塞曾说:“我还有许多弯路要走,还会失望于许许多多的满足。一切都要等日后才能显示它的意义。”

张爱玲也曾说“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一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至暗时刻,能见星光。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雅思真题解析:科技让我们拥有更多自由时间?

下一篇

AP人文地理考前策略及知识清单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