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老师给准IB学子们奉上了暑假七步行动计划,还没读过的同学和家长们赶紧马住!
然而攻略再全面,方法再干货,只看不行动也白费。尤其对于自律能力不高的孩子来说,想要在暑假学习充电实在太难了!为了帮助学生们暑假不躺平,老师整理了能提升孩子自律能力的6个步骤。不啰嗦,下面让我们先从“自律”本身说起——
什么叫自律
自律就是为了达成某一目标而对自我进行的情绪管理、意志约束及行为控制。其内涵非常丰富,其具体包括:
认同事实(Acceptance)
意志力(Willpower)
面对困难(Hard Work)
勤奋(Industry)
坚持不懈(Persistence)
将这五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合起来就是A WHIP,也有自我鞭策的意思。 自律又可理解为平衡自己的欲望与外在诱惑的能力。也就是说,一个自律的人,能够勇敢面对现实问题,理性看待自己的需求,客观分析利弊,一旦确定目标,就能克服过程中遇到的任何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自律,带给孩子哪些益处呢?
01 、对于准备去美国留学的孩子,自律能帮他们度过刚去美国时的种种不适
当孩子离开父母独自去往大洋彼岸的美国,孩子需要适应的方方面面很多。
环境上:身处大城市的孩子,远离父母的高压约束,面临形形色色的玩乐诱惑;身处偏远地区的孩子,远离国内的繁华热闹,独自面对较为寂寞的乡村生活。
学业上:语言需要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需要适应,美式思维方式需要适应。
社交上:远离亲人,要学着像成年人一样和住宿家庭的各位成员沟通;远离熟悉的朋友,要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思维方式的同学打交道;远离国内追在身后爱唠叨的老师,要学习利用office hour主动和老师讨论学术问题。
只有孩子能够坦然面对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使自己的预期变得合理,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应对方案,并能朝着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勇敢克服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才能顺利度过这一适应期,进而充分享受美国教育的优势,实现之所以去美国读高中的初衷。
02 、自律能让孩子心理成长,实现精神自由
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描述的就是当自律成为习惯后,一个人就能达到精神上、思想上的高度自由状态。一个自律的孩子,充分相信自己有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并能够预期自己的行为将会带来的后果。
一个自律的孩子,能够让自己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有信心克服任何困难,有信心面对任何难题,对自己完成任何合理目标都信心满满。一个自律的孩子,不会被各种诱惑扰乱心思,不会被各种困扰影响进程。一个对自己的生活有足够控制能力的孩子,在精神上、思想上就实现了高度自由。
家长关于自律习惯培养的误区
01 、自律习惯不用培养,孩子大了自然就能自律
-我家孩子还小呢,懂什么呢?等他开窍了,就会懂得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了。
有家长这样想吗?“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能力和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对与错的反复中,逐渐养成的。
我听到过小学生的家长感叹:要是早放手就好了。这一感叹,同样来自于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家长。内心深处对自己没有信心、缺乏安全感的家长,总会觉得什么时候放手都为时过早。孩子刚开始肯定不会一下子就能做好的。在失败中探索、总结经验对孩子来说同样重要,只有在自律过程中经历过失败和成功的孩子,才有可能真正懂得自律的深刻含义。
因此,家长要对孩子充满信心,要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长的能力。
02 、孩子的事情就该自己做,家长完全不插手
-我家孩子从小我就管得少,我都让他自己管理,但是看他管得也不怎么样,经常丢三落四的。
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孩子成长的早期阶段,家长不要放弃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而是要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地发挥自己对孩子的各种影响。
因为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不管是小学阶段还是中学阶段,都需要家长的引导。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理想的家长角色,要能够对孩子的优缺点洞若观火,又不动声色;看似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实际上对孩子的引导如化雨春风。对孩子的教育越是不着痕迹,对家长的功力和能力要求当然越高。
03 、自律的孩子,就应该给自己树立目标、制订计划,一旦设定,就不能改变
-我家孩子上个星期制定了一个计划,说是每天读30页英文书,我看他坚持了四天,第五天没有读。我说他,他还和我吵了一架,搞得两个人都不愉快。
这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的误区,但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很多计划的失败,就在于大家不知道随着形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作战策略。一旦稍有调整,就会觉得自己没有按照既定计划进行,认定计划失败,进而放弃整个计划。
我认为,很多学生和家长将具体的执行小目标、阶段性中目标与最终大目标混淆了。根据自身情况和现实条件对小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很多时候有利于大目标的最终实现。
04 、自律的人,有点自私,不太容易与人交流沟通
-我家孩子很自觉,学习也好。但我就担心孩子不太合群,会不会有点自私?周末有同学请孩子一起去看电影,但他非得在家把作业做完了才和同学出去。
这是把自律和自私混淆起来了。自私的孩子,是时刻以自我为中心,经常按照自己一时的情绪和需求向他人提出要求,甚至希望世界能够围绕自己的需求旋转,至于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明白。
自律的孩子,对自己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时间有明确的安排,对自己的欲望有足够的认知,对自己的行为能理性地控制。
他们不会为了达成无意义的目标而让自己的时间空度,不会跟随一些无意义的话题而让自己的思想空虚。这样的孩子,积极向上,能让自己的心灵不断成长。
05 、自律的养成要靠打压
-我家孩子以前做作业不自觉,后来只要他没有说到做到,我就一顿揍,现在只要我在家,他就老老实实地做作业,但是速度很慢。还有,只要我不在家,他压根就没有作业这回事。
压抑是面对客观现实否定自己的情绪,否认自己的认知。自律是理性面对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并策略应对。如果家庭经常采用否定的教育方式,比如经常责骂、体罚孩子,只能让孩子自我压抑。自我压抑,会让孩子变得焦虑或是自暴自弃,进而产生与预期目标截然相反的结果。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
01 、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并充分相信孩子
在孩子的自律习惯养成之前,家长需要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任何习惯的养成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并在过程中还会多次反复。
因为趋利避害,对安逸的追求是人的一种本能。但是,花费了较长时间、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的习惯,才会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习惯。急功近利下压迫出来的,可能是任何东西,但肯定不是自律。
要想培养出孩子的自律能力,就要给予孩子100%的信任,充分相信孩子能够做好匹配自己年龄阶段的事情。即使孩子犯错了,或者偶尔偏离轨道了,也要坚信失败是成功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分的部分,孩子正是在正与误的过程中逐渐成长的。在有了足够的思想准备之后,我们再来谈谈给予孩子哪些技术性的帮助。
02 、给予孩子适当的方法训练和引导
为了方便各位家长操作,我将这些方法具体化为几个步奏,各位家长只要按照这个步奏实施,并配合一定的耐心,我相信孩子一定会在自律能力、习惯方面获得较大进步。
步奏一:帮助孩子树立合理的大目标。这个大目标不是指宏大的目标,而是指自己想要达成的比较长远的目标。这个目标要贴合实际,不能好高骛远。比如:8年级的孩子,数学成绩50分,想要通过1个月的学习,让自己的成绩提高到90分,远不如通过3个月的学习让成绩提高到70分更为现实。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否合理呢?这就涉及步奏二。
步奏二:帮助孩子分析现状,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要想目标符合实际,孩子就需要理性客观地分析自己的特点、特长、真实想法以及自己可利用的资源。只有当孩子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缺点,才能制订出力所能及的目标。
步奏三:拆解大目标,帮助孩子制定比较具体的计划。大目标确定了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一步就是拆解大目标,具体化为一步一步的小目标,可以具体到每两个星期、每个星期、每两天、每一天。尽量采取可以量化的方式。比如单词背诵多少个,读书读多少页,能在座位上做多长时间,等等。
步奏四:帮助孩子理性分析可能遇到的困难。确立了大目标和小目标,在开始实施目标之前,还要和孩子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随时面对可能遇到的挫折,比如虽然严格按照预订的目标在进行,但效果不明显。这时,需要再次分析目标的可实现性,或者帮助孩子调整方案。
步奏五:在过程中,帮助孩子走过低谷期。任何挑战性目标的达成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孩子可能会遭遇厌倦、愤怒、沮丧等各种情绪,也会有想要放弃的念头,这些都很正常。这时可以让孩子想象目标达成后的胜利状态,帮助孩子走出短暂的情绪困扰。
步奏六:和孩子一起庆祝每一个小目标的达成。任何一个小目标的达成,都意味着孩子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都是值得庆祝的。品味这种胜利的喜悦也有助于孩子达成下一步的目标。
机构建议
各位家长,一定要牢记,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一定要正确面对过程中的起起伏伏,对孩子充满信心,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对孩子以正面引导为主,尽量避免负面指责;尽量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为主,避免对孩子各种各样的指责,尤其是千万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能力提升仍然存在困惑的话,欢迎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到机构,机构有针对孩子能力提升的丰富课程和专业指导。
各位家长,只要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有一颗淡定而强大的心,在面对孩子的任何问题时,帮助孩子直面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陷入负面情绪的宣泄状态,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能锻炼出各种能力,养成各种好习惯,包括我们今天所讲的自律能力、自律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