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研究生留学难吗?如何成功申请香港研究生

周期短、成本低、教育优质,香港研究生项目一直是内地本科生求学深造的热门之选。2021年,在港内形式趋于稳定而海外疫情又不断反复的情况下,申请赴港读研的内地生数量猛增,港校已成留学界“顶流”。

热度上升也意味着“内卷”的加剧,港校申研的难度已不输英美。在2022年申请季尚未开始之际,打算赴港求学的你该做好哪些准备,以便能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今天,有幸来和同学们聊一聊香港研究生申请事宜。相信在听了见解后,你的申请之路会更清晰、更具针对性。

港校研究生申请有哪些特点?

老师:

同学们好!在谈如何准备申请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港校研究生申请有哪些特点

第一,申请人的本科背景和成绩非常重要。

与英美澳相比,香港与内地学术往来更频繁,彼此更加了解。同时,内地学生申请数量庞大但港校数量有限,这就导致背景和成绩成为港校筛选申请人的“硬性”指标。

一般来说,拿到第一档港校(港大,港科大,港中大)offer的申请人GPA普遍在 3.5或以上。而在包括商科、金融、传媒等热门专业的申请上,来自“双一流”高校的申请人确实会更具优势。

第二,港校研究生项目偏重实践。

授课型硕士(Taught Postgraduate Program)多数仅一年,其开设初衷就是为了让职场人士或求职中的应届生得到更多专业知识储备和训练。同时,香港政府也为非本地应届毕业生提供了12个月的无条件逗留签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他们未来能在香港就业发展

因此,从项目本身的性质来看,招生官希望看到申请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规划,使其相信申请人未来能够为香港职场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港校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

目前很多香港研究生项目(尤其热门项目)申请中都有英文面试的环节。面试的目的在于考察申请人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其中既包括对申请人过往经历、未来展望的提问,也涉及对于专业问题、研究兴趣、时政热点的探讨。

可见招生官对申请人的考察是全方位的。这种综合能力也是申请人在将来能参与课堂、融入学校、步入香港职场的一种有力保证。

准备申请的过程中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好了,既然如此,同学们在准备申请的过程中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呢?

第一,本科成绩不能落。

好的GPA也许不能锦上添花,但一定是你能在诸多同质化申请人中站稳脚跟的保证。如果GPA拉胯,即便有怎样丰富的社团或实习经历,恐怕也难以通过第一轮筛选。

如果你以第一档港校为目标,那更应保证GPA尽量接近或达到3.5。对于很多即将迎来申请季的大三同学来说,虽然往年的成绩已不能更改,但事在人为,你仍有一个学期的时间来保持甚至提高你的GPA。

第二,托福/雅思尽可能考取高分。

多数港校研究生招生网页上的语言成绩要求都是雅思6.5或托福80分,但同学们千万不要因此松懈。较低的语言成绩要求只降低了申请门槛,然而想要在海量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分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对于“双非”本科背景的同学们来说,出众的语言成绩是你能够挑战“不可能”的最有力筹码。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建议同学们不要着急做题刷分,先夯实词汇,练好写作和口语,学期末熟悉题型和考试节奏,最后在暑期冲分,争取一次成功。

第三,要有一定的职业规划。

很多同学只关注实习单位的好坏而忽略了实习经历本身。我的建议是,一份顶尖企业的实习证明固然重要,但从招生官的角度来看,更重要的是你能否通过实习得到对于一个专业/行业的认识和未来职业选择的思考。同学们还是应该先从规划入手,想一想自己所选的专业需要怎样的能力和品质,再有的放矢地去投入实习。

而对于选择研究向专业(历史学、哲学、人类学、文化研究)的同学们来说,多参加一些社会工作、田野调查、多走出学校,接触不同行业、不同社群的人,这些经历所带来的思考也同样也能为你的申请加分不少。

第四、提升学术能力,带着问题去申请。

不管你申请什么专业,进入研究生这一阶段,学术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同学们已经选定了申请专业,那目前这个时间正是你去阅读专业书籍、文献、了解专业核心理论和课题的最好机会。如果你仍在多个选择中徘徊,那么多去接触各专业的教材和研究,相信你也很快会做出一个适合你的决定。

对于如何写好个人陈述的问题,我的回答一直是:“围绕一个问题去写作。”提出一个好问题,既代表了你的学术能力,又能体现你的专注、深度、以及目标感。而这一切还是离不开充足的阅读量。所以同学们要抓紧时间读书了。

这里顺带提一下研究型硕士(Master of Philosophy),俗称“副博士”,一般为两年。虽然是硕士,但属于research序列,有奖学金,和博士生一起上课做研究。这种硕士项目比较小众,主要原因在于名额少,每个学院每年一般都只有一两个名额。建议有明确读博意向、学术能力突出,甚至已有一定研究成果的同学们申请,否则难度非常大。

第五、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每个申请人都希望在面试中展现自信、健谈、见解独到的一面,而这些都离不开出色的英语表达能力。同学们平时不光需要练好口语,也要多去结合你所选专业的语言来练习如何更连贯、更缜密地去阐述某个理论或观点。同学们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面试中常问到的问题,找个申请伙伴儿,模拟面试场景相互提问回答。在你表达能力提升的同时,你的心态也会变得更从容,思路也更清晰了。

第六、提前与老师/导师沟通。

同学们通常会问,给老师发邮件真的管用吗?我的回答是:“要看你怎么理解沟通这件事。”

如果把沟通看作“套磁”,其实用处真的不大。曾经有个香港教授告诉我他每年都会收到连抬头姓名都没改的 “套磁”邮件,学生是什么目的,老师心里门儿清。但如果你是带着问题沟通,为了学术而沟通,老师未见得不会用心待你。如果你能就老师本人著作中的某一点而提问,老师心里又何尝不感到开心呢?

当然,与老师沟通未必是拿offer的保证,但Ta的一点见解、一些信息,也许就是未来你能够申请成功的关键。这就又回到了学术能力的问题上,在你有一定阅读和思考之后,你才能在邮件中言之有物。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John Locke Essay competition写作培训课程

下一篇

LSE的考核形式包括哪些?学校的整体氛围如何?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