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港校学费的通胀猛如虎啊。
去年,港大金融硕士的46万的天价学费刷屏了。按去年9月的汇率,比帝国理工金融专业的学费高出整整10万人民币。
今年港中文商学院的学费也开始狂飙(单位为万元):
(表格里我特意列了一下留位费,部分专业的留位费是比较高的,在申请时也需要考虑进去)
会计涨了4万,MKT 涨了3万,商业分析涨了2.5万。
涨价之后,港中文会计专业的学费已经超过港大会计的36万了(当然,这个超过很可能只是暂时的,因为港大还没公布24 fall的学费)。
今年金融硕士的学费倒是涨得比较温柔。这个专业2014年学费是22万,15年26万,16年30万,一年4万地蹭蹭往上涨。
所以我说,23 fall未必是未来10年申请门槛最低的一年,但大概率是未来10年留学最便宜的一年。
港中文商学院学费2字打头的项目,也且申且珍惜了。
事实上,但凡是和“高贵”的金融沾点边的项目,不管设在哪个学院,学费都低不了。
比如社科院的经济学硕士,23 fall的学费是27万;
再比如工学院的Fintech,23 fall的学费是30万。
都远远高出同院其它专业一大截。不在商学院,GRE/GMAT可以免,但学费可不能将就。
这一点,其实在港科体现得尤为明显:学费高的专业,必然是热门专业。如果不知道怎么选专业,在预算充足的前提下,选贵的总是没错。
二、学校创收有3招:
- 开新专业
- 原专业扩招
- 涨学费
对于学生来说,你最难接受哪一招?
对于预算紧张的同学来说,涨学费当然最难接受。假设你是16年本科毕业的同学,大二时打算得好好的,22万去读一个港中文的金融硕士。到毕业时发现预算得加8万,涨了30+%,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对于对费用不敏感的同学,扩招的问题更大。除了在校期间的人均资源少了,其实求职也会更困难。高端职位就那么多,每年港大金融硕士毕业生有500+人,几个萝卜抢一个坑,可不就内卷起来了。
另外从金融专业还分出去一个Fintech专业,那边的同学量化背景还更强,港大金融硕的金字招牌好像一下子暗淡了不少。
别的专业的同学不好说,但对于商科的同学,真的,别执着于香港这一棵树了。
涨价+扩招这一套组合权打下来,性价比越来越低了。同样是一年制的英国,它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