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申请博士的人越来越多?
姬:首先,是学历在国内内卷的比较严重,以前可能硕士就够了,但现在学历贬值的比较快,并且大家也认识到去国外读书尤其读博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读完博士以后自己就业也是有帮助的。
2、申请硕士和博士的最大的区别有哪些?
姬:硕士叫做master,博士的话一般是phd。master大部分项目是偏向于职业的,就是说本科读完再读一到两年的master,毕业以后就要就业了。博士是为进入学术圈做研究而准备的。
很多人读硕士项目其实是想换专业,比如本科读A专业,然后工作几年以后再读一个硕士项目也是换到B专业,但博士的话可能是更要跟本科或硕士,包括之前的科研活动和科研经历要有所相关的,所以说如果学生是确定以后想要进入学术圈的话,我觉得博士会更适合一些。
现在很多的大厂包括一些企业,比如说国内500强,三星,苹果,特斯拉,很多的研发部门或者企划部门都是要求博士学位的。如果想接触更先进的资源和设备的话,还是需要一个博士学位。有很多学生在美国读完一个硕士工作几年,不管在硅谷还是还是在波士顿工作几年以后,发现自己的职业是上升渠道被堵了。如果没有一个博士学位的话,是很难往上走的,所以很多学生,即使读完一个master以后还要再读一个博士。
3、从申请上来讲,博士和硕士相比需要多做哪些准备呢?
姬:首先博士的录取率比较低。很多好学校的硕士项目,录取率一般会达到30%甚至40%。但是博士的话,如果看专排前十或者前15的,录取率一般都不会超过5%,很多人专业申请博士的人数都暴涨。比如说2021年的一个案例,申请加州伯克利大学。套磁时候校方的回复是2018年,2019年申请人数大概是300多不到400人,然后去年申请人数涨到了1400人,但是只录13个ECE的全奖博士,录取率已经只有百分之一了。现在申请美国的博士一直是申请人数涨,但是录取人数没有变,甚至还有很多项目,受环境影响录取人数可能更少了。
不管理工科还是社会人文学科都是建议提前规划,提前申请,提前套磁。之前套磁只针对于理工科,因为你确定要读哪个方向,做什么样的研究可能比较确定一些,现在来看的话,不管是社科文科都是建议去套磁。为什么要套磁呢?就是说要提前问一下你想做的领域或者方向有没有导师或者这个项目支持你。因为有些相对于比较窄的专业或者领域,需要提前要去了解这个项目招生规模和招生情况。然后套磁的话,5月份到7月份都是比较合适的时间。
4、申请博士的时候,很多人会关心奖学金这个事儿,是大部分博士都能带奖吗?
姬:基本上都是带奖的。奖学金的种类可能分的还是几种吧。最好的是fellowship,就是全奖,他不会给你任何的duty,不要有任何的职责,是一个免责的奖学金基本上一年的话奖学金全免,一般最多可以给到45000美金,应该是最慷慨的一个奖学金,但是现在美国的学校的给能给到fellowship学校的数量越来越少。
对于国际学生来说,TA(助教)是一个更加普遍的一个奖学金形式,就是要承担教学任务。一般是每周工作一般是15-20小时,给到2万到2万5美金,相当于一年的工资。一般对于绝大多数专业来说第一年都是TA形式给你奖学金。所以如果申请美国博士你的托福成绩可能至少要100分或105分以上,因为你要担任助教,你的托福口语成绩要到23分,有的学校比如好的学校可能要求口语要达到25分以上,甚至学校可能会在你申请奖学金之前参加一个内部测试。
剩下的一种是RA(研究助理),是很多理工科会涉及到的奖学金。RA一般是在申请之前,导师根据需要要做的研究或方向,会给你职位,到实验室或者项目组里边,需要要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工作,这个工资一般是学费全免。
还有一个奖学金TW,有时候因为TA或RA难以涵盖所有的费用,所以会给一个Tuition-Waiver(学费减免),但基本上TW比较少见一些。
4、有没有可能在国外读了本科或者是本科加硕士,然后再回国读博士呢?
如果在国外读的本科或硕士,再申请国内的博士,其实难度还是比较大,尤其国内的博士是培训制的,需要考试考核,然后甚至是一些内容可能和你之前你申请国外的学校不一样的。现在我们有不少联合培养项目,也是申请制的。尤其现在大环境,因为之前疫情和中美关系的影响,很多家长和学生可能会觉得国外也没有那么安全,不是很放心。
很多联合项目比如说新加坡国立跟苏州大学的项目,天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项目,清华大学跟曼彻斯特大学联合项目,跟国外的博士申请是类似的,甚至有些联合项目是可以同时拿到国内和国外两个项目,两个大学的毕业证的,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