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NEC经济比赛赛题解题思路分析

简述思路,相关模型及图表自己添,该措施下国家具体执行的一些措施自己从网上找资料进行丰满;包含在段落中部。个人倾向于利大于弊,所以相关论点也主要针对这个方向来写;也可以往反方向作答;

这一招总体来说是个供给侧政策,表面上是国家规定,regulation and restrictions, 实质效果和供给侧政策异曲同工;

短时间内,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举措会带来密集使用能源的产业的成本增加,这类产业(重工,制造)不在少数,国内总供给减少,经济增长减缓至停滞;

催逼能源使用方向从传统能源如煤炭到新能源的转型,新能源产业目前艰难前进,要攻克的关卡很多,从风能太阳能的利用,到能源运输、存储,终端的使用(设备的有无,设备造价),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企业短时间适应新型能源的使用、响应国家政策给自己带来的成本费用突增;

短期内成本增加,传统能源供应链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并可能伴随一定通胀(cost pushinflation);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price competiveness)减弱,出口收入减少;经济增速放缓;但如果有国家新能源基建增加带来的需求侧刺激(demand side: fiscal policy),也会一定程度削弱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副作用(这里需要结合“alternative polices”那一部分);环境变好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有别于economic growth);

短期阵痛的持续时间看整个过渡期的长短;转变速度取决于资本端的刺激(实情是,国家级亿万级别的资金进入市场,对相关产业和技术创新会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加速整个过程);也取决于国家政策如补贴的支持程度,和由新能源的使用带来的能源成本降低从而厂商的利润提高这一刺激作用(profit incentive)。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国际形势内忧外患,新冠和贸易战在消耗并削弱国家进行大举政府支出的能力,国家能动用多少资本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推进上,这个量是否足数,时长是否彻底,都存在一定未知数。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政府将这一战略性举措实施到底的决心是不可怀疑的, 一定程度消除了政策推进方面的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速的影响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可以通过提高新能源产业链相关人员的技能水平(提高quality of labor and productivity)和增加能服务于该产业的人才数量(quantity)、也就是从human capitallabor这两个侧面去弥补能源成本增加带来的供给侧困难。在提高一国的经济增长这方面,labor productivity具有无与伦比至关重要的地位。要点二,则是加速金融市场创新和金融产品多样化。想方设法变相增加存款,增加资金供给,在可借贷资金市场上提高supply of loanable funds,降低利率,降低产业投资成本,有利于产业基金和各路投资的进行。近期的市场环境一定程度提高了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risk aversion),有利于债券类和债权类的投融资。一定程度辅助机构投资者及央字头产业基金的融资。掐住labor productivity和储蓄及金融市场这两块,就可以加速缓解节能减排系列措施对经济增速的负面影响。

(个人不支持中国人口减少会带来经济增长潜能降低、加重经济增速放缓这一观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可以不靠所谓的曾经的“人口红利”,这点不赘述。)

结构性失业如果辅以其他供给侧政策支持则负面影响减弱,如改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对称、education and training提高失业人员的occupational mobility。(这块如果想就国内双减政策吐槽或者美言两句就随意,国家在教育上花的功夫也不小,只是效果未知)短期内节能减排的举措可能会带来成本推动型通胀,但影响国内物价水平的其他因素,诸如人民币兑主要贸易国(如欧美)的货币升值,会一定程度地削弱PPI和产成品物价水平的上涨压力。贸易战影响下,再叠加出口产品的价格增加,国内出口确实受一定影响,不过也看出口产品的PED。另外,如果国内人才进步,科技创新,会吸引外资引入更多的foreign capital inflowsfinancial account如果有较大surplus,倒是可以抵消一部分经常性账户赤字,无需担心国际收支问题。

综上所属,短期内的所有负面影响都不严重或有解决办法。(反之,可以主要攻击这些解决办法的时间周期过长以及当下问题的严重性,如教育方面百年树人的漫长、如近期如果开放国境,新冠对国内的冲击;)

短期内要关注的宏观经济指标:real GDP, unemployment, PPI, CPI,净出口。如果该类指标全线剧烈恶化,则短期内需调整节能减排相关措施的执行强度中长期关注,人均GDPHDI,储蓄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科创板新增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和上市申请情况;

长期来看,该措施下结构性调整(最好辅以一定其他政策)催生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使得能源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增加;全国能源类基建capital stock大幅增加,推动产能增加及potential economic growth;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sustainability;转型带来新的增长点,新的就业机会,长期来看有利就业;长期供给曲线的右移,带来更低的物价水平,消费者能以更低的价格享受更多的产品(PL降低,real GDP增加);中国作为一个对全球经济和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的大国,充分体现自己对整个planet的责任感和决心,这一点为本国带来的reputation; 凸显中国特有的经济体制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方面的优越和长期主义;及在新能源产业全链优先积累的经验技术会惠及该产业出口方向的销售额(技术输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设备和管理经验输出);

该系列政策的固有弊端,耗时长、花费大,可能避免不了过程中的腐败,容易引起进一步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均。要想削弱这几个点,可以通过突出长期收益利大于弊;中国近期的一系列举措如教育改革和房地产市场整顿全都意味着未来五十年国内经济战略性转向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与该目标相称的配套措施将不断减少社会贫富差距;中国不是纯西方资本主义体制,在缩小inequality方面有更大余地。

以上,该系列政策与growth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长期来看不相冲突Alternative policies及其评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前者对经济增长(及可持续发展)的助益与本文前半段供给侧政策的核心一致(减税、加补贴、增大政府支出搞节能减排基建,教育支出,无一例外全是碳达峰和碳中和相关举措下的配套政策)。可以说,这一方面的财政政策是辅助性的,可以用它来补充严格的节能减排regulations and restrictions措施,维稳经济增长,减轻副作用。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也能起到一定稳定经济增速的作用。各类政策工具如何起作用,参看教材chapter 5

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利率/汇率上行压力来提高出口,原意虽然是想稳定经济增长,但有进一步增加通胀的危险。另外,国家到底是要通过current account还是通过financial account的进账来平衡国际收支?两者存在trade-off。中国2022年全年政策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主基调都是维稳,这意味着不会采用过于严厉的紧缩型财政政策或是货币政策。通胀预期下我们莫非要寄希望于其他主要贸易对象比我们经济增速更差,再或者通胀更厉害吗?两大需求侧政策也都有时滞,并且只能解决维持real GDP增长或者物价水平稳定二者当中的一个问题,不能同时应对SRAS左移带来的双重难题(inflation + stagnation(recession) = stagflation)。鉴于其他国家这段时间也很烂,并一直在滥用需求侧政策所以引发了相当程度的他们自己国内的通胀,我们姑且相信,国内通胀对出口的负面影响有限。国内确实需要较低的利率环境,较充足的资金,并一定程度控制汇率上行。由此带来的通胀,国家可以用价格管制的手段加以一定控制。

所以,需求侧政策要用,会是节能减排系列措施的神助攻;但要谨慎,具体工具选哪个要斟酌,把握好度,否则会起反作用。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2年3月SAT亚太考难度分析

下一篇

IB课程体系如何选课?IB课程设置详解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