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留学申请学生数量的增加,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在准备申请的过程中,竞赛越来越受到留学家庭的关注,成为家长和孩子焦虑的话题。在我工作的四年里,面谈中经常听到家长和孩子提出关于竞赛的问题。
参加多少个竞赛合适?
孩子在学习方面通常可以参加哪些竞赛?
如果孩子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可以参加哪些竞赛?
竞赛对于孩子的申请到底有多大帮助?
这些问题多多少少反映了我们对竞赛存在着一些误解。 选竞赛首先要考虑的是孩子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在我们的第一次面谈中,我问我的学生小涵:“哪些学科是你喜欢的?”他陷入了沉默。对小涵来说,最需要解决的不是去哪个学校,参加什么竞赛,而是找到对未来生活和学习方向的热情。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我们将通过公开课、英文阅读计划和科研等方式,从他目前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一起了解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孩子进行输出,例如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提问。
竞赛也可以成为探索的一部分,在竞赛组队和准备的过程中,对于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如果孩子完全不感兴趣,那他自己也会终止这样的投入。 在实际情况中,许多孩子都处于被动被申请推着走的状态中。会想说“别人做什么我也要做什么”,“如果别人取得了这样的成绩,而我没有,就会感到焦虑”。
在有一个自己要探索的专业方向后,了解竞赛的类型,是选择的关键。
竞赛可以分为知识竞赛、汇报演讲、提交作品和现场发挥四大类。 每一种类型的竞赛都对应不同特点的孩子,盲目跟风做选择,容易错过自己的特点,最后浪费了时间也没有什么收获。
01 知识类
知识竞赛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方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各个学科的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知识竞赛种类非常多,难度也有很多可选性。
国际奥赛在知识竞赛中是难度最大的,和大学课程水平相当,参赛者需要通过多轮的选拔,晋级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0%。知识竞赛也有难度更加友好的,在题目的形式上更为有趣和贴近生活的,例如袋鼠竞赛。
在准备知识竞赛时,学生主要做的是对学校内课程知识的延伸,和对竞赛题型的熟悉练习,一般准备时间在3-6个月。这类竞赛首先适合学习能力强和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
对于这类孩子来说,他们在准备时更多是增加对题目的熟悉度和通过练习来加强应试能力。
其次,对于特定学科有极大热情的孩子同样可以参加,在参加的过程中会加深对于学科的理解,提升认知,也可以激发孩子在其他申请准备中的热情。
在判断参加知识竞赛的难度时,学生可以用学习校内课程时的感受作为参考,根据自己的能力理性进行报名。有美国和其他国家联申计划的同学可以优先选择美国的竞赛,不影响它在其他国家申请时的认可度。
02 汇报演讲类
学生根据题目进行个人或团队的准备,通过PPT、报告或视频的形式详细阐述成果。这种类型的竞赛在商科里非常常见,例如做一个市场活动的企划或提出商业问题的解决方案。理科中也会出现这种形式的竞赛,例如IGEM中干队和湿队配合设计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呈现,讨论其社会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竞赛更多考察了表达沟通能力,只不过好的演讲一定需要基础学科知识作为支撑。
这类竞赛是把学科知识融汇在实践中,要求参赛者把理论作为观点的支撑,所以其实是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之外,逻辑思维能力也需要长期培养。商赛考察的就是学生从多角度提供方案的能力,完成商业方案需要长期阅读商业新闻及报告的习惯,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去改变学生思考的方式和高度。
因此,这类竞赛适合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思维逻辑以及扎实的学科基础的孩子。
03 提交作品类
第三种类型是指在规定期限内提交作品的,例如论文、绘画、摄影和雕塑等。
文科类的竞赛中比较常见这种形式,例如John Lock和Concord Review。在题目公布后,一般会预留1-2个月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准备,字数要求一般在两千字左右。
这类竞赛适合对生活有热爱并且人文素养比较高的孩子。以摄影举例,除了技术层面的考量外,照片的人文意义需要孩子自己在生活中的沉淀。
写作竞赛一方面考察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更是看学生在内容上的思考力,核心在思考的深度,而文字、照片或其他艺术形式都是传递的媒介。如果只是媒介做得很好看,但是内容不过关,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最后一类更重视现场发挥,前面几种类型都是学生面对可知的题目进行准备后参赛,最后一种类型是根据对手的表现临场发挥,比如辩论赛。在这种类型的竞赛里,学生没有办法完全预判对方的答题思路和方向,只能尽最大努力完善好自己的准备,考察的不仅是平时的积累,也是临场的发挥。
这种竞赛适合表达欲强且兴趣广泛的学生。首先在高压的环境下,学生的表达本身就会受到一些紧张情绪的影响。如果不是生活中就属于热于分享的性格,很难在现场流畅地输出观点。
其次,涉猎广泛的孩子在临场发挥中会更容易想到观点,面对一些无法预判的信息也能够更加快速地判断出其真实性并做出应答。
竞赛不仅仅是结果,更是一个申请的过程。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最后的成绩,更在于准备的过程。孩子通过参加适合自己的竞赛,可以增强对该领域的兴趣,提升学术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到自己的各项能力,如时间管理、应对压力、团队合作等等,为将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
最后,竞赛并非每个孩子都必须参加,它对于申请的贡献在于帮助证明自己的学术热情和探索能力。
而这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替代,例如科研、夏校或者其他成绩如AP考试等。具体的选择和规划应该与规划导师一起根据孩子的情况来进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