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 Judge”到底是啥?从裁判的角度来细究辩手得失的原因

Q&A答疑解惑

Hi~大家好呀!相信每一位辩手的辩论初期阶段,都会有对于裁判裁决的不满与不解:  

为什么我讲了很快很全面,还是输了比赛?

为什么我证据充分地驳斥了对手,裁判却不为我vote?  

为什么我几近“碾压”对面,依然无法晋级?

我怕是遇到“水裁”了吧?我是否可以“上诉”来修改赛果?  

比赛中的所有常见问题,本期Purple与Victoria两位资深裁判都为辩手们一一解答!裁判究竟是如何裁决的?裁判系统的背后是怎样的世界?  

让我们从裁判的角度来细究辩手得失的原因。

Before we start

裁判自己曾为辩手,理解每一位辩手的内心——辩手们有多少的struggle,经历了如何的“不公裁决”,有怎样压抑的意难平....在经历了这些事情后,我们究竟要如何面对?裁判与辩手都是同样如此地成长过来,并无二致。

Purple与Victoria作为曾经的WSDA辩手、如今的WSDA的赛事工作人员与裁判,有一些想与辩手们分享的话。

1、裁判也是普通人

也许,他们身为judge,是辩手们心中的“大神”,也许ta是某个领域的佼佼者,但不会是每个领域的精通者。裁判也是普通人,永远没有办法做出一个各个方面都完全正确的决定,裁判也难免陷入纠结与两难,在评分单上踟蹰写下:“This is a really great round”。

“我给一方胜,就总有一方败,特别在第3轮、第4轮,某一方两胜一输的情况下,我的投票必然会使得一队无缘晋级”,Purple说,“裁判本身压力是很大的,并不是说我担心我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裁决,我担心的是,我的决定是否会让你们放弃辩论。

辩手的心态随胜负而摇摆,多次失败依然深爱辩论、满怀热情,这又有大多可能?“哪怕你曾低迷度日,一场也没break,却在某一场从32强晋级16强,这本身也是对你的嘉奖。”Purple鼓励辩手要无畏胜负,放平心态,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在某一天让你看到坚持的意义。

“My decision does not define your capabilities,我想对每个辩手都说这句话”,Purple说。

2、裁决质量取决于当地辩论成熟度

“公共论坛式辩论本身就用的是citizen judge。我裁过很多美国比赛,也能感受中美裁判质量的差别。我们中国的赛事已经尽力把我们的裁决系统做得很好了。”

在WSDA,所有的裁判都会进行统一培训。而且,比赛的裁判质量,是与当地的辩论发展程度有直接关系的。在上海,绝大多数裁判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辩手,但在一些不如一线发达的城市,辩论发展并没有像北上广这样让被人熟知,所以组委会招裁判的时候就存在难度。

“我们始终在招一些我们认为他们能做好这件事情的人(做裁判),但如果有的时候他们做不好,并不能责怪我们,或者责怪他们”,Purple直言,“不论是辩手打辩论,还是裁判裁辩论,对于赛事中的每一个人而言,都是难度很高的一个事情。”

3、裁判的裁决结果不可更改

当有的辩手认为裁决不公,会试图联系组委会修改比赛结果。

WSDA不改正任何一场赛事结果的原因,是为了公平、公正。“我们想尽量公平,没有一件事是100%公平的。不光是我们,包括一些刑事司法系统,它可能也会有一些漏洞,我们只能尽我们全力做到最好,结果是赛果不可以被改正。”

4、关于尊重

“裁判的工资也不是很高,但是裁判会每周周末把两天的时间都空出来(来裁比赛)。一是因为我们真的很热爱这件事情,二是因为我们想把之前获得的辩论经验,给予更多的辩手。

“在比赛结束之后你来问我我输在哪,我一定乐于告诉你原因,也会从你的角度来分析你哪里可以improve。发一个愤怒的朋友圈这样的作法是无用的,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在每一位辩手的辩论初期阶段,都会有对于裁判裁决的不满与不解,WSDA望大家能够以赛代练,多加历练,提高能力的同时也会逐渐理解裁判的角度、裁决的依据与初衷。

Q&A1理解裁判角度

Victoria:通常来说,裁判在对辩题没有太了解的情况下(没有自行做过research),通过双方辩手的发言,才逐渐了解了正反方的立场。

每个普通人的评判标准都有差别,和辩手本身的出发点是不一样是正常的,裁判也可能会出于自身教育背景、宗教背景的不同而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在ta的角度上看,ta有一套自己自洽的逻辑体系。所以我觉得所谓的“水裁”可能只是我们并没有很好地从裁判的角度来看待比赛

Purple:我很赞同,我们作为辩手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输了比赛,不是我的问题,也不是我partner的问题,那应该就是裁判的问题。”

我想为大家补充几点:首先,很多人会抱怨裁判一直在看手机,会认为ta“没有认清比赛”。但是想在这里解释,我们的裁判需要使用一个裁判小程序,看手机时,ta是在confirm两边的side Information,与此同时也是在查看计时,把握时间。与此同时,高强度100%时时刻刻注意一场比赛的进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可能会有选手认为:裁判压根没听懂,我觉得裁判都不会英语。这种情况WSDA会尽量避免的,因为我们在聘用环节都会确定ta是相关英语专业的,或是英语母语使用者,或是有大量的辩论经历。大家会这种错觉的原因,多数是由于你说得太快了,清晰度不够,所以裁判会有一些困惑。辩手们可以适当放慢语速,口齿清晰,让大家能够听清你的发言,因为大家几乎都是托福听力的2倍速!所以真的需要去照顾下裁判的理解

第三点,有选手会说:裁判把我所有的问题点都记在了我对手的评分单下,所以ta是个lay judge。我在这里想要强调,每场比赛我们都有很多clashes,也有很多voting issues,如果你希望裁判的评分单能够把你的点都写上,你是需要告诉裁判的

所以其实很多时候裁判和选手就像有一个鸿沟一样,选手觉得裁判:“你应该把我所有的论点都写上,我说什么都应该能听到。” 裁判觉得选手:“说话好快,听不懂,get不到,想不明白,评分单不知道怎么写。” 那么选手就需要用自己的能力来适应裁判,来填补此鸿沟

Q&A 2台风与态度

干货分享 | “Lay Judge”到底是啥?从裁判的角度来细究辩手得失的原因

Victoria:首先,裁判最看重的一定是场上比赛的内容,包括双方的performance。

其次,场上双方辩手的chemistry也很重要。除了辩手本身的content之外,你还需要更多展现给裁判你的手势动作、语气语速,为裁判展示你对case的了解程度,对对方的case的理解程度。这是非常能赢得裁判 Vote的一个关键的点。

所以我给大家一个小建议:比赛上场前,虽然辩论并不是演讲比赛,但是当你走上台做speech那一刻的台风,对裁判做判断而言也是影响很大的

另外,要注意观察裁判的preference。裁判有时会在某一个论点上频频点头或是稍显疑惑,我们可以随之做出反应:在ta可能赞同的点上接着做强调与深化,对ta有点迟疑的问题,可以选择跳过或further elaborate。

Purple:说得特别好,我想补充一些点。

首先,作为裁判,我会比较看重那些带着学习态度来参赛且尊重对手的辩手。为什么我觉得尊重对方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呢?有时候有一些辩手本身很强,可能ta有精彩的获奖经历,言语上稍显强势——我其实不太喜欢这样的辩论风格,能够抱着学习心态参与辩论赛事是令人欣赏的。因为我们不是在辩论人,是在辩论一个论点

第二点,我裁了很多场比赛,发现这样一个情况比较普遍:大家的framework和arguments是完全分开的。我不建议这么做,我认为你的framework可以在你的arguments下面,或者它们是彼此相辅相成的

最后,要准备高质量的论据,这不仅仅是card的准备以及它的相关影响。而且,Claims要清晰明了,发表Claims后要学会带上它的Warrants。

Q&A 3讲清目的、不拖时间

干货分享 | “Lay Judge”到底是啥?从裁判的角度来细究辩手得失的原因

Victoria:Evidence checking是裁判比较看重的。辩手在该环节中如果一定要对对方的某一个证据存疑,我建议这个evidence最好是一个权重、影响力较大的点,比如说它证明了condition中间很重要的link,或者它承载了逻辑上的关键链接。

作为裁判,我们非常希望能看到你的存疑的点成功地被验证是存在的。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Evidence checking——如果只是在为自己的partner的准备拖延时间,作为judge也是有所察觉的。

Purple:首先,我希望大家的话在查完证据之后,你要接着来继续解释你提到这个证据的原因。在我裁过的多场比赛中,辩手们在查完证据之后就结束了,没有继续解释查evidence的目的,查完之后有什么收获,认为接下来的复查是裁判的工作。作为裁判,我不太喜欢这种行为的原因是:作为辩手,是有moral obligation去为裁判阐释这个证据是否属实的理由,如果你不这样做,我其实并不会一般评估这个证据对整场辩论而言的价值

我在裁判一些线上赛时发现,有的边说在比赛过程中要查20个左右的证据,我认为这是真没必要。查完这20个证据之后一言不发直接进行下一个speech,给裁判造成“只是为了prep time”的结果导向。这就容易降低裁判的辩手印象分,以及speaker的分数。

Q&A 4清晰度更重要

干货分享 | “Lay Judge”到底是啥?从裁判的角度来细究辩手得失的原因

Victoria:最初,我是一个念得非常快的speaker,我总是想要传达足够多的内容。但我后来发现:清晰度是更重要的。

无论是Clarity还是Speed——作为裁判考量的其实是你的delivery。delivery有两个评判的点,一是你的表达,二是别人是否听到了。从裁判的角度而言,我更看重的是你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如果在你念得太快,裁判是没有时间把这些信息全部follow下来的,裁判无法全部理解和消化你的内容。当裁判认为无法理解的时候,为你vote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就会减低。

当然,如果你能说得又快又清楚的话,也无不可。如果只能在清晰度和速度种选择其一的话,我推荐辩手们选择清晰度,毕竟把每一个单词说清楚,比赘述不止来得有意义。

Purple:其实我和Victoria一样,我也是一个语速很快的辩手。有时我也会很aggressive,曾一度认为把对手噎到说不出话我就能赢。直到后来当我成为了裁判以及赛事的组织者,我才发现我过去的这些做法真的是太幼稚了,当我语速飞快,让对手语塞的时候,也向裁判展示了我的鲁莽和幼稚,当我尽可能地说很快,让对手听不清的同时,裁判也听不清我在说什么。

你说得太快,裁判很可能记不上笔记,关于辩手稿子的内容裁判什么也记不了,后期ta可能直接lost;这也会降低你的辩手分,得不偿失。

我之前在裁过一场北京赛,辩手在做constructive speech的时候我的笔掉了,由于他的语速太快,捡笔回来时我的思路完全无法衔接上,好在他的对手在第一个crossfire中问了“是否能为我复述一下你所有的论点”,我才得以记全。

这种情况也会经常遇到。当你飞快地讲完了,裁判是蒙的,裁判也不被允许打断比赛来让你复述。我建议辩手们可以适当放慢一下速度,毕竟:欲速则不达

Victoria:说到这里,我想分享我的一个蛮有趣的小故事。我人生中拿过的最好的辩手奖是Best Speaker,那是在四川赛。当时赛前我生病了,喉咙非常痛,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我把我的cases都删短了,希望自己能顺利地把我的每个speech传达给裁判。而且那天比赛时,每一场开始之前我都会跟裁判说“I might speak more slowly than I usually do”。结果那天我的辩手分反而非常高。

在这一点上,我个人的亲身经历也证明了,清晰度真的比速度要更重要。

Q&A 5传达给裁判&冷静

干货分享 | “Lay Judge”到底是啥?从裁判的角度来细究辩手得失的原因

Purple:如果5年前的我站在对面,我会给她什么样的建议?我跟她说:请记住不要一起喊。

我做裁判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crossfire中,两边辩手都很凶,都不让彼此说话。这会导致I could barely hear anything from any side。

我有三个小建议。首先,如果你在crossfire中被对方压制得完全说不出话,你需要马上面对裁判,给裁判传达这样的信息:对手不让我说话,不是我没有话说,也不是我不想说话。“Dear judge,I am going to talk, and I will clarify all of the answers in my following speech”——你可以看着裁判这么说,裁判就明白了,这是对手over-aggressive的缘故。

第二,辩手可以在不是交叉质询的环节里,把握住机会向裁判展示对面的逻辑漏洞。如果对手实在很凶,导致我们在第一个crossfire中说话的机会很少,我们可以在rebuttal中说,先把刚才没有想说的话说出来,这样的话也不算我们在crossfire中有任何的失误。

最后,我希望大家的心态要chill。我们在面对比较凶的对手的时候,不能一冲动情绪上来一直在讲话,最后导致你也不知道自己在crossfire里在说什么,只是觉得自己说得很对。其实未必,所谓言多必失,你说得越多漏洞也越多。所以不要试图控制crossfire环节的话语权

Victoria:除此之外我想补充一点。

并不是每个aggressive的辩手都强大与自信。当他们过于有侵略性,反而暴露了他们对自己的case缺乏信心。所以大家不要害怕aggressive的辩手,他们不一定比你强,你要对自己的case有信心,冷静自信地表达你的论点。

Q&A 6思路清晰有调理

Victoria:在我这几年的辩论生涯里,我真的感觉evidence对于公共论坛式辩论而言再重要不过了,有的时候读到一个好的evidence,甚至能改变自己对于case的全部思考。

我的research方法和步骤大致是这样的:我拿到辩题后,我会先看一下research packet,随后去网上看一下大众对这个话题的general idea——这个时候属于brainstorm session,我看到这些research可能更偏的是opinion-oriented或analysis-oriented,而并非是在收集具体的数据、案例。在后期,当我有了自己的main idea之后,我会更带目的性地去收集具体的数据,此时我已经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筛选evidence的过程中,我会倾向于权威来源的信息。它是否之前在别人的文章中被引用过?来源是否足够可靠?这些都是我筛选数据和证据的重要的标准。

Purple:当我拿到某个辩题后,我并不直接去看research packet,我可能先去看YouTube视频,或者说我去跟我的朋友、老师、家长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当我已经有了大致的argument和framework,我再去看research packet。我会把我所有的思路整理成一个思维导图,根据思维导图的每个分支,我逐一去Google Scholar、Bing上搜证据。

我也不会因为某个证据不够好,我就删掉。我会留下我搜到的所有的证据。因为后续的research过程中,也会有对现有evidence不满意的情况,它到底是不是我想找的?有时仅有过一面之缘的card,也可能是帮助自己打赢比赛的关键。我建议辩手可以把所有的资料都保存到一处,形成自己的evidence packet,这也非常重要。

Q&A 7手势&互动

Purple:在演讲中让观众与之共情,这本身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不管有多成功的演讲者,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演讲者讲他的,观众理解观众的。我这个问题我想从两点来回答。

第一,语气的调整。从裁判出发,你需要engaged with topic,讲悲伤的事情,语气要保持悲伤,讲一个很兴奋的事情,语气要一直很高调,否则很难让别人带入你的情绪。

第二点,我建议可以用一些personal experience,多使用自己的亲身故事,同样的经历更容易让人引起共鸣。

第三点,配合肢体动作。现在的赛场上很多的孩子语言能力都很强,接近native speaker。如何让观众能明白,你说的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这需要使用手势动作或眼神表情来使得观众持续follow。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Cale老师也曾说过,要让观众理解你,就要保持与观众的互动。我本身也是一个语速较快的人,我自己在做演讲的时候也会尽量多增加一些互动。

你可以向观众提问,但提的问题也不能是类似于“今天有多少人吃了午饭”这样的问题,很可能场上举手的人寥寥无几。要提一些让大家能够真的意识到你的演讲主题是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能有一些人记住了你的提问,才能后续与观众真的互动起来。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10所美国头部计算机专业学校的横向比较(下)

下一篇

退学/休学率高达15%!G5“难进”更“难出”?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